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的角度浅析公共艺术介入社区更新的动因

2016-11-20 21:12张尚志
艺术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

张尚志

摘 要:本文通过教育与社区间正式与非正式的万千联系,分析了教育在社区更新中的重要性。依据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政治性在市民意识唤醒中的作用,以及社区更新是基于政治力量的社会资源再分配,将公共艺术引入教育与社区间的相互作用,依据调研结果与案例研究,构建了教育视角下公共艺术介入社区更新的动因框架。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社区更新

1 社区更新的现状与转变

从滕尼斯在1887年所著的《社区与社会》(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起,“社区”一词开始作为概念被引入社会学,其词义一般译作“共同体”,意指生活在同一地域中的、具有共同血缘和精神的共同体,并在人与人之间形成共同的文化意识与亲密关系。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展,社区的定义也因研究对象、目的的不同而出现众多悬殊。本文基于“教育”的研究角度,从三个方面对社区的定义加以概括,即从地理结构上,社区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群体居民;在心理互动方面,社区是生活中相互关联与依赖的共同体;在行动功能方面,社区是具有集体利益目标的共同体。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生活轨迹的边界不再受限于地理结构的区域性,而变得日趋模糊。人口流动使社区在层次构成上呈现多元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分散、疏离,以陌生的人际关系颠覆了传统宗族社会所延续的生活秩序。此外,许多早期发展的社区因时代久远,逐渐出现建筑老化、基础公共设施陈旧、生活环境低劣等情况,呈现出无法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的状况。而社区更新的相关工作又因“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在系统实施中难以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使各项工作都在一种带有强迫性的色彩中艰难进行,呈现一种暂时性的、压力指向性的更新状态。

我国的社区更新正由政府所主导的商业招引向民间自行开发转变,由以往政府主导变为由市民参与主导决策、政府辅助的模式,通过地方自治主体制定相关机构、机制,开展社区更新工作。

综上,基于社区居民的主导力量,如何唤醒社区市民意识并提高自主性组织力,让市民主动参与讨论、组织、行动,形成渐进式的、由居民主导的社区可持续性更新管理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2 教育与社区关系的构建

2.1 教育机构与社区的关系

自我国实行“学区制”以来,教育机构与社区之间所创建的无数正式与非正式关系凸显了教育机构在社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教育机构成为社区更新的动因。

以对常州市实验小学、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调研为例,结论显示,中小学要比一般高校更容易与社区之间产生凝聚性。究其原因:中小学的学龄较小,家长迫于中小学生的学业,更愿意从工作中抽出更多的时间用在孩子的教育上。而家长通过孩子与学校的互动不仅强化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也促进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社会关系。

2.2 继续教育与社区的关系

Taylor在2003年提出,继续教育可以概括为技巧与意识的觉醒两个方面。从社区权力的建设来看,技巧与意识觉醒成为构建上一层社区变迁和公民行动的基础。因为教育的发展方向与社区发展进程具有密切的导向联系。例如,从英国发展经验来看,各工党为提升国家竞争力而提出终生学习政策(lifelong education policy),此政策的目的是以政策性文本扩大继续教育、高等教育的参与层面,在日常生活中构建交往网络,从而使社会更具有包容性、凝聚性,并通过其教育过程来塑造技术性的提升,以增加国家的经济竞争力。英国国务大臣David Blunkett也指出:

繼续教育在经济议题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终身学习政策的重要核心概念。经济繁荣与社会团结应该是携手相伴的,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是工作上的伙伴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将继续教育视为在成人、社区及志愿部门上工作与支持的伙伴,同时扮演成人资讯、建议与引导传送的关键角色。

综上来看,教育在社区中更倾向于一种意识形态的构建。教育以一种“引导者”的角色,唤醒居民的市民意识来介入社区更新,并通过自我提升来维护与自己利害相关事务的决策选择。

3 公共艺术在教育构建下介入社区更新的动因

公共艺术因其当代艺术的概念,更体现了对公共空间的政治诉求。基于教育层面的公共性,公共艺术更具有唤醒居、塑造、构建市民意识等功能,并以此作为动力,促进社区更新与发展。

第一,公共艺术在教育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网中以其公共性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行为交往调动了居民间的认同感。

以日本宫本町为例,该地在居民关系的构建上多是来自学校的联系。即居住在本区的居民多是在孩童时期读同所学校的或是上下级的同学关系,即使毕业后也有许多仍住在附近,学校中所建立的亲密成为后来关于社会关系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意义。学校经常举办的各种参与性公共艺术活动,如年度运动会、节庆仪式、音乐剧会等,以一种公众参与的艺术化形式建立社会关系的纽带,这不局限于学生及其家长,也吸引了该区域内几乎所有的居民的参与与兴趣,为社区邻里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交往理由。

第二,社区继续教育是对社区居民中收入较低的人所进行的类似职业培训的社会福利教育,此外还包括社区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居民提升自我规划与管理的能力,让社区获得可持续性更新的活力。

针对社区居民技能的继续教育,可以是有利于提升地方居民个人认同与个人价值发挥的传统技艺与文化的教育。例如,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所组织的羌秀workshop,正是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下,将羌秀与非遗对接,并转换成商品资源,推向市场。羌秀在世界设计舞台的锋芒展露使汶川在震后重新焕发生命的力量,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唤醒了该地居民的市民意识。

另一方面,社区更新与原住居民利益密不可分,由市民意识所形成的社区建设性建议成为政府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公共艺术所特有的公共性,在人与人的互动交往中体现了对别人意图与主张的了解,成为获得平等自由地交流与讨论的途径。

以日本六本木Hills更新项目为例,其占地11.6公顷,耗资2864亿日元,成为日本有史以来由民间主导的规模最大的更新案例。该项目以人为本的愿景使其在规划更新过程中充分发挥当地居民权利人的市民意识,在交流沟通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项目因为复杂的公共性讨论而耗时14年才得以完成,但却因为市民意识充分发挥所促成的自主性更新而得到高度的认可。

综上,社区更新在教育所构建的社会框架下改善了社区居民与政府、规划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教育提升市民意识,通过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表达推动了社区更新。

4 结语

社区更新最终的目的是让环境、生活等各方面与时代同步更新,使居民的生活更舒适和谐。公共艺术在教育与社区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成为社区开发、更新永续模式的基础,并由此成为社区居民意识凝聚、提升的杠杆,达到社区居民自主组织、营造的目的,最终促成社区更新的永续性。

参考文献:

[1] 公共艺术的政治学[J].美术研究,2005(02).

[2] 社区居民自办都市更新参与机制之拟议[J].土地问题研究季刊,2015,14(3).

[3] 社区发展的新视野:欧洲国家经验的学习[J].台湾社会福利学刊,2009,8(1).

[4] 邻里东京[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