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淅川 美在文化

2016-11-21 11:24二月河
躬耕 2016年10期
关键词:淅川丹江丛书

二月河

淅川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吴云贵数次与我联系,想让我看看他们组编的“魅力淅川”旅游文化丛书书稿,今天终于得以落实。当吴先生把厚厚的一沓6本书稿摆到我面前时,我不禁为之一振:《秀美丹江》《大楚始都》《荆紫关神韵》《淅川古刹》《惊涛有泪》《丹江的传说》,这些都是淅川的特色。说心里话,我很喜欢这套丛书。

人类历史曾经特别眷顾淅川这块神奇的土地。自今以溯,凡五千年,所谓尧战苗蛮、丹朱治江、熊绎立国、楚秦鏖战、宋金搏拼、明定县制、清厅直隶、中原突围、世纪大移民……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了难以言表的文化意味,总让人们在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中细细品味出撼动人心的魅力。

古来因谋生或求知而寓居于此地者,或因政事、商事之故来到此地者,或慕名而至游览胜景者身份各异,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不胜枚举。他们在此或成就千古功业,或留下不朽之作。这里之所以伟业连连,华章迭出,实因地理气候条件优越,丹江纵贯,地处南北交通之要,更兼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具有包容性的文化氛围。

然而,毫无疑问,定有不少淅川人醉心于大楚始都但却失语于她的历史讲述,自豪于无数散落的遗迹但却茫然于她的文化意味,沐浴在特殊的文化气息中但却迷失了她的风格传承……身为淅川人,在丰厚的历史馈赠面前,他们曾否全身心地感受到亲切和温暖?

淅川的文化底蕴深厚,这种文化底蕴体现出人类文明的进程。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是历史上记载历史的载体极易消失湮灭。然而散布在县域的一座座古建筑、一处处古遗迹、一件件古文物,是这块神奇土地极富文化内涵和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历史烟云虽然消散,但是文化魅力依然永恒。无论是丹江带走的千年风雨,还是大楚始都绵延的百里沧桑,还有千年古镇的靓影、千年古刹的殿宇,弥漫其间的,到处都是历史散落的幽忧记忆。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七县(市)接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八百里丹江纵贯全境,山明水秀,风光无限,魅力独具。这里既是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文化发祥地,又是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曾孕育了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

淅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7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考古发掘资料显示,淅川境内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夏文化、周文化等遗址,如滔河黄楝树遗址、盛湾下王岗遗址、上集沟湾等多处极具价值的文化遗址。其中,下王岗文化遗址被考古界命名为仰韶文化下王岗类型和龙山文化下王岗类型。一个地方的文化遗迹所折射的文化现象被考古界命名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这在全国考古领域是不多见的。据史学家考证,楚国曾在此建都400多年。淅川境内已出土文物8万多件,其中有王子午升鼎、青铜神兽等国家一级文物54件,荆紫关明清古建筑群、千年古刹香严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淅川地理位置特殊,京汉、陇海铁路未修前,这里是连接东南和西北诸省的重要商业通道,沿丹江北上可达秦川,南下可抵荆襄直达汉口,东可达中原重镇南阳。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淅川升格为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进一步升为河南省直隶厅。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多种文化元素在此不断互相交融,形成了淅川多元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别是作为全国移民大县,为服务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在50多年的移民迁安中,淅川人民忠诚奉献、大爱报国、艰苦创业、奋发进取,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移民史诗,创造了感天动地的移民精神,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移民文化。近年来,淅川县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充分挖掘淅川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沧桑历史终会烟消云散,唯有文化魅力持久永恒。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精之所存、气之所蕴、神之所附。厚重的地域文化是淅川人民引以为自豪的宝贵财富,也必将为淅川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淅川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今日淅川,不仅是淅川人的淅川,更是全国人民的淅川。淅川提出抢抓南水北调历史机遇,以水质保护统揽工作全局,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建设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为载体,强力实施生态农业、环保工业、绿色城镇、生态旅游“四大突破”,争当水源区生态建设典范、中原经济区建设先锋、美丽中国建设先行者。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离不开文化的助力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淅川优秀地域文化,打响淅川文化品牌,激发活力,彰显魅力,不断增强楚国故都、商圣故里、渠首淅川的文化软实力!

“魅力淅川”旅游文化丛书较为系统地展示了淅川的历史文化、文学风姿、民俗风情和风景名胜,可谓荟萃众美,通贯古今,图文并茂,雅俗共赏。这既是淅川文化建设的一大成果,又是继承和发扬淅川地域文化的重要媒介。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本套丛书的编者都是土生土长的淅川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这方热土、淅川文化感情深厚,他们身上有一种传承淅川文化的担当精神,有一种弘扬淅川文化的历史责任,这在当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此,我真诚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发掘、研究、弘扬淅川文化的行动中来,合力推动淅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续写无愧于先贤、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世的灿烂篇章!

淅川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文化事业,重视研究与弘扬地域文化,积极承担传承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体现了文化的觉悟性。前年他们支持成立地域文化研究会,创办了《楚风源》杂志,社会反响很好。现在他们又组织编纂出版一套淅川旅游文化丛书,全面介绍淅川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丰厚内容,旨在宣传淅川,提高淅川的知名度,扩大淅川的影响力,这无疑是提升淅川综合实力的重大举措,意义十分重大。

“魅力淅川”旅游文化丛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书籍,也不是仅以专家学者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文本或资料汇集,而是一套鸿篇巨制的系列文化大作。编著者以翔实的资料展示了淅川的文化内涵,这无疑是他们对淅川悠久文明进程的深情回眸,是伟大时代对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未来前景的理性选择,也是今人留给后人的一份值得珍爱的文化馈赠。我真诚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邑人了解桑梓文化魅力的阁中之宝,成为海内外朋友探幽访胜途中的知己。

猜你喜欢
淅川丹江丛书
丹江蓝里望故乡
“人梯书库”丛书
淅川兰沟墓葬区M12 和M25 发掘现场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生态淅川”建设中的人大力量
丹江河畔那群人
淅川:教育事业在人大监督中结硕果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河南淅川竹博园竹种引种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