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相关对策的研究

2016-11-26 14:59程晓霞
长江丛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研究

程晓霞



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相关对策的研究

程晓霞

【摘 要】现如今,很多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老师们也在不停地督促着自己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都能有所作为。家长和老师往往只是注意到了孩子成绩,并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本研究将简要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研究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学校方面的因素

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很大一方面的影响就来于学校。由于年龄较小,小学生的心智等还没有发育完全,对很多事物的是非辨别能力还不具备,而这些事物的存在又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学校是小学生接受各方面教育的主要渠道,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校方面,现在很多学校的学风不正,学生之间相互攀比,这就使得很多的小学生在小小年纪就在心里埋下阴影,在长大之后的性格和做人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另外,由于学校的教育不完善,使小学生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接触到在他们的年纪本不该接触到的东西,这就导致了他们早熟。经过对现在小学生状况的观察,我们发现:现在的小学生早熟现象严重,在十来岁的年纪就谈恋爱,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还有,由于很多老师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根据孩子家里的经济状况对学生的教育划分,这样就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的有心理健康来说,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的因素。

(二)家庭方面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性格等方面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家长工作事业繁忙,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对于小学生这种年龄较小的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家庭教育的不足或家庭不和睦、家长作风不正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家庭教育不足,这样小学生所收到的教育就会缺少重要的一环。小学生对于一些事情的思考很单一,这样在家长教育不足的状况下,他们就可能认为家长对于自己不重视,不爱自己,这样下去,孩子在心理健康上就会出现问题,变得自私自利,不会为他人考虑,这样不仅对小学生的心理是一种负担,还会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阻碍。家庭的不和睦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最大的,长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中,会使小学生的变得孤僻,严重的话很可能是他们患上自闭症或者是抑郁症。不仅如此,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小学生得不到应有的父母的关心和家庭的温暖,就会生出对他人家庭的嫉妒或者敌视他人的心理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孩子是会模仿家长的行事风格和方式的,而家长作风不正,对于心志不完善的小学来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心理上他们就会认为家长做的是对的,所以自己也应该这么做,这样就会使他们在心理上失去自我,最终形成心理问题。

二、如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

(一)开展民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了,学校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根本就在于教学方式上。所以要想加强学校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就必然要开启民主化、多样化的教学,同时还要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当然,这些课程的设立不能只是形式主义,要将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事项真正的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小学生在学校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注重言传身教

家庭对于小学生这种年龄较小的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家庭教育的不足或家庭不和睦、家长作风不正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综合这几方面的因素,我们不难结语出,要想保障小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心理健康,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心,注意孩子在思想和心理上的不正常变化,并及时的做出指导,以免孩子走入歧途。在上文中我们已经进行了分析,家长的作风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才可以是孩子的心理正常的成长。

(三)及时与孩子沟通并引导孩子

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性格等方面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家长工作事业繁忙,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也就变得少之又少,这样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就无人关心,长时间如此在小学生的内心就会形成阴霾,对以后的成长极为不利。事业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才是重中之重,家长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关心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为他们就解决一些心理上不能过去的坎儿。家长的关心才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最重要的一环,与其给他们更好的物质生活,不如多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才是一切其他物质需求的先决条件。

三、结语

家长和老师往往只是注意到了孩子成绩,并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而只有一个人的心理保持健康,才能真正有一个良好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良好的规避这些因素的影响,才可以保障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经卫国,姚先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原则及途径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

[2]孙少平.香港中小学心理辅导的现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

作者单位:(银川市金凤区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