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数纱技艺产品开发设计之构想
——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

2016-11-26 14:59
长江丛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手工艺湘西苗族

彭 伟



苗族数纱技艺产品开发设计之构想
——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

彭 伟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正在逐渐淡化,民间传统手工艺也面临失传的危险,但传统手工艺是民族文化中的宝藏,是千百年来民族文化极具特色的部分,因此,我们对传统手工艺——湘西泸溪苗族数纱技艺产品开发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和探讨。

【关键词】地域传统 数纱 色彩装饰 技艺 产品 开发

一、中国传统手工艺之湘西泸溪苗族数纱简介

中国手工艺有着万年以上的不间断历史,一直绵延至今,经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段的发展演变,现在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蜕变并不意味着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但适者生存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文化产业。通过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20世纪的一百年间,传统手工艺从鼎盛期日渐下滑,到世纪末,已衰退到历史的低点。但是苗族数纱因其精湛的技艺及承载着中国最古老的的民族——苗族的文化,所以有着举足轻重的文化符号,值得我们去探讨。

二、苗族数纱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苗族数纱是在一定的历史思想文化形态影响下,为满足苗族人民精神与物质上多方面的需求而形成发展起来的艺术。内容形式主要体现了苗族人民生活和心理愿望,在艺术上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苗族数纱将功能、内容、情感、形式、技艺等诸多因素融为一体,使人们在枯燥单调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健康生活环境中,得到抚慰,得到希望,得到精神生活上的满足。苗族数纱是经过千百年历史积淀所传承下来的,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可以说是苗族的文化的一种载体,它不仅仅只是一种服饰一种装饰,更是一个民族的图腾。它们是苗族的文化密码、文化基因。苗族本身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视觉图像载体就成了苗族文化记忆的最主要的载体,而苗族数纱作为苗族文化的一种普遍而独特的载体。有着丰富的艺术特点:

(一)数纱图案中的崇拜意

从数纱的图案造型探究数纱与图腾崇拜、氏族崇拜、自然崇拜的莫不可分的关系。在苗族的数纱作品中,我们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狗、菊花、枫叶、阳球花,等等。这些物体的统一的特点是很抽象。这些图案之间不是孤立的,综合在一起讲述了一段苗族人的演变史。

(二)数纱图案艺术的造型特点

数纱图案的塑造与古代原始造型一脉相承。苗族数纱的影像造型和团块分割法,表现的栩栩如生。纵观中国美术史,很容易可以知道从远古岩画到半坡村陶器的“人面鱼尾”陶纹,所反映出原始影像造型的基本特征。通常来讲,在苗族的数纱作品中,总能看到狗、菊花、蝴蝶、枫叶等。所以无论是昆虫花草还是飞禽走兽,我们一般忽略它的细部,而关注其外形,有意对性格和动态的刻画,以简朴洗练的手法,强调造型因素中某些值得强调的东西,这种表现方法在数纱艺术中,不乏其例。

1、数纱图案的对称与组合

泸溪地区的数纱编织过程繁复。在木质的纺织机上,事先纵向排好两层绷直的线,即所谓的经线,当两层经线像左右手五指相扣形成交叉时,就横向从其间穿过梭子,拉一条纬线。经线的上下层位置交换,再拉一条纬线,按照此思路往复下去。

2.数纱艺术的色彩装饰之美

苗族数纱装饰在色彩上面的运用,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现象。与众不同的是其图案色彩的简单、造型的抽象,可以凸显苗族装饰的魅力。例如在白色的底布上,通常只选用为数不多的颜色,并且往往只使用黑色。而泸溪地区的苗族大多用黑色装饰纹样,黑白对比的关系,不仅有一种“天然去雕饰”之美,高雅素净古朴之美,而且也符合当代装饰色彩的规律。

三、数纱现状及产品开发设计与地域传统民族工艺结合问题分析

(一)苗族继承人日渐缺乏,观念落后老化

苗族由于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自古交通闭塞,极少与外界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冲击,生活方式的改变,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手工业,使苗族数纱技艺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加之文化传承人后继无人,价值传承人由于各种原因,很难受到最新艺术的熏陶。

(二)品牌意识不强,数纱产品开发调研薄弱

同时,由于现代文明的兴起,发达的工业制造业所生产各种生活产品充斥着世界各个角落,它们的物美价廉及实用性和时尚性冲击着各阶层各民族的人们,大多数的人开始接受新的事物新的生产生活用品,对传统技艺生产的物品需求直线下降,从而也打击了传统手工艺品匠人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这些宝贵的遗产逐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湘西苗族数纱尤为如此。

四、湘西苗族数纱产品开发设计策略方法之构想

(一)开设苗族农村数纱建设基地培训

开设数纱建设基地的培训,一方面是对数纱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另一方面,实现农村妇女经过短期的培训,更新观念。数纱技能向商业转化。向产业化道路发展,转化为商品,与市场接轨。实现就地就业。生产性开发基础——数纱中心建设(基地)培训。

(二)政府扶持,利用旅游中心拓展产品开发的延展性

在制定旅游发展计划时,应把开发数纱产品开发列入计划,促进对数纱的生产、制造、宣传、销售以及数纱产品特色市场的建立。在旅游地区,如凤凰古城、芙蓉古镇建立旅游土特产品中心,例如乾州古城的“湘西坊”——集合了众多湘西著名土特产品的匠人利用传统工艺现场制作,展示、出售各种传统手工艺品,演示其独特的制造工艺。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历史与民族学院)

猜你喜欢
手工艺湘西苗族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走进湘西凤凰城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湘西 国画
手工艺·温州发绣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