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力量

2016-11-26 12:13严碧华
民生周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社外销企业

□ 严碧华

品牌的力量

□ 严碧华

前些天发生了一件与品牌有关的大事: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品牌论坛,以“创新与引领:迈向中高端”为主题,多位领导和知名企业家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在论坛上表示,做强做大中国品牌,是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加快供给侧结构升级的重要内涵。适应消费新需求,挖掘国内消费潜力,实现经济平稳增长,迫切需要发挥品牌的作用。

“高质量的发展呼唤高价值的品牌,高价值的品牌也会促进高质量的发展。”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指出,顺应全球发展大势,增强国际话语权,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中国品牌加快向中高端迈进。要紧握创新这把钥匙,把好品质这道关口,厚植文化这片沃壤,善用媒体这个平台。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成员、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认为,拥有多少知名品牌,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反映,还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是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

聆听演讲后,笔者回想起几个与品牌相关的故事。例如以生产西服和衬衣闻名的雅戈尔集团,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依靠外销,销量不错,但利润微薄。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外销大幅下降,雅戈尔转而深耕国内市场。由于注重品牌培育,国内市场销量很快超过国外,且利润也远高于外销。如今,雅戈尔已发展成为知名服装企业。

同样在浙江,有一家名为双童吸管的企业,20多年来专注于这一行业,通过科技创新,把一根根小小的吸管做到了极致,做成了行业知名品牌。一方面掌握了国际标准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利润远高于同行业,企业发展非常稳健。

正是看到了品牌的巨大价值,小农经济痕迹浓重的茶叶行业,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开始改变“几万个品牌抵不过一个立顿”的格局。

“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如此对“品牌”做出定义。

广义的“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用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识别的心智概念来表现其差异性,从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占据一定位置的综合反映。

当然,品牌的意义并不仅止步于此,尤其是在供给侧改革和防止“脱实向虚”的大背景下,品牌承载的内容更为宽广。

简单的逻辑是,品牌事关企业发展,而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所谓经济繁荣发展,本质上就是工商农等企业繁荣发展,就是“各类企业多而强”“民族品牌多而强”。

只有企业繁荣发展,才能吸纳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就业,从而为社会稳定、民生富足做出贡献,许多企业发展壮大后,还参与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成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生力军。

考虑到品牌的巨大力量,打造和助力品牌成为社会共识,科技、创新、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等等,无疑都是打造品牌的关键词。

编辑:郭梁 美编:徐英子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社外销企业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企业
企业
企业
故宫博物院明清外销瓷收藏及影响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
从人民搜索离职自主创业
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