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部诗人盖湘涛

2016-11-21 13:07纪洪平
散文诗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散文诗诗人

纪洪平

散文诗研究

记西部诗人盖湘涛

纪洪平

我与盖湘涛诗人认识多年,他是一位很有实力的诗人,性格内向,他的诗特点都是从生活中来,从军旅生涯二十载中来。我多次到过他家的书房,他发表的作品就摆满了一书架,获得百份以上奖状。他在2009年“祖国杯”全国散文诗大奖赛荣获特等奖,获奖金、奖状与奖杯。他在首届新疆“兵团杯”全国诗歌大赛中,散文诗“走向西部”荣获一等奖,获奖金、奖状与奖杯。在“江海杯”“南丽湖”等均获一等奖,获奖金、奖状与奖杯。还有许多次诗歌竞赛中获特等奖、金奖、银奖以及二等奖。连续十二年入选“中国散文诗年选”、入选“中国散文诗90年”……但他从不宣扬自己,他在中学时代开始在《长春日报》发表诗作,1957年发表的“积肥小曲”三首,当时中学生发诗很有影响,整个中学都轰动了。以后又在东北的《处女地》《鸭绿江》发表诗作,又在有影响的国家级期刊、文学报发表诗作,并获佳作奖。他在长春工程学院(原长春建筑专科)担任校刊《巨流》主编。1963年大专毕业后分配军委当工程兵,从军二十载,走遍戈壁、高原、天山、草原。他参加了大戈壁罗布泊原子弹旧靶场第一颗原子弹试爆吊爆的180米钢塔建设,以后他又去了西藏参加西藏公路、隧道工程建设,在四川深山老林搞国防工程;他还在内蒙古大草原参加一些国防工程建设。在部队期间,他已在《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等各大军区报、工程兵报、基建工程兵报发表许多诗作。迄今,他在《人民日报》《文学报》《作家报》《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散文选刊》《星星》《中国诗人》《绿风》《诗林》《扬子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发表作品900余首。

是部队、是国防工程激励着他、抚慰着他,又是诗歌贮存着他一生从事国防工程建设的纪实。近年,他的校友、战友、妻子相继因心脏病逝世,逝世后是用什么安抚他自己悲痛的心灵,留驻其生命的旺盛,并且还得抚育他带着有脑炎后遗症的病孩过日子;是诗,是诗创作,他已把他的全部心血用在写诗上,他大学大专毕业后带着青春的梦想,被分配军委工程兵部队,诗是心灵的秘语,那些带着诗的蕴藉,承载着诗人个性的行行闪光诗句,让他度过每一天、每一年,他写诗的笔记本保存的就有几百册。他与诗为伴,他写一辈子诗,二十载军旅生涯,让他写出了许多有关国防工程以及部队生活气息的好诗。他一路走来,诗歌一直陪伴着他。他已出版了二十多本诗集,大部分是自费出书,为的是把这部分重要体裁的诗保存下来,他本人花费了许多钱,这是一般人办不到的。

诗人盖湘涛在西部诗中写道:“西部。山海关。嘉峪关。这是西部送给我的一个汩汩含情的眼神。西部,粗犷的西部。在那胡马嘶鸣的历史上,让那神域的意境呈现出一派灿烂的光明……西部,俯首苍茫,雪域与荒原,一座神性的丰碑。”

诗人盖湘涛在《西部的太阳》中写道:“……一轮古铜色的太阳,滴着黄金般狂澜的太阳,从一个古老的神话上扶桑,在雪霭风沙中笑着吟唱。”

诗人盖湘涛在《十二木卡姆》中写道:“阿曼尼沙罕,让弦上手指弹响十二木卡姆,让拱形花门的意境,溢入最后的乐章十二木卡姆。让马兰花作今夜的擎灯人,照亮精典诗文十二木卡姆。”

诗人盖湘涛,在《一个被雕凿的英烈头颅》中写道:“H型纪念碑前,一个石基座托着一个被雕凿的一位英烈头颅……雕凿出一个崇高敬仰,雕凿出一位大兵为挽救战友献身的动人惊叹,雕凿出一群大兵对一位大兵献身原子弹旧靶场的深沉怀念。”

诗人盖湘涛,在《深沉的思索》中写道:“是磁石,吸引着四名身上带火的战士一直奔跑向前;是召唤,指引着四名身上带火的战士向前勇猛奔突。为了旧靶场的安宁,像箭镞,一下子向远方射去,不顾一种自身燃烧的痛疼,燃烧出大兵青春的壮烈。火,点燃了生命,燃亮了他们的英魂,霞光般殷红。”(注1)

诗人盖湘涛,在《大漠英烈的坟地》中写道:“这是一处荒芜的沙漠,埋着献身国防工程的英烈大兵,祖国忠实的儿女,他们的血是红红的火,他们的身体是坚硬的钢,他们都有不屈而闪光的灵魂。”

这样的语言通俗却不失韵味,这些诗句将其西部风俗写尽,将其英烈的铮铮铁骨、爱国热忱与无畏精神生动刻画了出来,如此炙热的诗句,怎能不让读者为之精神振奋。

诗,在心为志,在言为诗,诗人盖湘涛的创作是情感的驱使下抒发内心感想。诗人盖湘涛赋予诗、散文诗的是一种爱国情怀,一种对英烈的崇拜敬仰之情,一种唤起民众牢记历史、不忘历史的责任感诗章,他的诗给读者以正能量,像阳光雨露滋润读者的心,使读者获得精神的滋养。

尊重英雄,歌颂英雄,怀念英雄,应该是我们民族的主旋律。

而诗人盖湘涛从军二十载,他的作品多写雪域高原与大戈壁,写工程兵战士,写不畏艰苦风寒在雪域高原与大戈壁搏击风沙的战斗场面与无畏的牺牲精神。因为他从军后就在那里参加国防工程建设,有人称他为雪域诗人、大漠诗人,一部诗的主旋律与主题就是诗的灵魂,写出军人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诗人盖湘涛出版了二十多本诗集与散文诗集,其中有:《大漠之春》《大漠恋情》《雪域高原》《我与大漠有个约定》《西部》《盖湘涛文集(一)(二)(三)》等。他主要写他从军二十载从事的国防工程中的英雄事迹与英雄人物,写他参加的罗布泊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180米钢塔建设纪实,以及他亲自参加感动人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壮观场面。这些诗作承载诗人对历史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很有其特色,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是一部国防工程的纪实,可以说是一本本爱国主义题材的诗集与散文诗集。

诗人盖湘涛的诗歌,节奏流畅,激情澎湃,语言精湛,比喻贴切。

他参加人民文学诗歌高级研讨班学习了两年,是优秀学员。他的老师、战友、原人民文学主编、著名诗人韩作荣曾给予这样评价的:湘涛的诗作,读了后,有一种清新纯净的感受,以其独特的审美个性和抒情手法来创作,他的诗中,大部分以想象中的抒情,很有意境的深邃魅力。近几年,寄来许多诗,他更是我社诗歌高研班被评出的优秀学员,人民文学连续三年刊发了他的一些代表作。湘涛的诗,也是他戎马生涯二十年的军旅纪实诗,抒发工程兵参加国防工程建设中一些英烈勇于献身的一种崇高精神风尚。湘涛是我工程兵的战友,过去曾在军报与兵种报看过他的一些作品,感觉很有生活气息。总之,读他的诗真如同缀饮一杯甘露,真是有沁人心碑的感觉。

散文诗泰斗、《散文诗世界》创始人、著名散文诗人海梦,是这样对诗人盖湘涛评价的:盖湘涛的散文诗,是一种粗中有细的艺术风格,含金量很高。有的粗犷豪野,有的又温柔多情,但它们都蕴含着对祖国的爱,对事业的忠贞,对生活的迷恋,体现出时代与生活的主旋律。

著名散文诗名家耿林莽是这样对诗人盖湘涛评价的:盖湘涛在他的散文诗集中,在散文抒情叙事诗中,面对他所熟悉的西部戈壁、红柳苍鹰、冰山雪莲,则投注了更多更亲切的诗情。如:“我二十年的军旅生涯,大都战斗在沙海,更有缘分的是常年伴着沙篙与沙柳,我和沙篙与沙柳结下了亲密的感情……”他的散文诗大都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多以宏观视角,宏观叙事,其散文诗特色是激情洋溢,流畅舒展,还有那细微的采撷和含蓄的音韵。

著名散文诗名家、《散文诗》刊创始人、“中国散文诗年选”总编邹岳汉是这样对诗人盖湘涛评价的:诗擅长抒情。散文诗也是如此。但与分行新诗比较而言,散文诗能够容纳更多的叙事因素,抒情总是缘事缘境而发,离不开或多或少的情节。盖湘涛的《神性的西藏》里叙事的两个秘密而感人的小故事,它的力量来源于故事本身的传奇色彩。散文诗写到故事要求高度凝练,落脚在以浓厚的诗意打动人心……

诗人盖湘涛的诗,是一位很有影响的诗人,他在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文艺、星星发表的诗,至今读起来也感亲切,很有美感,读后也耐人寻味。

诗人盖湘涛,是搞技术的,由大学建筑系大专毕业分配部队,由部队到地方都在担任单位的主要领导,写诗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自从退休后,他才把全部经历用在写诗上。

火热的军旅生活孕育他反映战士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军人美好心灵的诗章,他的诗《漠海里的古丽娅》发表后,新疆大学几位写诗的女学生,写来读散文诗后的感受,说他写得很贴切,很有特点,诗句十分美,把新疆一位维吾尔族女兵给写透了。这篇散文诗曾发表于散文选刊、雪莲等诸多文学期刊杂志上,很有影响。他的诗作已受到读者的青睐。他的诗,已成为广大读者精神支柱,他的诗魂已为广大读者灵感融为一体。

他已步入晚年,而且他的家境很困难,身边有个病孩,对外联系很少,他是全凭投稿在刊物刊发作品的,他根本不能参加有关诗歌的一切活动。但他的诗越写越精炼,他的诗句又十分清新流畅,又蕴含着深意,耐人寻味,纯熟的技巧,呈现出一种阅尽人世沧桑,历练达观的人生精神境界。

诗人盖湘涛很有他诗的个性,他的诗喜欢押韵,喜欢抒情,而且惯用警句,诗句既简洁而又精炼。而他诗中有些诗的绝句,更让诗的意境丰盈。盖湘涛的散文诗以丰富的审美情感,执着的审美追求,并以诗人独特的心理感受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突出,因而,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

诗人盖湘涛诗中,最多用警句,如:“那是香水瓶倒出的幸福日子,是多么的甜香。”又如:“一支蜡烛在古词吟沙的光焰里打着梦酣。”又如:“用一年的阳光把日子点亮”。又如:“心,抽出三片嫩叶,开出两朵心花多鲜红。”又如:“风走过来,把一个美丽的她放在我的春心。在月亮未落之前,我一直想她的身影,会在心里发芽,可在爱的墒情里,我却说不出一句发芽的话。”

诗人盖湘涛凭借语言将他的世界呈现,像沙枣花落满笔记本和指端,蹦跳着生命的质感,透含着体温与血液。行句温暖而有光泽,多态而又轻灵,具有语言的张力。

诗人盖湘涛总是深思独虑,老伴去世了,一天以诗为伴,对所写的诗总在修改,他常说,读自己写的一首好诗,也深感浸沉在幸福之中。他对诗创作总结出一句话:“灵感赠予的神曲,简短的文字表达内心世界丰富的情感,梦想自己的诗能长出灵动的翅膀,在诗的灵空里飞翔,寄脱其唯美的追求与渴望。”

我用他诗创作总结的一句话作结尾,盼望他创作出更多的好诗来。

注1:1963年罗布泊旧靶场仓库重地失火,火场吐出无情火舌,班长王来带领三名战士救火,他们全身燃着火,带着火向远方跑去,为了不点燃其他仓库的火,他们壮烈牺牲了。

猜你喜欢
散文诗诗人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最帅的诗人
散文诗八骏
“诗人”老爸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有一种守望等待你来陪伴(散文诗两章)
散文诗章
散文诗漫议
当代散文诗的“突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