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修复效果评价浅析

2016-11-26 07:57范兴建王海涛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程验收目标值技术规范

范兴建 王海涛 孙 哲 薛 丹

(1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92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19)

污染场地修复效果评价浅析

范兴建1王海涛1孙哲1薛丹2

(1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92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19)

受不同污染场地具体环境地质条件、修复模式(原位或异位)、修复技术等因素影响,施工过程中的监控程序和验收程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污染场地修复效果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国内常用评价依据的梳理,目前常用的方法有逐个对比法、t检验评估法以及95%置信上限评估法3种,一般以修复目标值作为评价效果依据。

污染场地;修复;逐个对比法;t检验评估法;95%置信上限评估法

作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将是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中的一大主题。从环保领域来说,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一直是三大毒瘤,“大气十条”和“水十条”的出台让“土十条”的呼声更高。当前污染场地俨然已成为我国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自2004年北京宋家庄事件以来,国内已实施了多项修复项目,尤其是北京、上海、重庆、江苏等地,使用的修复方法包括固化稳定化、热脱附、气相抽提、高级氧化、生物堆处理以及水泥窑协同处置等,处理的污染物则包括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如氯代烃类、BTEX)、半挥发性有机物(如多环芳烃)和石油类污染物等。受不同污染场地具体环境地质条件、修复模式(原位或异位)、修复技术等因素影响,施工过程中的监控程序和验收程序存在较大差异[1]。因此,评价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2014年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五项污染场地环保系列标准,涵盖了调查、监测、风险评估以及修复技术等内容,但未给出验收相关标准。2014年11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为从业单位进行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修复环境监理、修复验收、后期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为管理部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2]。

地方上,北京、上海也出台了修复验收的技术规范,本文旨在梳理验收依据,为污染场地各环节参与的技术人员、场地所有者、进行污染场地监督管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评价依据

在环境保护部出台指南前,2011年北京市就出台了地方标准,加上2015年上海市出台的技术规范,目前,供修复场地评价效果的主要依据有以下3个:

1.1《污染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DB11/T 783-2011),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2011年7月1日实施,以下简称“北京地标”[3]。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场地修复验收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1.2《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2014年11月。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工业企业场地的环境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修复环境监理、修复验收和后期管理工作。本技术指南不适用于涉及放射性污染的场地。

1.3《上海市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技术规范(试行)》,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015年6月,以下简称“上海地标”[4]。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上海市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工作的基本原则、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适用于上海市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工作。本技术规范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和致病性生物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工作。

结合以上3个标准,污染场地修复效果评价中优先选用指南,适当参考北京地标、上海地标。

2 评价标准

3个依据中,均以达到修复效果(即修复目标值)为评价依据。同时,上海地标中提出“当地下水异位修复达标后进行排放时,其监测因子除目标污染物外,还应包括国家或上海市相关废水排放标准中的主要监测因子”,因此,对于地下水修复外排时,除特征污染因子达到修复目标值外,其他因子还应达到相应行业或者综合废水排放标准。

3 评价方法及修复效果评价

3.1评价方法

纵观以上依据,修复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逐个对比法、t检验评估法,其中指南中还提及到95%置信上限评估法,各方法及适用范围见表1。

表1 评价方法及适用范围

3.2修复效果评价

根据污染场地修复面积、验收样品数量以及污染物浓度等,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并根据修复目标值、显著性差异等判断修复效果,各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

通过3种评价方法可以看出:(1)逐个对比法中所有点位、所有目标污染物低于修复目标值时,才能判定达到验收标准。当检测值高于或等于修复目标值时,未达到验收标准。对于检测结果等于修复目标值,北京地标判定为未达到验收标准,其他两个标准为达到验收标准。(2)检验评估法中修复目标值或与修复目标值差异不显著,才能判定达到验收标准。当某样本点的检测值显著高于修复目标值时,未达到验收标准。(3)95%置信上限评估法中满足检测值整体均值的95%置信上限小于或等于修复目标,或样本点检测值最大值不超过修复目标的两倍,或样本超标点不相对集中在某一区域时,可认为场地达到修复效果。当样本点检测值整体均值的95%置信上限大于修复目标,则认为场地未达到修复效果。

4 结语

修复效果的评价是建立在采样检测基础上的,因此验收采样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现场采样的专业性直接影响着验收效果的评估。而针对不同污染场地选用合适的评价方法,有助于污染场地监督管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好的管理监督污染场地,利于后续土地流转利用。

[1]何跃,林玉锁,徐建,等.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质量控制与评估体系构建[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2770-2773.

[2]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S].环境保护部,2014(11).

[3]污染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DB11/T783-2011)[S].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1,4,28.

[4]上海市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技术规范(试行)[S].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015,6.

范兴建(1984-),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污染场地调查评估。

猜你喜欢
工程验收目标值技术规范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苏区研究》技术规范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验收的要求
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认证综述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三峡枢纽工程验收工作正式启动
业扩工程验收的关键点分析
浅谈中低压电网建设改造工程验收
天津:批准发布小麦良种繁育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