简述戏曲演艺对青少年的影响

2016-11-20 12:03王瑞娟
剧影月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锡剧演艺戏曲

■王瑞娟

简述戏曲演艺对青少年的影响

■王瑞娟

中国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分之一,源远流长,海纳百川。从京剧到昆曲、锡剧等300多个剧种,声情并茂,丰富多彩。然而,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新传媒文化的冲击,严重挑战了古老的戏曲艺术。特别于青少年之中,因此,让青少年去了解、欣赏戏曲演艺,既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艺术修养,又可以增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青少年是人生成长期中一个关键又特殊的时期,极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当今的传媒发展迅速,而其不同于传统艺术文化,有着其功利性,往往为了扩大受众,而迎合大众,以至于商业化、简单化。曾有研究发现,在一年的黄金时段约80%的节目包含一次或二次以上暴力事件。传媒文化多以成年人为主体,而网络发展的信息化,使得青少年接触到的信息远远超出其年龄应涉及了解到的,尤其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对青少年来说,远不是印刷品可以比拟的,那种形象性,会在不经意间对其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思维方式出现改变,甚至出现不良模仿,本该属于孩子特有的纯真就渐渐被驱逐。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了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表现形式,向世人展示着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精神价值。优秀的戏曲曲目的继承和发扬,是保证民族文化绵延发展的重要途经,也是作为国家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的戏曲,糅合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品德修养、处事立业等很多方面都给人以启迪和引导。对帮助青少年树立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除去家喻户晓的如京剧《铡美案》里刚正不阿、伸张正义的包公;越剧《梁祝》里忠贞不二、凄美绝伦的爱情;锡剧《珍珠塔》里对刻薄势利小人的嘲讽;昆曲《牡丹亭》对封建礼教的批判等等,每一种剧种都在致力于引导人们如何做人处事,传播文明美德。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就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而我们挖掘出它们的精华,把它们引进校园,带进少年的世界,这对于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做为戏曲工作者,演出的剧目诸如《五女拜寿》《拔兰花》《三看御妹》等,深入校园,其所宣扬的不畏强权、纯真善良、忠贞孝顺,不仅使青少年获得了审美的愉悦,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文化艺术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尤其是教育锡剧《抉择》,以弘扬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为主,展示了抗战期间三名青年不同人生价值观主导下的不同人生之路,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青少年时期是放飞翅膀翱翔的时期,长期积累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使得很多孩子学习的同时,在人际交往、动手实践等方面,缺少表现力和创造力。

当代社会是竞争社会,而作为第一要素的人,最基本和关键的就是表现力和创造力。它们是无论想做好任何事都必须具备的,而表演是一种良好的培养方式。

通过表演的过程,把所思所说用表情、动作出来,通过场景、想象置身其中该如何逼真,就是对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训练。美国教育部1994年规定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孩子每周至少一次戏剧表演课程,不可不谓之有先见之明。我国近年来也大力提倡“减负计划”,让青少年有时间开展文体活动,观看和欣赏各种优秀戏曲、音乐、舞蹈表演,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我们曾演出的校园音乐剧《我们快乐成长》,采用新颖的“时光穿梭,与机器人互换身份”理念,通过与孩子们的共同演出,探讨了孩子们的假期究竟该如何合理度过,如何让孩子们在家庭与学校、学习与天性解放等关系处理中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孩子们在表现自我的同时,又受到启迪。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热爱民族文化和爱国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自身修养。而戏曲学习,如今几乎是蜻蜓点水,无论师生都知之甚少。因此,推广普及戏曲艺术对青少年而言有着重大意义和必要性。

猜你喜欢
锡剧演艺戏曲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二胡在锡剧伴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旅游演艺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