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规划方案的探讨

2016-11-26 07:57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4期
关键词:收运餐厨垃圾处理

邢 涛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232)

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规划方案的探讨

邢涛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232)

分析了目前上海市餐厨垃圾产生量及处理现状,合理预测了餐厨垃圾近远期产生量,提出了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规划。

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1 现状分析

上海市于2011年开始启动干、湿分类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随着分类工作的逐步推进,餐厨垃圾处理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据统计,2013年餐厨垃圾专项处理量为812t/d。餐厨垃圾的处理以区集中处理为主,其中普陀、杨浦、闵行、宝山、浦东、松江、嘉定、奉贤、崇明等区的餐厨垃圾进入区内处理设施,其他区进入区外的处理设施处理,此外部分单位自行安装了小型生化机处理单位食堂的餐厨垃圾。上海市各区县餐厨垃圾量及流向统计表详见表1。

2 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上海市全市域,规划面积约6340.5km2。

规划期限:近期2015~2017年,远期2018~2020年。

3 餐厨垃圾量预测

3.1物流平衡法

3.1.1预测方法

W3=m×p×10×S3

W3——餐厨垃圾处理量,t/d

m——每人每日排放垃圾量,千克/人·日

p——服务区域人口,万人

S3——餐厨垃圾有效分流率,%,为餐厨垃圾处理量与产生量之比。

3.1.2参数选取

人均餐厨垃圾产生量:根据上海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关于上海市餐厨垃圾产量相关研究成果,2010年全市餐厨垃圾产生量约为2079t/d,按照全市常住人口为2300万人计算,人均餐厨垃圾产生量为0.09千克/人·日。

服务人口:中心城区服务人口为范围内总人口;外围区考虑一定的城镇化率,以90%计。

餐厨垃圾有效分流率:结合现状餐厨垃圾收集率,本规划要求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2017年、2020年餐厨垃圾收集率分别不低于50%、60%;浦东新区2017年、2020年分别不低于45%、55%;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县2017年、2020年分别不低于40%、50%。现状有效分流率高于目标值的以现状为准。

3.1.3预测结果

本规划服务范围为上海市全市域,包含16区1县。根据《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沪府发〔2012〕106号),2020年上海市规划总人口为2650万人。根据该规划分析上海市各区域规划人口年增长率,详见表2。

表2 《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人口预测表

注:都市功能优化区: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都市发展新区:即浦东新区;新型城市化地区:包括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和奉贤区;综合生态发展区:即崇明县,包括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

根据上述规划人口增长率指标,结合2013年常住人口统计数据,预测上海市各区服务人口(见表3)。

表3 上海市各区人口预测表(单位:万人)

据以上参数,上海市2017年、2020年餐厨垃圾处理量分别为1070t/d、1320t/d,见表4。

表4 餐厨垃圾处理量预测表

3.2线性拟合法

为保证预测结果的科学性,本规划采用线性拟合法对“物流平衡法”的预测结果进行检验。以年份为自变量,以餐厨垃圾处理量为因变量,进行拟合,判断上海市餐厨垃圾量变化趋势,得到拟合曲线,相关系数|R—≈0.98,拟合度高,详见表5和图1。

表52004~2013年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量统计表(t/d)

图1 餐厨垃圾处理量变化趋势分析图

根据线性拟合结果确定的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量变化趋势,2017年、2020年餐厨垃圾处理量分别为1080t/d、1280t/d,校验“物流平衡法”预测结果,2017年、2020年相对误差分别为0.9%、3.0%,故认为“物流平衡法”预测结果较可信。

4 处理处置方案

4.1总体思路

依据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餐厨垃圾处理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处理思路。中心城区采用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补充的处理模式,由市级层面统一规划建设大型集中处理设施,超出集中处理设施规模的餐厨垃圾由区内采用就地、就近处理的方式自行解决。郊区自行处理区内餐厨垃圾,采用以镇分散处理为主、区县集中处理为辅的处理模式。

2017年前主要依托已有处理设施,加快发展就地、就近处理设施,启动集中处理设施改造、建设;2020年,集中处理设施改造、建设逐步完成,形成大型集中处理和小型就地、就近处理相结合的格局。

原有处理设施根据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的发展需求通过开展技术改造等方式不断提升竞争能力,满足市场要求。市区集中处理设施建成前,各区仍以区为单位,自行处理区内餐厨垃圾。同时考虑在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一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作为餐厨垃圾处理的托底保障。

4.2处理设施布局

近期在浦东、闵行各新建一处处理设施,设施总规模400t/d;远期在宝山、普陀、奉贤、松江各新建一处处理设施,扩建闵行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设施总规模1400t/d。详见表6和图2。

表6 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规划(单位:t/d)

图2 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布局示意图

5 配套政策和措施

5.1日常管理

5.1.1责任管理

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安排,以就地、就近消纳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为目标,依据属地化管理原则,搭建工作平台,完善推进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已有联席平台作用,扩展联席平台内涵,将餐厨垃圾处理体系规划实施推进纳入联席会议,明确各方责任,进一步量化餐厨垃圾处理考核,在纳入生活垃圾减量化考核的同时,将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作为行业重点工作,争取列入市政府考核区县政府内容之中;及时协调解决推进困难,组织制定标准,编制管理办法,通过考评、评比、第三方监管等措施规范餐厨垃圾的收运处全流程,不断提升餐厨垃圾的有效分流率。区县政府作为餐厨垃圾属地管理的责任人,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餐厨垃圾处理专项工作机制,积极与市级部门对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5.1.2监督管理

(1)市场准入监管。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招募等方式,通过充分竞争选择餐厨垃圾运输、处理企业。

(2)质量监管。聘请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餐厨垃圾运输、处理企业提供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测、考核、评估,将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产品存在问题的,应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经营者及时整改。

若是由餐厨垃圾源头收集过程造成进厂产品质量不合格,运营商有权不接受原料垃圾,由监管机构向餐厨垃圾产生企业及相关区域市容管理部门提出反馈意见。

(3)成本监管。监管机构要定期对经营者的经营状况进行检查,核实经营成本,定期公布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和成本信息。对出现价格违法的企业,监管机构依法或根据合同规定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4)应急保障监管。监管机构应制定在临时接管、不可抗力等情况下能够保障社会供应或服务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落实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5)退出监管。在原有经营者期限届满或中途要求退出市场时,监管机构应当按照准入阶段的要求,通过充分竞争的方式重新选择经营者。在退出阶段,监管机构应加强对经营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稳定性、连续性的监督。

5.2宣传引导

上海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的宣传引导工作应着眼于全市,加强社会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一般常用的宣传方式包括平面宣传、媒体宣传、社会宣传及专业宣传。

5.2.1平面宣传

设计制作各类以文字和图案为媒介的宣传品,要求生动有趣并贴近百姓生活,规避教条式和法规式的宣传语言,将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流程、技术等知识深入浅出地向大众普及。推荐使用宣传册、宣传海报、倡议书、展板、宣传制品等载体宣传。

5.2.2媒体宣传

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对餐厨垃圾专项收运处置必要性和源头要求进行社会宣传。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调整媒体投放的内容和频次。采用公益广告、专家访谈、滚动广告、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方式,扩大上海市餐厨垃圾专项收运处理的影响力,推广普及相关知识。

5.2.3社会宣传

通过街道、社居委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完善公众参与和政府决策机制,加强公众监督,健全居民诉求表达机制。以餐厨垃圾的处理设施建设为契机,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改善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完善公众监督机制。

5.2.4专业宣传

主要针对相关单位(街道、物业、处置单位),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培训、研讨等相关专业类知识普及活动。此类宣传适宜在近期开展。采用分级分层、分区分批集中培训形式,培训对象包括区、街道、社居委、物业公司、餐饮企业单位相关负责人与环卫工作管理人员、小区保洁员及清运处置单位作业人员等。

猜你喜欢
收运餐厨垃圾处理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垃圾收运系统分析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热电气联供系统优化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苏州工业园区餐厨垃圾产生现状及收运方案研究
小型堆肥箱用于餐厨垃圾连续堆肥的性能试验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NO TIME TO WASTE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员量化考核指标
餐厨垃圾的微生物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