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亲

2016-11-26 20:36吴天品
西江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芥菜工分木薯

吴天品



母亲

吴天品

惊蛰将近,乍暖还寒。耳边传来六哥悲痛的哭声:“阿宝(母亲)快不行了!”听到这个噩耗,我心头一震,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跪在母亲床前,我知道,一切都太迟了!任我如何呼唤,我的老母亲也不会睁开眼,看一看我这个曾经是她最为自豪的小儿子。

幸福婚姻

母亲出生在上世纪20年代,算得上是大家闺秀。

母亲在读私塾的时候,正值十五六岁的豆蔻年华,生就一张鹅蛋脸,眉清目秀,身材匀称,竟然被一个小她四岁的男同学,也就是我的父亲痴痴地看上了眼。父亲十三岁的时候,一顶花轿,吹吹打打,就把十七岁的母亲迎娶回家。在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社会,父亲和母亲的结合,成就了一段“女大三,抱金砖”的浪漫“姐弟恋”。

接下来的日子,母亲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侍奉公婆,操持家务,演绎出一段中国传统的夫唱妇随的幸福婚姻。

艰苦岁月

我的老祖父精通岐黄,坐轿出诊悬壶济世,父亲经常在外开火船跑运输,两个叔父擅长裁缝和木工,母亲和妯娌靠一副好身板开荒造地,种了十几亩田地。

天有不测风云。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时期,父母身不由己地被戴上“地主”的高帽,夹着尾巴做人。

祖传的青砖瓦房成了别人的家,最令母亲伤心的是,所有陪嫁物品、床柜椅凳,都一古脑儿地被别人抄家搬走了。幸好父母人缘好,没有受到批斗。为了生存,从那时起,母亲开始了她人生最艰苦的岁月。

母亲非常要强且吃苦耐劳,插秧、担粪、割禾都是能手。后来允许有自留地耕种,母亲更是拼了命似的,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子女有口吃的。往往是队长开工哨子还没有响,她已经挑了一担农家肥到自留地;集体收工后,她还要割上一担柴草挑回家。我们家的工分在生产队几乎是最高的,到年底,竟然可以领到几十元的工分钱,还有一担多的工分粮,这是母亲最自豪的时候,常年麻木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笑容。我逐渐懂事的时候,父母的破木板床底下,终于堆满了碗大的红薯。枕着红薯而卧的母亲,才睡得安稳些。

我永远不会忘记,有一次我饿得急了,没有用碗盛粥,踮起双脚就把放在灶台上的一小锅木薯粥,猛往嘴里灌。谁知一不小心,一锅木薯粥全部倾倒在我身上,我被烫得哇哇大哭。闻声跑到厨房的母亲又惊又恐,一把抱着我哭起来。隔了四十年,我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当时哭着说了一句话:“阿九听话不要哭,长大了就有饭吃了!”

我上小学,早上和中午吃的,仍然是母亲一大早就熬好的木薯粥。母亲定下的规矩是:农闲时节晚上吃米粥,农忙时候加几条红薯一起煮红薯饭。如果想煮一顿白米饭,一定要经她同意!

三餐吃粥,谈不上什么味道,但是母亲有双巧手,地里漏挖发了芽的花生、长得茂盛的花生苗、收完萝卜的萝卜苗、头菜的根须、香芋剥下的芋叶,还有白菜、豆角等,到了母亲手里,或白灼,或清炒,或晒干,或腌酸,十分的可口。特别是芥菜长出菜芯的时节,母亲把一般人嫌味苦的芥菜芯洗干净切段,不用放油,放足盐猛火一炒,炒到半生熟芥菜芯出水的时候,装盆压实盖严,不用放醋,自然腌制发酵。过了几天,色泽转黄的芥菜芯有了刺鼻的芥辣味,再拿出来加点油,加点生姜、辣椒一炒,一盘又嫩黄又酸麻又香辣的芥辣酸菜就做成了。直到现在,每到有芥菜的时节,我都要叫妻子动手,腌制一些,时不时炒上一碟解解馋。

母子情深

对我来说,母亲是菜中的盐,没有她就没有味道;母亲是身上的被,没有她就会感到寒冷。母亲45岁“高龄”生下了我,对我这个小儿子的疼爱自然就多了几分。每当我感冒发冷的时候,母亲就会煮上一碗有姜、有葱、有油盐的热粥,看我吃完后再把我背在背上,直到母子俩焗出了一身大汗,我的病也就好了;舅父来的时候,一碗米粉加两条咸鱼作菜,也只有我有“资格”陪舅父吃;杀年猪的时候,母亲总会在天亮前叫醒我,塞给我一条刚用炭火烤得又香又脆的猪鞭……

我上高中的时候,家里还是比较困难,加上我正在长身体,在学校老是吃不饱,经常趁没人的时候,叫厨娘多给一勺菜汤,没有菜汤就加点盐,用开水将饭冲成粥,聊以装满肚子。母亲得知后,就和我嫂子张罗起来,把干木薯碾成粉,加水和浆,再在竹箕底抹上花生油,装浆摇匀,蒸成薄薄的河粉,之后晒干切成粉丝,给我带到学校,用开水冲食。木薯粉丝一直供应到我毕业。

时光荏苒,在父母的浇灌下,我这个“饿仔”终于长大成人。

永记心怀

到我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的时候,母亲已经年过古稀,无法帮我照顾一对儿女,母亲为此常对我表示心中有愧。

母亲逐步变得有些老年痴呆,时而清醒,时而懵懂,但却时时记挂着我。有一次我因公出差,隔了一周没有回去,母亲竟然还记得我上周没有回来。原来,嘴上常说“不要担忧,没空就不要回来”的母亲,竟是何等迫切地希望我“常回家看看”!

母亲极少问及我工作的事情,偶尔提及,我都是拣好的说,让她老人家安心。想不到,有一次母亲居然认真地长叹一声:“老天为什么还不收我?我去了,就和你爸一起保佑你!”那一刻,我的心被震撼了,眼泪直流,不知道说什么好,可怜天下父母心!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的老母亲永远地睡着了,享年90岁。没有铺张排场,只有一副用母亲名字藏头的挽联,寄托着我的无尽哀思:秀外慧中,疾劳终夺慈母命;芳踪杳影,悲风难诉儿女情!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芥菜工分木薯
家乡的芥菜
柬埔寨马德望省木薯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挖木薯
尼日利亚木薯农民合作联盟签署协议促进木薯生产
种子在黑暗中能发芽吗
美味芥菜很开胃
木薯的味道
俱乐部活动不应记工分
团员过组织生活不应记工分
“工分迷”变成“集体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