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真没想到

2016-11-25 12:09鲍亚民
大作文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浮桥课本剧老师

鲍亚民

真题回放

题目:没想到,真没想到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考题解读

针对“没想到,真没想到”这个全命题作文,审题时应在整体理解的前提下,对其中每个关键词进行解读,把握其深刻含义。如“没想到,真没想到”,可以看成反复修辞的使用,既然是反复,就有强调的意味。结合题目,“没想到”,就是有了第一次的出乎意料,而“真没想到”,强调的则是在前一次基础上的又一次意外,也就是说,二者是叠加、递进的关系。写作时,应将这样的关系通过具体的内容表现出来。

审准题目后,选材、立意、行文等方面就迎刃而解了。就本道题而言,可以分步、分层来构思、布局和写作。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首先,“没想到”的对象、内容、所指是什么,没有想到的原因是什么,这是第一个层面。“真”没有想到,就是完完全全不可能想到,这是第二层意思,具体原因应该交代清楚。

第二,在记叙顺序上,可以将顺叙、倒叙、插叙等整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目的就是将“没想到”的故事编织得真实、有趣,让读者看后赞同、认可,产生思想共振、感情共鸣。

第三,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将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写清楚。在此基础上,辅以适当的抒情、议论,发表对所记叙的人和事的看法、见解和观点,书写由此所获得的深层思考、认识和感悟,表达以此总结的经验或教训等。

最后,在形式与体例方面,可以是童话体、寓言体、书信体、日记体、章回体,也可以是小标题、对话式、访谈式等,不管何种方式,都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都要根据自己的驾驭能力和水平而定,千万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表达。

总之,对于“没想到,真没想到”这个题目,每个考生都应该有事情可写,有素材可用,有思想要表达,有感情要抒发,有议论要呈现,但要想写好、写新,做到与众不同并非易事,需要努力思考和一定的文学积淀。

考场佳作

“唉,没想到,真没想到。”我独自一人喃喃自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要从那天数学晚托说起……

下午第四节课刚一下课,我就急匆匆地蹿到老吕边上,没等坐下,便问:“老吕,晚托是什么课啊?”同时心中默念:“不是数学课,不是数学课,不是……”

却见老吕同学睁着略显迷离的一对小眼晴,似醒非醒地答道:“啊!哦……晚托?嗯……是数学课。”

“嗨,罗赛(印度语,意思是哦,天哪)!”心中绝望地呐喊。

话说数学老师刚接手九年级没多久就被我们背地里封为“灭绝师太”,上课迟到、作业不做、作业不认真,统统被“打入大牢”。我呢,是个皮厚肉厚的家伙,屡教不改。

惴惴不安地回到座位,顾不上肚子的饥饿感,心想:“惨了啊!昨天的作业马虎了,要是被李老师发现了……这可怎么办?”

正想着,上课铃声响了,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不知过了多少时辰,我听有一脚步声临近,身体不由得哆嗦了几下,打了个寒颤,心跳不由得加快起来。终于,转角处,闪出个身影却是物理老师——谢老师。

“呼,呼,呼………”

还未调整好呼吸,走廊里又传来一阵略显轻快的脚步声,转角处再次闪出一个熟悉的身影——徐同学。

李老师您就来吧,再这么“折磨”下去,就算是甘地也会惊呼:“嗨,罗赛!”

仿佛上帝听到了我的呼声,于是,李老师来了。一步,两步,三步,四步,停。“陈××,你……”“老师,我错了,我以后作业一定认真。”

说完,我偷偷瞄了老师一眼,却见老师递来一个好丽友派,她轻轻揉揉我的头道:“我是说,你饿了吧,快吃点东西。”

我愣愣地接过老师递来的好丽友派,道了声:“谢谢老师。”

我不禁感叹起来:没想到,真没想到,原来老师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对学生还是很关怀、很友爱的。我这个经常忘做作业的“厚脸皮”也该发奋了。青春的时候遇见您真幸运,我最亲爱的老师,感谢九年级的日子里您带给我最美好的回忆。

走出考场,我将给您一个大大的拥抱。

【亮点透视】

本文主题鲜明突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老师关心、关爱学生的赞美与歌颂,作者在老师的帮助和关心下,决心改掉不好的习惯,做个好学生。阅读本文,相信读者会为作者所编织的“疑阵”而惊呼,随着“谜团”被解开而恍然大悟。作者紧扣题目叙写故事,达到了考题要求。

没想到,真没想到

○上海一考生

那一天,全场高朋满座。伴随着耀眼的灯光,我缓缓登上舞台。灯光耀眼,然而我的眼神几乎未能离开他的视线。没想到,真没想到,我居然成功了。

没想到,美梦成真

我们学校向来以课本剧出名。每每看到其他演员活灵活现地演绎着课本剧,看到那些演出的“台柱子”,我内心就不由得心生羡慕。可惜,一是对课本剧没多大的爱好,二是没这个天赋。初中这几年,我压根没碰过课本剧。马上要毕业,心中一直希望能演一个角色,没想到,机会来了。诗歌朗诵,我们年级选择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我,有幸被选为桃花源中的村长。

没想到,世事难料

俗话说得好“看着容易做着难”。看到这么多台词,我脑袋直犯晕。第一次的排练是熟读台词。边读边删词,方便诵读。回到家后我也没闲着,一直在背台词。第二天去学校对台词,没想到因为回家只背了自己的台词,却没有记清自己什么时候说台词而失误。第二次排练,好不容易脱稿了,可以做到声情并茂了,新的问题又来了。“你那眼神儿怎么老飘啊?”旁白的人看不下去了,对我说道。“我也不想啊,一对上别人的眼神我就心慌。”我也很焦急。之后,一有时间我就找同学练习对视。从3秒慢慢坚持到了10秒。期间有不少次要溜走,但我克制住自己,就把对方当“仇人”,死瞪着对方看。表演前的最后一次排练,服装道具准备就绪,我缓缓走上台,直直地看着对方,没想到眼神又飘忽了。“真没想到,你练了那么久白费劲哪。”“我也没想到啊……”

没想到,苦尽甘来

正式演出前,心里没底,我整个人都有点沮丧,不想因为自己毁了整场戏。在一部戏中,看似有主配角之分,其实大家都是一个整体。令人胆战心惊的那一刻终于来了。刚进门吓了一跳,没想到好多人。八年级的演出即将结束,我的心在扑通扑通乱跳。强作镇定,安慰自己,一切随缘。有队友的信任和老师放心的眼神在给我加油,大大鼓舞着我,5分多钟的演出很快就结束了,最令我高兴的是表演期间我的眼神几乎没有飘开过。真没想到,自己也能做得更好。

在这世间,没想到的事情很多。

遇到没想到的机遇,要牢牢把握;遇到没想到的困难,要勇往直前;遇到没想到的意外,要尽可能地应对;做没想过可以完成的事情,要相信自己,不要贸然怀疑自己。

没想到,真没想到……

【亮点透视】

本文选材真实,主题积极。所选事情,是作者亲身经历,因而写得真实,特别是心理、神态描写,尤其细腻、逼真。同时,文章表达的主题积极,给人启迪。全文紧紧围绕表演课本剧这一中心事件,将出乎意料的几个片段写得清清楚楚,行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没想到,真没想到

○上海一考生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题 记

那年盛夏,我们相遇,从陌路到形影不离。

然而,我们都没想到,我们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相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拼搏,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说再见却已各奔东西。真的没想到,期待已久的中考落下了帷幕时,没有考后的疯狂与欢乐,只有淡淡的忧伤与沉默。

是的,没想到,分别来得这样突然,离别的话语此时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回顾酸甜苦辣的三年,让人哭,让人笑……

初来到这所学校,望着陌生的教室,面对着陌生的你们,我显得那样格格不入。迷茫的我,却被热情四射的你们“硬生生”拽入那个在我看来并不团结、并不友爱,却又愿死心塌地待在那儿、不愿离开的班集体。可是,没想到,在这里,我与你们一同收获了快乐与感动、成功与欢笑。真的没想到,我遇上了最好的你们,拥有着世界上最棒的初中同学。

还记得一起开过小差、吃过零食、说过秘密的我们吗?还记得运动会上一起挥洒汗水的我们吗?还记得为了一场完美的演出而乐此不疲排练的我们吗?还记得百日宣誓后废寝忘食学习的我们吗?还记得最后一次班会上依依不舍的我们吗?还记得曾经最好的我们吗?

我们总以为时间还有很多,却不知它在我们的眼角眉梢边悄悄溜走了。真的没想到,我们会分别,在不经意间,我们长大了、成熟了。

当我们还在打打闹闹、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的时候,没想到,从此我们天各一方;当我们还在叫嚷着老师多么不近人情的时候,没想到,今后再也听不到老师的唠叨;当我们还在吐槽学校的饭菜多么难吃的时候,没想到,连看一眼学校都变成了奢望……

我们曾经相约要笑着挥手作别,谁料最后却是相拥着泪流成河。没想到,毕业的一声再见让所有都戛然而止。

一切都没有想到会如此匆忙,而一切又都在发生着。

我们分别,从朝夕相处到分道扬镳。道一声珍重,说一声走好。我们在夕阳中,挥手说再见。

【亮点透视】

本文感情浓烈,主题鲜明。全文表达出同学之间难舍难分、依依惜别之情,感人至深。本文修辞运用恰当,如第五段,以设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没有想到的种种情况进行概述与陈列,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没想到,真没想到

○上海一考生

以行走去感受生命中的美丽。

——题 记

生活在高楼大厦中的我们,整天看到的是车水马龙。在我看来,外出旅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老家在井冈山,我从未真正感受过它的美景。妈妈突然建议我们去采风。我本不想去的,感觉没有多少意思。但妈妈说:“去做一个行者。”我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我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感叹于山上的美景。翠绿的毛竹与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相映成辉,没想到,看起来朴素的山原来也拥有如此的美景。质朴的当地人用富有革命气息的红米饭和南瓜粥来款待我们。粗糙的红米饭虽然难以下咽,却饱含着山里人的热情。饭后,我们继续向前行走,可疲惫的双腿已不听使唤了。说好做行者,怎么能放弃?脚步越来越慢,步伐越来越小,但意志越来越坚定。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襟,我依旧以欢笑展现容颜。等到我真正登上顶峰,遥望大地,我以为还是毛竹与花,却真没想到,感受到的是行走带给我“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豪情与“一览众山小”的壮志。

也曾在爸爸的建议下去过赣州的古浮桥。那横跨贡江的桥看上去娇小又雄壮。胆小的我面对奔腾的滔滔江水想要放弃。说好做行者,怎么能放弃?看见别人都踏上了古桥,我便也壮着胆子上去了。

起初一阵眩晕,但很快我就调整好重心,向桥的中间走去。浮桥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宛如一支低吟浅唱的昆曲。我弯下腰来,发现那钉入木桩中的铁钉早已生锈,旁边的间隙延伸到远方。我不知道这从宋朝便有的桥有多少人曾经涉足,可能是一群云游江湖的侠客,或是几位背着篓筐的采茶女子。天色渐暗,笼罩在月色中散发着溶溶光泽的浮桥随波光云影逝去。每一步都踟蹰犹疑,害怕一走到尽头,所有芳华都将逝去。

没想到,这一切都是这么美好;没想到,这古老的浮桥也有着历史的美丽。如果我当时转头就走,就不会感受到这沉淀的精华。真没想到,古老的浮桥也有着如此壮观的美丽;真没想到,古老的浮桥还能给我以历史的震撼。真没想到,质朴的山崖与古老的浮桥也有着别样的美丽;真没想到,质朴的山崖能带给我豪情;真没想到,古老的浮桥能给我沉淀的美丽。

【亮点透视】

本文作者犹如一位出色的导游,用其精致、优美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赏心悦目的风景图,表现出作者较为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表现力。文章开篇说游山没有多大意义,而当真的身临其境之时,不禁为其中的美好景致所吸引。

猜你喜欢
浮桥课本剧老师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家乡的那座浮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开路先锋舟桥部队
六·一放假么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新年“希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