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挑战—在五环下追赶超级英雄

2016-11-22 13:22
科学Fans 2016年8期
关键词:战绩力量体重

PART1速度极限

速度与激情—百米赛跑

奥运会百米纪录保持者|博尔特

身高:195cm

体重:94kg

战绩:9.69秒(2008年北京奥运会),博尔特本人最好成绩为2009年世锦赛百米赛跑9.58秒

闪电侠

身高: 183cm

体重: 88kg

战绩: 其中已知最高速为Trans-time Velocity(简单地说就是已经快到无法表达)。在《正义联盟V3》中,第三代闪电侠沃利·韦斯在核爆瞬间以13万亿倍光速的速度救人,粉丝由此推算出9兆倍光速的说法

论速度,谁都比不过闪电侠——他的速度,如果按照光速每秒30万公里的数量去想象,这几乎是一个超出一般人数学概念的数字,如果放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考虑,也许时光都会倒流。不过对普通人来说,大家也有自己熟悉的“闪电侠”——牙买加人博尔特。他所创造的百米世界纪录目前是9.58秒,换算成速度大约是每秒10.43米左右,这也是目前人类速度的极限了。

速度到底和什么有关?在短跑运动员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说“爆发力极为出色”。确实,对于短跑来说,爆发力是非常关键的。所谓爆发力,就是指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能够产生最大张力的一种能力。

当然,爆发力仅仅是短跑的一个方面。在人体的身体素质中,也有专门的一类素质称为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指人类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其中,会对短跑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反应速度和位移速度。

在听到发令枪响之后,反应速度出色的运动员可以在极快的时间内做出应对,冲出起跑线。而人类的反应极限是多少呢?在田径比赛中有一个规则:所有起跑时间低于0.1秒的运动员都会被认为是抢跑。也就是说,目前在短跑项目中,人类的反应极限被认为是0.1秒。

而位移速度在短跑中则被细化成步长和步频两个变量。步长和肌肉力量、腿长、关节灵活度等方面有关。步频则和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的转换速度、快肌纤维的百分比和肥大程度有关。所以,如果你希望能提升自己的短跑能力,以上这些方面一个都不能少。

当然,运动基因的不同也是造成不同种族在运动能力方面有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人类运动基因99%是相同的,只有1%不同。在这1%不同的运动基因里,有一种名为“Actinen A”的物质,能改进与瞬间速度有关的肌肉纤维。正是借助于特殊的运动基因,人类的运动极限能够一次次被改写。

不过,短跑也是一项容易受天气因素影响的体育项目,其中风速和跑道的情况影响显著。在场地湿滑的情况下,抓地力会相对下降,如果没有合适的跑鞋,运动员的成绩将很难保证。而风速则是另一个因素,强逆风会严重阻碍发挥,而顺风会使得成绩显著提高。因此,百米跑的比赛只允许最大2.0米/秒的顺风,一旦超过这个数值,相应的纪录将不被承认。

PART2灵敏极限

支配奥义—射箭

奥运会纪录保持者|朴敬模

身高:184cm

体重:76kg

战绩:18箭,173环(2008年北京奥运会)

鹰眼

身高: 191cm

体重: 104kg

战绩: 箭无虚发,少年时便获得“鹰眼”和“世界最佳狙击手”的称号

在《复仇者联盟·奥创纪元》中,鹰眼给绯红女巫打气时说:“你看,大家在打疯狂的机器人,城市要从天上掉下来了,我却只有手上的弓和箭。”小时候在马戏团学会射箭的他仿佛天生就是一个神箭手,不仅百发百中,随时出击,甚至还有反弹箭、一弓三箭之类的绝活,更不用说他自己制造的各种多功能箭头了。

射箭看似简单,实则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非常高,除了协调能力之外,手臂、肩背都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才能拉开弓并且保持好动作。鹰眼这位擅长箭术的英雄,他的协调能力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箭术所需的全身发力一致、手眼协调和肌群的自然放松上。

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迅速、正确、协调改变身体的运动,是人类对于身体协调性的支配能力,也就是人类的灵敏性。在球类、体操、射击等许多项目之中都至关重要。协调能力好的人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各个肌群的运动配合,完美地完成各种各样的动作,同时还能避免受伤。

人体的灵活性与前庭觉有关。前庭觉又称平衡觉,当身体向任何方向旋转时,前庭器官中的半规管接受刺激,感受到身体在空间位置的变化,协助各种反射来调节肌紧张以完成翻转动作。因此,利用一些特定动作练习(如反复拉伸),刺激前庭分析器,提高人体的感受器机能(如平衡能力),可以提高我们的灵敏素质。

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可以通过全身性协调练习和手眼协调练习两个方面来进行:

全身性协调练习主要以肢体、躯干和中枢神经的共同参与为主。射箭的开弓要柔和,连绵不断地用力。所谓“开弓如抽丝”,即开弓用力要单纯,仅以参加拉弓的主动肌工作,协同肌和对抗肌均停止工作。

手眼协调练习主要训练的是靠弦、瞄准和撒放的动作。当开弓进行到靠弦状态时,既要固势,又要瞄准。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强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达到“人弓合一”的境界,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协调稳定。有研究表明,一旦动作不协调,在瞄准上面所花的时间超过5秒,射箭准度就将大大下降,容易射偏。优秀的运动员,一般瞄准时间都在2~4秒。

PART3力量极限

大力士的变身—举重

奥运会举重纪录保持者|侯赛因·拉扎扎德

身高: 186cm

体重: 162.95 kg

战绩: 抓举 213 kg,挺举 263.5 kg ,总成绩 472 .5kg (2000年悉尼奥运会)

绿巨人

身高: 178cm(变身前)/243cm(变身后)

体重: 58kg(变身前)/ 635kg(变身后)

战绩: 拥有超100吨力量,超出常人水平的5倍左右(正常人体力量极限为承受自身重量2倍的物体)

超级英雄队伍中,平时文质彬彬的布鲁斯·班纳博士,其实是个隐藏的力量选手。谁都知道,班纳博士一言不合就变身的习惯——变身后力量巨大的绿巨人浩克,不仅力拔山兮,而且一跳几十丈高,还有坚硬厚实的皮肤和自我愈合的能力。

奥运会项目中,力量担当莫过于举重。其实,抛开所需的力量不谈,举重也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比赛,举重技术中的高抓、高翻、下蹲翻、挺举、抓举,每个动作都比一般健美体系或者力量举体系的训练动作要难上许多。在举重这样的运动中,力从地起,下肢发力,躯干传导,同时动作节奏还要保持连贯和精确,简直就是技术和力量的完美结合啊!

那么,人体在力量方面的极限到底有多大呢?如果以举重项目的世界顶级选手为例的话,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可以举起约等于3倍于自身体重的重量。最轻的男子59公斤级的挺举世界纪录是170公斤,举起了大约自身重量3倍的重量;而最重的男子105公斤以上级别的挺举世界纪录是264公斤,大约是自身体重的2.5倍——当然,考虑到运动员体重的巨大差异,举重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按照体重进行分级的比赛。

对举重运动员来说,力量是基础。力量是人类在中枢系统的调解下,通过肌肉收缩对抗外界阻力的能力。人体肌肉力量的大小和自身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以及神经调节功能有关,而肌肉纤维的类型、结缔组织的情况、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可能对力量产生影响。

就项目特点来说,举重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让肌肉发生最大紧张以及最快的速度来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同时,举重需要依靠人体腿、腰、肩和手臂的一系列连贯作用,不光要训练各个相关的肌肉群,同时也需要对一些辅助性的小肌肉群进行训练,还要对身体的控制能力的动作精细程度进行雕琢。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把自己身体的力量发挥和调动起来,防止出现“有劲儿使不上”的情况。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专家指出,人类最终能举起多大重量,主要还是取决于肌肉纤维数量。力量极限实验表明,人类目前最多能拿起457.5公斤的重物,而承受重量的理论极限能达到5000公斤。人体肌肉组织的每个肌纤维可以产生大约0.3微牛顿的力,而每平方厘米的肌肉可以产生大约100牛顿(10公斤左右)的力。那么假设手臂肌肉能够提供一半的力量,其余的力量来自腿部、臀部以及肩部等,我们则需要调动三头肌及其周围55厘米范围内的所有肌肉才能达到这种力量。

不过,这样巨大的力量其实完全可以摧毁人体的结构,更不要说举起了,如果再考虑到压强等方面的因素,那么实现起来会更加困难。浩克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对于普通人类,能够扛起两倍于自身体重的重物已经是相当厉害了。但是,在运用合理的发力方式、训练方法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力量。

提高人类力量极限不光要增加肌肉的力量,还要增加骨骼的强度。在这一方面,许多外骨骼研究的途径成为提高人类力量的典型思路,不过要直接修改上百万年进化而来的细胞组织的强度,还是十分困难。于是,加上液压等举重设置的外骨骼则成为了危险环境工作、救援以及地外和海底探险的有力帮手。

PART4耐力极限

论持久战的要领—马拉松

奥运会马拉松纪录保持者|塞缪尔·万吉鲁

身高: 163cm

体重: 51kg

战绩:2小时06分32秒(2008年北京奥运会)

美国队长

身高: 188cm

体重: 108kg

战绩: 普通人耐力的4倍

作为超级英雄中领袖一般的人物,美国队长原本是一个身体瘦弱的新兵,在经历超级战士的血清注射后,新陈代谢提高到了正常人的4倍,能够将肌肉中的乳酸等造成疲劳的物质完全代谢掉,这也让他拥有正常人完全无法想象的耐久力。

马拉松是对人体耐力极限的一种挑战。当然,长跑的能力,不光需要精神上的坚持,本身的天赋和科学的训练都必不可少。

在耐力的考验中,最重要的身体素质当然就是有氧耐力了。所谓的有氧耐力,就是机体依靠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进行长时间运动的一种能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身体素质。不仅仅是长距离跑动的项目,在很多对抗项目中,比如足球、篮球等,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对人体来说,氧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体既不能够产生氧气,也没办法储存较多的氧气,只能从体外的空气中不断摄取。而人体的几种供能方式,不管是糖、脂肪还是蛋白质的氧化分解,其实都需要氧气,因此人体摄取氧气的能力对维持人体的长时间运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人体肌肉组织和利用氧的能力,也会影响到有氧能力。而超群的呼吸循环是人体摄取氧气的重要保障。肺活量与体重比指数天生较高的人适合从事长距离跑项目。普通成年男子的肺活量为3000~4000毫升,成年女子为2000~3000毫升。而运动员的肺活量则特别大,有的甚至超过6000毫升。

运动时,身体会消耗葡萄糖来产生能量。如果需要的能量要求不强,可以通过葡萄糖的有氧分解,一步步将葡萄糖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可将其视作“完全燃烧”,彻底释放出葡萄糖的能量。如果能量需求很强,超过了有氧分解的能力,人体就会采取速度较快但分解不彻底的乳酸发酵,乳酸发酵能尽快获得能量,但会产生不少乳酸,而这些乳酸就是运动后肌肉酸痛感的来源。许多天赋异禀的长跑运动员,10分钟内的乳酸清除率可以达到24%,远超过常人的17%,所以在长跑过程中他们比普通人能维持更长时间的高速度。

当然,强健的肠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马拉松训练和比赛中要消耗很大的能量,为了补充能量需要有很好的消化食物的机能,强健的肠胃也是非常有利的。

PART5柔韧极限

弯曲与折叠的魅力—体操

奥运会体操全能冠军|杨威

身高: 160cm

体重: 56kg

战绩: 男子体操全能决赛 个人总成绩94.575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

神奇先生

身高: 180cm

体重: 82kg

战绩: 超强的弹性,全身(四肢、颈部、手指、耳朵和躯干等)可以伸展到不可思议的长度,极限为约457米

“一字马”曾在网络上极为流行,被人们看做是一种极有魅力的身体展现形式。而最近又开始引爆网络的“腿咚”,可以被看做是“一字马”的一种延伸。不过在超级英雄神奇先生的眼里,女神们的这些表演基本上都不够看。他的身体可以延伸到令人无法想象的恐怖长度,他能够做出的动作,已经称不上“杂技”,或许称之为“奇迹”更加合适。

奥运项目中,很多项目都需要选手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将关节充分地舒展开,才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著名的“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原本练习的是体操,但因身高暴涨,不再适合体操的她转投了撑杆跳高。而在学习体操时练就的良好柔韧性,或许就是她之后一路高歌猛进,一次次打破世界纪录的原因之一。

体操作为柔韧代表的比赛项目,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他们柔软的身体和健美的身材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柔韧素质的体现更多的是关节的延展能力和活动幅度的大小。

柔韧性的基础是身体的力量,同肌肉和韧带组织的伸展性直接相关,同时也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有关。只是,人体自身的关节面的情况也会大幅度影响到柔韧素质,而关节面的结构更多的是由遗传决定的,通过训练仅仅能够使关节软骨增厚,帮助关节头和关节凹更好地贴合。

想提升自己的柔韧性可以通过训练实现,按照训练方式的不同可以有主动拉伸和被动拉伸两种,那些痛苦的柔韧性训练方式是提升柔韧性无法逃避的。由于柔韧性素质的维持能力很差,所以运动员们需要不断地练习来维持。

对于人体柔韧素质的极限,可以说只有人体自己的限制。毕竟,即使是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柔术表演,也都是站在人体解剖和生理的基础上完成的,并不可能出现超出这些范围的情况。

超级英雄的出现印证了人类对无限可能的追求和渴望。不论是跳得更高,跑得更快,还是身体能力变得更强,只要勇于突破自我,不断前行,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超级英雄!

猜你喜欢
战绩力量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称体重
5年11季41亿:中国嘉德拍卖的香港之路与战绩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
理论课程学生平时战绩规范管理的研究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
百团大战克敌据点等战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