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脉隆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6-11-25 09:17曲红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心脉心衰炎性

郭 丽,张 丽,曲红玉



心脉隆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郭 丽,张 丽,曲红玉

目的 探讨心脉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6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心脉隆组。常规治疗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心脉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测量血压、心率、血生化指标,评定心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白细胞介素(IL-18)、IL-10水平。结果 治疗 10 d 后,常规治疗组和心脉隆组病人hs-CRP、NT-proBN P、IL-18及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IL-10、LVEF 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心脉隆组治疗后血hs-CRP、NT-proBN P 及IL-18组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LVEF、IL-10、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按常规治疗后IL-10、LVEF明显提高,IL-18、hs-CRP、NT-proBN P 显著下降;而加用心脉隆能够进一步提高病人的IL-10、LVEF,使hs-CRP 、IL-18和NT-proBNP进一步下降,表明心脉隆能更有效治疗心衰,改善病人预后。

心力衰竭;心脉隆注射液;高敏-C反应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炎性因子;心悸

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衰进程中伴随着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炎性反应可促使左室重构并和疾病的进展相关[1]。慢性心力衰竭(CHF)内科治疗有了显著的转变:治疗措施已从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的模式转为更长期的修复性策略,目的是有力地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2]。心脉隆注射液是蟑螂体内提取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及拮抗神经内分泌等功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笔者研究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心衰病人高敏C反应蛋白及(hs-CRP)、NT- proBNP、炎性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评价其疗效,为心衰病人应用心脉隆注射液提供理论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4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心力衰竭病人68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龄61岁~82岁(73.61岁±8.46)岁。根据病史、体征、X线及心脏超声检查等确诊。冠心病39例,高血压心脏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入选时心功能Ⅳ级33例,心功能Ⅲ级35例。随机分成正常治疗组、心脉隆组,每组34例。排除标准: 入院前 1 个月出现过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严重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各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CHF病人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利尿剂、地高辛和 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心脉隆组加用心脉隆注射液(云南省腾冲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20060443) 200 mg (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 mL,15 mL/h泵入),首次使用需做皮肤过敏试验。2次/日,共10 d。均于入院第一天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得血清,置-70℃冰箱保存待测。所有CHF病人治疗14 d后再次采集空腹静脉血 3 mL 离心取得血清,置-70℃冰箱保存待测。

1.3 检测方法 血浆IL-18 、IL-10 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RB公司。酶标仪为BiocellHT2型免疫检测仪,操作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血脂、血糖水平由罗氏COBASC501(T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hs-CRP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BNP的测定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hs-CRP 试剂盒购自北京市福瑞生物工程公司,批内、批间变异系数≤10%。

2 结 果

2.1 两组血脂、血糖比较( 见表1) 两组治疗后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血脂、血糖比较(±s)

2.2 两组NT-proBNP、hs-CRP、血浆IL-18 、IL-10、LVEF水平(见表2)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 BNP、hsCRP、 血浆IL-18水平均显著下降,血浆IL-10、LVEF水平显著升高(P<0.01); 治疗10 d后,心脉隆组血清 BNP、hs-CRP、血浆IL-18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LVEF、血浆IL-10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VEF、血清BNP、hsCRP、血浆IL-18 、IL-10比较(±s)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病人恶化程度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浓度密切相关,炎性因子是CHF 病人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CHF进程中伴随着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炎性反应可促使心室重构并与疾病的进展相关[3]。IL-10主要的抗炎细胞因子,能拮抗肿瘤坏死因子﹑IL-2﹑IL-3 等炎性因子。可能通过直接抑制炎症时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T细胞、巨噬细胞的激活。对抗某些促破裂物质的生物学效应,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及胶原的合成与分泌。IL-18是重要的多功能炎症细胞因子,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为不稳定斑块。B 型尿钠肽(BNP)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BNP 水平与心脏功能关系密切,能够敏感且特异地反映心室功能紊乱的程度,可以作为心力衰竭诊断、评估心力衰竭的疗效和预后的有效指标[4-5]。研究表明,高敏C 反应蛋白是低水平炎症的敏感标志物,通过多种生物活性促进 AS 的发生和进展,同时参与心衰的进程。

本研究显示两组心衰病人治疗后血清 BNP、hs-CRP、 血浆IL-18水平均显著下降,血浆IL-10、LVEF水平显著升高。说明炎性因子参与心衰的发生发展,且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同时发挥作用。应用心脉隆注射液后心脉隆组 BNP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较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BNP 水平也明显下降(P<0.01),证实了心脉隆注射液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作用。心脉隆组治疗后血清 hsCRP、血浆IL-1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治疗组(P<0.01),LVEF、血浆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治疗组(P<0.01) 。张晓华等[6]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病人应用心脉隆注射液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明显下降。

心脉隆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清 BNP水平,治疗心力衰竭,同时还可以抑制促炎症因子 hsCRP、IL-18,提升抗炎性因子IL-10水平,两种途径阻断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的炎症免疫反应,心脉隆注射液能有效治疗心衰的同时还抑制心衰炎症反应。

[1] Mann DL.Inflammatory mediator and the failing heart:past,present,and the foreseeable future [J].Cire Res,2002,91(11):998-998.

[2] Bristow MR.β-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ade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 2000,101:558-569.

[3] Ishikawa C,Tsutamoto T,Fujii M,et al.Prediction of mortality by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J].Circ J,2006,70 (7): 857.

[4] Lv XG,Liu CZ. The rol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the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of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aused by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heart disease[J].Progressin Modem Biomedicine,2007,7(6):930-933.

[5] 龚玮琦,江华,陈巍,等.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脂联素、B 型脑钠肽及肿瘤坏死因子-α 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生,2013,16(4):1221-1223.

[6] 张晓华,潘俊霞,秦利强,等. 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6):667-668.

(本文编辑王雅洁)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E-mail:597847372@qq.com

R541.6 R289.5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15.022

1672-1349(2016)15-1762-03

2016-04-16)

猜你喜欢
心脉心衰炎性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及经济学评价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了解社会底层心态为精准扶贫把“心脉”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