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潺流水在溯源——对一个几何模型及其应用的探索

2016-11-24 10:06河北晋州市实验中学苑建广
中学数学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延长线菱形中点

☉河北晋州市实验中学 苑建广

潺潺流水在溯源——对一个几何模型及其应用的探索

☉河北晋州市实验中学苑建广

一、模型展示

在图1中,有△DMB∽△BNE.延长BM到A,使MA= MB;延长BN到C,使NC=NB;取AC的中点P.连接PM、PN、PD、PE、DE.则有△DPE∽△DMB∽△BNE.

证明:由已知条件,易知:

图1

所以△DMP∽△DBE.

类似地,可得△PNE∽△DBE.

则∠MDP=∠BDE,

∠PEN=∠DEB.

则∠PDE=∠MDB,

∠PED=∠NEB=∠MBD.

则△DPE∽△DMB∽△BNE.

当图形变化为其他情形时,只需对推证∠DBE=∠DMP的过程稍作调整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以该模型为基础,构建的中考(模拟)题已经枚不胜举.为了体会模型与具体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制作动态图形,使其中的点D可以控制△DMB的形状,点A可以控制△DMB的大小与位置,点E可以控制△BNE的大小与位置.

二、模型应用

例1(2015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卷)如图1-1所示,在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GEF中,点B、C、G在同一条直线上,M是线段AE的中点,DM的延长线交EF于点N,连接FM,易证:DM=FM,DM⊥FM(无需写证明过程).

图1-1

图1-2

(1)如图1-2,当点B、C、F在同一条直线上,DM的延长线交EG于点N,其余条件不变时,试探究线段DM与FM有怎样的关系.请写出猜想,并给予证明.

图1-3

(2)如图1-3,当点E、B、C在同一条直线上,DM的延长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N,其余条件不变时,探究线段DM与FM有怎样的关系.请直接写出猜想.

分析:调整模型中点D的位置,使∠DMB=90°,DM=MB;调整点E的位置,使A、B、C共线,再补充完善图形,使四边形BXAD和四边形BYCE成为正方形,如图1-4所示,此时的模型与图1-2整体构造无异,只是字母不同罢了.借助模型之处理思路:易知△DPE∽△DMB∽△BNE,而△DMB、△BN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对于图1-2,自然有△FM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DM⊥FM且DM=FM.

调整模型中点D的位置,使∠DMB=90°,DM=MB;调整点E的位置,使∠ABC=45°,再补充完善图形,使四边形BXAD和四边形BYCE成为正方形,如图1-5所示,此时的模型与图1-3整体构造无异,只是字母不同罢了.借助模型之处理思路:易知△DPE∽△DMB∽△BNE,而△DMB、△BN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对于图1-3,自然有△FM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DM⊥FM且DM=FM.

图1-4

图1-5

运用此法解题,原题中的点N及与之相关的线段MN、EN是冗余条件.而对于其他思路,则可能并非多余.

例2(2015年江苏·扬州模拟卷)操作与证明:如图2-1,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EC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C重合,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CD上,连接AF.取AF的中点M、EF的中点N,连接MD、MN.

(1)连接AE,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

猜想与发现:

(2)在(1)的条件下,请判断MD、M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得出结论.

结论1:DM、MN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

结论2:DM、MN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

拓展与探究:

(3)如图2-2,将图2-1中的直角三角板ECF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图2-1

图2-2

分析:(1)容易证明.我们直接面对(2)、(3),感受其与模型的内在联系.

调整模型中点D的位置,使∠DMB=90°,DM=MB;再调整点E到线段AB上,并补充完善图形,使四边形BXAD成为正方形,△CBY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3所示,此时的模型与图2-1整体构造无异,只是字母不同罢了.借助模型之处理思路:易知△DPE∽△DMB∽△BNE,而△DMB、△BN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对于图2-1,自然有△D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DM⊥MN且DM=MN.

图2-3

图2-4

调整模型中点D的位置,使∠DMB=90°,DM=MB;再调整点E到线段AB的延长线上,并补充完善图形,使四边形BXAD成为正方形,△CBY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4所示,此时的模型与图2-2整体构造无异,只是字母不同罢了.借助模型之处理思路:易知△DPE∽△DMB∽△BNE,而△DMB、△BN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对于图2-2,自然有△D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DM⊥MN且DM=MN.

例3(2015年福建·晋江模拟卷)问题:如图3-1,将菱形ABCD和菱形BEFG拼接在一起,使得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点G在BC边上,P是线段DF的中点,连接PG、PC.已知∠ABC=120°.

(1)直接写出图3-1中线段PG与PC的位置关系及∠PCG的大小.

(2)将图3-1中的菱形BEFG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点E恰好落在CB的延长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3-2).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仍成立?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例4(2015年辽宁·葫芦岛卷)在△ABC中,AB= AC,点F是BC的延长线上一点,以CF为边,作菱形CDEF,使菱形CDEF与点A在BC的同侧,连接BE,点G是BE的中点,连接AG、DG.

(1)如图4-1,当∠BAC=∠DCF=90°时,直接写出AG与DG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2)如图4-2,当∠BAC=∠DCF=60°时,试探究AG与DG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3)当∠BAC=∠DCF=α时,直接写出AG与DG的数量关系.

图4-1

图4-2

分析:(1)和(2)是(3)的特殊情形.我们直接面对(3),感受其与模型的内在联系.

图4-3

图4-4

【点评】数学教师要想提高教学实效,需手握两把利剑——“善变”和“深挖”.

“善变”对应变式教学,是中国数学教育传统而有效的做法.从一个模型开始,展开万千变化,构造出众多似曾相识却又面孔陌生的新题目,显然是一种命题的艺术.但“万变不离其宗”,由于我们在日常解题中,通过对比已经做过的题目之间的联系,“深挖”其本质,实现了对数学研究对象的深层解构,发现了存在于其中的数学模型,所以在面对形形色色的与之相关的问题时,才有了思维的洞察力,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出本质”,通过化归和完善图形,找到问题的通用解法.

那么,该模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如何在未来的解题中顺利提取出该模型,从而化生为熟,运用通解,顺利解决此类问题呢?

一方面,模型中的两个已知相似三角形△DMB和△BNE的对应关系为点D对应点B,点M对应点N,点B对应点E,有一个非对应的顶点(B)是共用的,且在△DMB中沿周界D→M→B→D转动的方向与在△BNE中沿周界B→N→E→B转动的方向是一致的,均为逆(或顺)时针方向.

另一方面,点P是把对应边BM和BN各延长一倍分别至点A和C后所取的AC的中点.

这时,点P与顶点D和E组成的三角形(△DPE)是与原来的两个相似三角形(△DMB和△BNE)相似的,且在△DPE中沿周界D→P→E→D转动的方向仍与前述方向具有一致性.

要在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图形中发现并抽取出该模型就要抓住几个关键信息,一是中点P,二是两个相似三角形△DMB和△BNE,且其中M和N分别是BA和BC的中点.

在上述各个例题中,模型多是不明显的存在着,需要通过连接已知正方形(或菱形)的对角线,或取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来构造出点M和点N,这时模型才能浮出水面.抽取模型是最为关键的步骤.此步骤完成后,就是把对模型的证明过程向具体问题的迁移了,只要熟练掌握了模型的证明,在迁移中对角的等量关系和线段之间的等量或比例关系作适当调整,是很容易完成证明的.如果我们对这种利用模型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与标准答案对比,往往会发现利用模型解题的方法非常奇巧,简洁清新.

数学题海深阔无边.以有限的生命,数学题是解不完的.倘若在做过一部分题目后,深入反思,发现问题间的联系和本质,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手握“源”,从而从容应对“流”.这不恰恰相当于掌握了更多的定理,有了更多的解题武器了吗?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都应在这方面下大功夫,溯本求源,去感受和研究题目的本质与内涵,实现化归,而不是沉入题海,难以自拔.归曰:“潺潺流水在浚源”.

文末,提供两例相关问题.请读者予以探究.

练习1:(2008年北京卷)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图5-1,在菱形ABCD和菱形BEFG中,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P是线段DF的中点,连接PG、PC.若∠ABC=∠BEF=60°,探究PG与PC的位置关系及的值.

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GP交DC于点H,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

图5-1

图5-2

请你参考小聪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2)将图5-1中的菱形BEFG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菱形BEFG的对角线BF恰好与菱形ABCD的边AB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5-2).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练习2:(2011年湖北·武汉模拟卷)如图6-1~图6-2,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FE=90°,点B、E、F按逆时针排列),点P为DE的中点,连接PC、PF.

(1)如图6-1,点E在BC上,则线段PC、PF的数量关系为______,位置关系为_____(不用证明).

图6-1

图6-2

图6-3

(2)如图6-2,将△BEF绕点B顺时针旋转a(0°<a<45°),则线段PC、PF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

(3)如图6-3,△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EF= 90°,△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过程中,能使点F落在BC上,且AB平分EF,直接写出AE的值是________.

1.钱德春.初中数学“模型”教学之我见[J].中学数学(下),2016(5).

2.闵彦利.一题多变,拓展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学数学(下),2016(4).

3.苑建广.精心雕琢命题方式切实考查数学能力——2011年中考数学特色题归类赏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B版),2011(11).

4.苑建广.信息转化——问题解决的核心策略[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2(3).Z

猜你喜欢
延长线菱形中点
改进的菱形解相位法在相位展开中的应用
例谈圆锥曲线中的中点和对称问题
南京地铁二号线既有线与延长线的施工及转场组织研究
2020年本刊原创题(二)
中点的联想
从游戏中得到的解题方法
中点出招,招招喜人
二次曲线存在中点弦的一个充要条件
菱形数独2则
菱形数独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