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专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与训练①

2016-11-28 02:32包佶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训练培养

包佶(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无锡 214000)



浅议中专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与训练①

包佶
(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0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我国逐渐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体能训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和身心的健全。因此。中专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体育能力。

关键词:中专生 体育能力 培养 训练

体育教师在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这样学生在课后也会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能训练,增强自身的体能。

1 中专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存在的问题

1.1体育教师缺乏明确教学目标

据调查显示,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没有按照相关的教学方案教学,这样就使得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过程不够规范,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无法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其次,由于缺失明确的目标,学生很难根据自身的学习特征制定学习计划。如果教师依旧不能明确教学目标,那教师将无法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的体能训练和培养也无法产生显著的效率。

1.2教学方法需改善

尽管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应对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但目前,部分中专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没有转变,教师依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时占据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体育知识和技巧,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无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对体育教学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体育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1.3学生的体能意识需提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以主科知识为主,不断的学习和掌握深刻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体育教学课程,这样就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体能意识,大部分学生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无法掌握正确的锻炼技巧,另一部分的学生则对体能训练毫无兴趣,久而久之,由于学生缺乏锻炼,致使自身的身体素质降低[1]。

1.4教学氛围需创造

体育教师要想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增强学生的体能意识,教师就应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训练氛围,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情感,从而主动融入到训练过程中。然而,部分体育教师只注重将基础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而缺乏营养良好的学生氛围,使得学生感受不到学习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2 加强中专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重要性

根据对中专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中专生的身体素质较差,而且缺乏良好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加强中专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十分重要。素质教育指出,体育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为教学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训练和指导,从而挖掘学生运动潜能,让学生形成正确运动观。此外,随着时代发展,体育教学方法也逐渐转为科学化,学生按照的科学的体育方式进行训练,必然能形成良好的身心,这对学生而言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所体育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为学生日后的体能训练做好基础准备[2]。

3 针对中专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出的教学策略

3.1转变教学观念,改善体育教学模式

中专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和培养的过程中,同时,也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开展体育教学,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熟练的体育运动技巧。其次,体育教师应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融入到体能训练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形式,并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体育生。

3.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能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能训练。因此,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前的三个维度,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在实施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当教师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后,学生就会被教学内容吸引,从而主动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和分析。比如:在短跑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任务短跑比较枯燥乏味,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短跑的意义和价值讲授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短跑的探究欲望。然后,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到游戏过程中,使学生做游戏时增强自身的体能,这不仅能让学生主动进行体能训练,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3.3创设情境教学,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锻炼环境

创设情境教学是一种普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教学用具布置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思想情感。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体育训练的意义和作用,或者与学生一起分享国际国内的体育新闻,开展体育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体育项目,并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只有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才会激发自身的体能意识。

3.4拓宽学生体能训练的途径

对于学生的体能训练,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在增强学生体能意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体能训练的途径,让学生在课后也能进行体能训练。比如: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良好的自主训练意识灌输学生的思想中,让学生在课外进行体能训练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盛会,从而使学生得到实际的锻炼。这样一来,教师既能减轻教学压力,有能提升教学效率。

3.5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认识和掌握技术动作的不同阶段,适时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并把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学习体育运动技术上去,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等能力,也加快了掌握动作的过程。

4 结语

总之,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形式,坚持以健康教育理念为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大力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宣传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训练时保持正常的心态,这样教师就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健康的身心,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肖丽.高中生体育综合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2(10):62-64.

[2]刘志远.中学生体育能力与素质培养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4):121-122.

[3]徐燕萍.学生个性化培养与终身体育[J].九江师专学报,2001 (5):48-49.

[4]赵立.浅论中小学体育主体教学模式[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3):80-87.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6(a)-0019-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6.019

作者简介:①包佶(1982,4—),女,汉,江苏无锡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训练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