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手术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外周血CRP、IL-6及Ps水平的影响

2016-11-21 08:25赵小奎孙玉梅王建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冠脉心脏冠心病

邹 勇,程 锦,赵小奎,贺 静,张 辉,孙玉梅,王建刚



心脏介入手术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外周血CRP、IL-6及Ps水平的影响

邹 勇1,程 锦2,赵小奎1,贺 静1,张 辉1,孙玉梅1,王建刚1

目的 观察心脏介入手术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 -6)及P-选择素(Ps)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7月心内科老年冠心病病人105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2例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3个月后阿司匹林减至100 mg,每日1次,持续服用9个月~12个月;治疗组53例实施PCI术及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老年冠心病病人外周血CRP、IL-6及Ps水平。结果 治疗组病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病人血清CRP、IL-6、P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介入手术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所致的冠脉狭窄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病人外周血CRP、IL -6及Ps水平。

冠心病;心脏介入手术; 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P-选择素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因脂类代谢紊乱,血液脂质沉积,逐渐引起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受阻以及心脏缺血的心脏病,临床多见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出汗、眩晕、恶心以及寒颤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1]。随着人口老年化,老年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容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病情反复,预后较差,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2]。因此,老年冠心病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尤为关键。临床研究显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老年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效降低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过程中急性闭塞发生率以及术后再狭窄率,临床疗效佳,预后良好[3-4]。本研究观察心脏介入手术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 -6)及P-选择素(P-selectin,Ps)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7月入住心血管病房的老年冠心病病人105例,男68例,女37例,年龄65岁~85岁(78.74岁±5.17岁)。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47例,双支病变37例,三支病变17例,四支病变4例;左主干血管狭窄9例,左前降支血管狭窄63例,右冠脉血管狭窄32例,左旋支血管狭窄1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3例,男35例,女18例,年龄67岁~85岁(80.12岁±5.09岁);对照组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65岁~84岁(77.03岁±4.93岁)。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修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5]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具备以下临床特点:①以心绞痛为主的临床症状,眩晕、气喘、寒颤、出汗、恶心甚至晕厥等临床症状或表现;②冠脉造影显示三支主要冠脉之一或左主干粥样硬化病变,管腔狭窄超过50%;③急性心肌梗死史,心电图示陈旧性梗死性Q波;④安静时或运动后心电图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超过1 mm,持续时间2 min以上。符合以上①以及②③④中的任意一项。年龄65岁~85岁,病人均为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药物过敏史;②冠脉狭窄程度大于50%且无缺血症状病人;③严重弥漫性多支或多主干病变,严重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④恶性肿瘤、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

1.4 治疗方法 治疗前两组进行抗感染、纠正酸碱、离子失衡、补液以及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3个月后阿司匹林减至100 mg,每日1次,持续服用9个月~12个月。治疗组实施PCI术及药物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术前进行碘过敏试验、排空大小便等术前准备,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选择病人单侧股动脉。术者自行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及0.014英寸导丝通过病变血管。选用与靶血管相当或较小的球囊进行预扩张,对血管直径≥3.0 mm的病变常规置入支架,直径<3.0 mm的病变必要时置入支架。某些血栓病变及近段无严重钙化扭曲者,也可不用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支架。由术者据经验判断选择合适的支架型号,血管直径以1∶1∶1大小选择适当直径的支架及支架扩张压。所有病人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噻氯匹定500 mg/d。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动脉鞘管置入,术中肝素100 U/kg~150 U/kg以维持活化凝血时间(ACT)>300 s。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术前应用肝素治疗。如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手术、PCI涉及小血管病变、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或PCI术后即刻造影效果不满意,则术后再使用低分子肝素5 d~7 d。术后4 h根据PCI情况拔除管鞘。术后12 h病人平卧,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服用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3个月后阿司匹林减至100 mg,每日1次,持续服用9个月~12个月。

1.5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中并发症,于手术前以及治疗结束后取清晨左肘静脉血5 mL,3 500 r/min离心后取上清液,置于-80 ℃冰柜内保存,检测前30 min于常温下解冻。采用上海沪峰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ELISA试剂盒,实施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采用厦门慧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反应蛋白试剂盒,实施酶联免疫分析法对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北京市福瑞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化学发光免疫试剂盒,实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血清中Ps、人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水平进行检测。病人出院后进行随访,随访期为半年,观察病人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围术期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病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围术期并发症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CRP、IL -6水平变化 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CRP、IL -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病人血清CRP、IL -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RP、IL -6水平变化(±s)

2.3 两组治疗前后Ps、PsGL-1水平变化 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Ps、PSGL-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病人血清Ps、PsGL-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s、PsGL-1水平变化(±s)

2.4 两组病人远期疗效比较 治疗后定期随访中发现,治疗组病人1例术后病情复发,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治愈;对照组1例病人术后2个月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入院保守治疗好转,2例术后病情复发,实施CABG后治愈,1例死亡。

3 讨 论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快速进展,老年冠心病病人不断增加,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高。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冠脉血流以及心肌之间不平衡导致心肌缺血受损,病人出现气短、心慌、心悸、胸闷并向左肩或左上臂放射,老年病人合并症较多,血管脆性大,钙化严重,病情的发展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6-7]。临床常规药物治疗一旦使用,药物需要终身服用;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迅速,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增加病人运动耐受,改善病人冠状动脉狭窄,缓解心肌缺血以及受损,改善生活质量;冠状动脉外科旁路术效果极佳,开胸风险创伤较大,费用高昂,康复期长,不适合老年冠心病病人[8]。现代研究显示:高龄病人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可有效提高疗效[9]。心脏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诊断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技术,采用穿刺体表血管,并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射下,送入心脏导管,并实施心脏导管操作技术进行有效的诊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诊疗技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支架术、起搏器植入术以及先天性介入治疗[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围术期并发症中血肿1例,静脉血栓1例,无死亡病例;对照组围术期并发症血肿2例,静脉血栓2例,假性动脉瘤1例,脑血管意外死亡1例。治疗组病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心脏介入治疗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手术安全性高。

C反应蛋白是一种有肝细胞分泌结合肺炎球菌糖蛋白的环状五聚体蛋白,是感染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11]。冠心病病人体内CRP能延迟发病,降低抗体水平,受损心肌细胞结合,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12]。曾有研究显示:冠心病病人体内CRP水平升高,随着疾病加重,CRP呈上升趋势[13]。IL -6是机体内活化T淋巴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因子,使B细胞前体分泌抗体,促进原始骨髓源细胞的增殖,加速自然杀伤细胞的降解功能,是CRP的主要合成因子,刺激免疫应答进行。现代研究显示:冠心病病人血中IL-6水平呈规律性变化,随着病情加重IL-6水平升高[14]。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清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治疗组病人治疗后血清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心脏介入治疗使老年冠心病病人IL-6、CRP水平降低,改善免疫机制,缓解病情。

P-选择素是一种糖蛋白,存在于内皮细胞活化的血小板上,介导粒细胞、单核细胞,是血小板活化以及释放的重要标志物。Ps可促进内皮细胞表达,促使机体产生黏附物质加剧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PLT-WBC细胞因子促进白细胞聚集,释放炎性递质,与斑块、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刺激血小板膜表面的Ps水平增加,在白细胞表面与PsGL-1结合,共同促进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稳定中,Ps与PsGL-1之间的相互作用起决定性作用,可快速评估冠心病病人冠脉狭窄程度。有研究显示:随着冠心病病人冠脉狭窄程度加剧Ps与PsGL-1水平增高[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Ps、PsGL-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明显降低;治疗组病人血清Ps、PsGL-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心脏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可改善病人冠脉狭窄,显著改善病情。

治疗后定期随访中发现,治疗组病人1例术后病情复发,对照组有1例病人术后2个月出现急性心肌梗死,2例术后病情复发,1例死亡。表明PCI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病人疗效比药物治疗更为显著。证实心脏介入治疗能够改善冠状狭窄,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降低血清CRP、IL-6、Ps、PsGL-1水平从而缓解病情。

[1] 乔树宾.冠心病诊疗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6-117.

[2] 刘晓辉.社区老年冠心病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85-2987.

[3] 汪鸿彬,梅志亮,王晓华,等.老年冠心病病人药物治疗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药物治疗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3,13(11):1-3.

[4] 陈珊珊.替罗非班用于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刊,2014,49(1):55-57.

[5] 周玉杰,贾德安.批阅三载增删十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诞生记[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0,1(4):20-21.

[6] 姚云,常丽,朱相华,等.心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2):135-137.

[7] 罗良初,黄金,童成枝.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51-553.

[8] Hanson MA,Fareed MT,Argenio SL,et al.Coronary artery disease[J].Primary Care:Clinics in Office Practice,2013,40(1):1-16.

[9] Nordestgaard BG,Chapman MJ,Humphries SE,et al.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is underdiagnosed and undertreated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guidance for clinicians to prev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3,34(45):3478-3490.

[10] 李俊峡.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发展概述及展望[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9):1-6.

[11] 张晓慧,李光韬,张卓莉.C 反应蛋白与超敏 C 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1,5(1):74-79.

[12] 张科,谭红霞,卢建刚.老年冠心病患者 PCI 后 hs-CRP 和脑钠肽水平改变[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1):67-69.

[13] 岑文.血浆超敏 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在预测糖尿病伴冠心病中的作用[J].医药,2015,6(6):154.

[14] White HD,Held C,Stewart R,et al.Darapladib for preventing ischemic events in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4,370(18):1702-1711.

[15] 范金茹,那奕文,刘小瑗,等.PS/PSGL-1 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痰瘀互阻证中的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104-107.

(本文编辑郭怀印)

1.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泾河工业园长庆油田职工医院(西安 710201),E-mail:kevhaoqun@163.com;2.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引用信息:邹勇,程锦,赵小奎,等.心脏介入手术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外周血CRP、IL-6及Ps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9):2276-2278.

R541.4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19.021

1672-1349(2016)19-2276-03

2016-04-11)

猜你喜欢
冠脉心脏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