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话题结构对比分析

2016-11-26 14:59王佳佳
长江丛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话题对比

王佳佳



英汉话题结构对比分析

王佳佳

【摘 要】话题和话题结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探究的热点。对这个问题不同学派采取过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对英汉话题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有标记话题为特征的狭义上的话题结构入手,对比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给出原因。

【关键词】话题 话题结构 标记 对比

一、前言

话题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汉语语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不同的语言里,话题结构表现出普遍差异,其形式和功能上的特点也都不一样。结构主义语言学家霍盖特(Hockett 1958)在《现代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最早提出了“话题,评论”这对术语。之后,赵元任(Chao 1968)指出话题和评论在汉语句子里的语法意义是主语和谓语,而不是动作者和动作,他也是第一位将话题这个概念引入汉语语言研究的学者。而功能主义语言学家李讷和汤姆森(Li &Thompson)提出,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汉语则是话题突出型语言,。

有很多研究者使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英语话题结构,例如语义学,句法学和语用学。但是,这些研究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试图采用形式主义的方法研究英汉话题,通过对比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希望进一步揭示话题结构的本质,从而帮助我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英汉话题结构的对比

话题结构在此指的是任何由话题(topic)和述题(comment)两部分组成的语法结构:话题始终出现在前面,述题作为一个分句跟在话题之后并对话题进行进一步说明。

汉语话题结构可分为广义和狭义。而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结构是以有标记话题为特征的狭义上的话题结构。下面我们对英汉语话题结构作一对比研究。

(一)英语话题结构的特点

1、按语序来划分语言类型,英语是典型的SVO语言,它的基本词序为S-V-O-C-A。英语的有标记话题,是指把正常词序中晚出现的成分移至句首,以此来占据话题的位置。我们把这种语言现象叫作话题性前置(topicalization)。但由于这种移位是一种表示强调的话题性前置,具有暂时性,所以它们又都可以移回到原位。例如:

(1) Alice her name is_. (主语补语作话题)

(2) That girl, I think that John believes that Bill likes_. (间接宾语作话题)

(3) Bruce I call him_. (宾语补语作话题)

(4) Unwillingly he_works in that city. (状语作话题)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话题均可以移位到述题中的空位位置,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中被称作“重构效应”。尽管上述句子中的话题并未受到相应主句主语的C-统制,但它们能够放回到空位上,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英语的话题结构可以由移位生成。

2、在英语各种话题句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名词短语作话题的句子。这一类的话题句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名词短语既可以移至句首话题位置,在其移出的位置上留下一个空位,形成语迹,也可以在其原来的位置上保留一个代名词:

(5) Bruce, I know_.

(6) Jack, I find him pretty friendly.

第二,从句法层面上来说,名词短语话题结构可以跨过间隔的任意数量的NP,S节点来约束述题中的位置,即无界依存性(unbounded dependency)。比如:

(7) That boy, I believe that Mary likes_.

3、按语类来划分,下面所说的语类都可以占据话题TOP位置,它们是:名词短语(NP),动词短语(VP),形容词短语(AdjP),副词短语(AdvP),介词短语(PP)和分句(S)。例如:

(8) An utter fool he makes me feel.(NP)

(9) Beat you with my stick, I will.(VP)

(10) Very sweet this flower smells.(AdjP)

(11) Politely the man speaks to the woman and generously he helps her to do the work.(AdvP)

(12) She is a intelligent girl, I know.(S)

4、在英语中,末端重量是比较突出的。句尾重心和句尾中心在决定句子结构和词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英语的话题性前置一般都会引起动词的倒装或移位,而这些语言现象的产生和末端重量有关。

(13) Never would I believe him again.

(二)汉语话题结构的特点

1、在20世纪70年代,两位功能主义语言学家李讷和汤姆森(Li &Thompson)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汉语是话题突出型语言。而我国学者刘宓庆(1991)则认为:“由于汉语主语不一定必须是名词性,它的范畴比较广泛,因此我们将它称为话题比较合适。”而且,汉语是意合语言,这就使得对汉语更适合采取以语义为基础的话题结构进行分析。

2、曹逢甫曾对汉语话题结构的基本特征做了详细说明:

(1) 话题总是处在话题链前位;

(2) 话题总是有类指或定指的;

(3) 话题控制话题链中代名词的所指,删除等;

(4) 话题注重上下文,所以它经常可以将其语义范围投射到一个句子以上;

(5) 话题不做主语时,在被动结构,反身结构,祈使句,连动式中不起作用。

3、在有些汉语话题结构里,话题与述题中的某一成分成照应关系,即先行语-代词关系。而这个代词既可以是空语类,也可以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单词。比如:

A.赵先生,我知道。

B.赵先生,我知道他。

在另外一些话题结构中,话题与述题分句的某个成分相互关联,但两者不是照应关系。这种关联可以是领属关系,复指关系以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 水果他最喜欢苹果。

4、赵元任先生曾经指出,汉语的主语有一个潜在的停顿,这符合汉语母语者“顿”的语感,使得任何所谓的主语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话题。而从语符连接松紧看,话题同它的述题连接不是很紧密,也就是说,话题后面可作一般的停顿。因此。停顿也就被看作识别汉语话题的一个参照点。

(三)英汉话题结构的不同

1、在英语话题结构中,前置性话题可以移回到原位,变成正常词序。然而因为在汉语话题结构中大部分都是正常词序,只有话题结构这种非正常词序,所以无法还原成SVO词序。试分析:

(1) Sacrificing her own interest I believe Mary finds_ unacceptable.

(2) 剧本,我喜欢曹禺的。

2、汉语话题结构具有凝聚归纳的功能---汉语话题的语段概念,而英语是没有的。

3、英语话题通常只有一个话题,而汉语可以有多重话题结构,并且它们的顺序可以颠倒而不影响句子的合乎语法性。

(3)A.这件事张先生我告诉过。

B.张先生这件事我告诉过。

进一步来说,在汉语的话题-述题机制中,“重要的事先说”具有优先选择权。一个汉语句子由许多成分组成,几乎每个成分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话题。比如:

(4)A.这把斧头我用来劈柴。

B.劈柴我用这把刀。

C.我用这把斧头劈柴。

D.我这把斧头劈柴用。

(4)中分别用了“这把斧头”,“劈柴”,“我”等作为话题,而与之对应的英语翻译只有一个,即:I use this axe to chop wood. 而英语句子译成汉语时一般有好几种选择。所以,我们在英译汉时,要根据语境来选择话题,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语感,读起来更加通顺。

通过以上英汉话题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相比于英语话题结构,汉语话题结构使用频率更为频繁,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大量存在,因此,在以汉语为母语者中,话题结构属于正常词序。

三、英汉话题结构形成的原因

(一)英语话题结构的形成

英语话题结构是话题化过程的结果,这是一个普遍的看法。话题化过程就是一个疑问词移位的过程。根据Chomsky的邻接性局域条件限制,移位受制于孤岛条件,孤岛条件可以用于测试是否发生移位。下面的英语话题结构都不是合语法的,其话题化过程分别违反了复杂NP孤岛,主语孤岛。

(1) *that girl, you bought [the books that criticize_.]

(2) *Mary, [that John will marry_]is evident.

如果要使以上的句子合法,我们只需在空位处补充上代名词:

(3) that girl, you bought the books that criticize her.

(4) Mary, that John will marry her is evident.

(二)汉语话题结构的形成

在最近几十年中,对于汉语话题结构的形成就争论不断,徐烈炯认为话题结构是基础生成,而黄正德则认为话题结构是疑问词移位形成。

汉语是TOP语言,有一个语法化的TOP位置,话题要么移入该位置,要么直接插入该位置。所以,有些汉语话题结构是移位生成,有些是基础生成。这是英语话题所没有的特点。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话题结构在汉语中的作用与在英语中是不同的,不能同等看待。英语话题结构是非正常词序,由移位产生,而汉语话题结构是正常词序。英语是COMP语言,没有语法化的TOP位置,话题结构是移位形成,而汉语是TOP语言,有一个语法化的TOP位置,话题结构可以是移位生成,也可基础生成。所以,本文也有助于探究普遍语法的本质,为英汉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Li, Charles.&Thompson. 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M]. NY: Academic Press.

[2]曹逢甫.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3]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作者简介:王佳佳(1992-),男,汉,安徽淮南人,硕士学位在读,北京语言大学,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话题对比
话题与主语研究
再论汉语话题与主语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浅谈品德课堂探究学习话题的设计
口语交际需多点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