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与恢复足球运动员体能的运动营养措施

2016-11-28 10:01王晓翔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5期
关键词:糖原补液足球运动

王晓翔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1)

浅析提高与恢复足球运动员体能的运动营养措施

王晓翔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1)

体能是足球运动员的出色发挥和运用技、战术的基础,在常规训练过程中,需要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保持能量供应,随着运动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运动营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通过运动营养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足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功能特点,对提高和恢复其体能的运动营养措施进行探讨,以期其为足球运动员营养支持提供一定的指导。

足球运动员 体能 运动营养 机体功能 恢复

足球是世界上第一大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日趋普及,足球运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直接影响到训练成效和比赛结果,在大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体能消耗较大,提高与恢复其员体能日益受到重视。随着运动生物科学的发展以及运动营养补品的开发和推广,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运用营养措施,受到了科研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广泛关注,这对维持足球运动员良好体能和竞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足球运动的供能特点及运动员疲劳产生的机理

1.1 足球运动的供能特点

足球是一项非周期性运动项目,现代足球比赛由两队各11名球员参赛,职业赛制的足球比赛场地为长100~110 m,宽64~75 m,规定时长为90min,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足球比赛过程中,1名运动员的跑动距离在1 000m左右,且是在紧张激烈的对抗条件下完成,从中能够看出,足球运动具有强度大、密度高、时间长、对抗激烈等特点,这对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在平时加强体能训练,而运动员的身体活动特点即是体能训练的依据[1]。在大负荷运动条件下,人体血乳酸LA值会升高,足球运动的攻防转换主要以无氧供能为主,运动员在运动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无氧代谢功能,基于这一特点,在体能训练时,应以提高糖酵解功能和耐乳酸能力为主。

1.2 运动性疲劳生理机制

从运动生物学角度来看,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时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相关研究认为,生理和心理负担过重是导致技机能功能发生变化的重要基础,其中涉及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在大负荷运动条件下,人的大脑神经系统会受到很大影响,运动员长时间全场跑动,同时精神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将会大量消耗神经能量,而大脑神经主要起到指挥的作用,对运动进行调节,神经系统受到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足球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运动员机体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会大量丢失,并影响到体内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在大负荷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机体ATP-CP非乳酸能功能系统与乳酸能系统及油样带血系统分别占90%、10%,而这些能源物质在体内储量较少,需及时予以补充[2]。

2 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恢复与运动营养措施

2.1 运动员的平衡膳食

合理应用运动营养补品是快速提高运动员体能恢复和提高的有效途径,相关营养品种类较多,功能不一,有必要针对足球运动的专项特点来加以选择,更符合足球运动员的供能需求。就男子足球运动员而言,摄入总热量推荐值为3 700~4 700 kCal,三大营养素供能所占比例分别为:碳水化合物55%~65%、蛋白质12%~15%、脂肪25%~30%,维生素摄入推荐值分别为:VB15~10 mg、VB22~3 mg、VC140 mg、VE6~10 mg,矿物质摄入推荐值分别为:钙1 000~2 000μg、钾3 000~5 000mg、铁20~25 mg、锌20~25 mg、硒50~150 mg、钠<5 000 mg[3]。足球训练和比赛中以无氧代谢为主,运动员对糖的需求较大,应控制好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在平衡膳食的同时,还要引导运动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基于个体差异性,运动员的膳食营养构成也有所不同,在平衡膳食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黄德沂[4]对足球运动员的膳食行为和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运动员营养知识缺乏是膳食营养摄入不合理的重要因素,这对运动员摄入总热量及一日三餐热量摄入构成、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构成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膳食供能失衡,不利于运动员体能的恢复和提高。

2.2 运动营养措施

2.2.1 糖的补给

糖是大脑的主要能源物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中以糖原为主,糖摄入不足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运动能力。糖原的消耗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短时间或间歇性高强度运动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糖原消耗,当最大吸氧量超过60%、运动时间超过40min时,糖原会出现明显的消耗,而足球运动基本符合这一特点,出现糖原消耗的情况不可避免,为尽快恢复运动员体能、保证长时间运动能力,首先应补充糖原,提高其机体内糖原的储备,对此,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均应不补糖,在增加主食摄入的基础上多摄入含糖饮料,补糖类型分为低糖食物、高糖食物、果糖和含糖饮料,分时间段进行合理补糖,在量和时间上做到有机搭配。

2.2.2 液体的补给

大负荷运动条件下,机体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会大量丢失,引发水电解质紊乱,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补液,通常在运动中会选用含糖和电解质的等渗饮料,目前使用效果最为理想的等渗饮料为含0.9%氯化钠、0.5%葡萄糖和适量氯化钾、门冬氨酸镁,运动不同阶段补液量不同,运动前标准补液量为400~500 mL、运动暂停时标准补液量为150~300 mL,运动后适量,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不宜补充纯水、也不要等到有口渴感时也喝水[5]。从运动营养学角度来看,饮用含科学配方的运动饮料是补糖和补液的主要途径,期间重视监测并恢复因训练中造成的水分及其他物质的丢失,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更好地保障其身体健康。

2.2.3 其他营养素的补给

长时间大负荷运动会引发脱水、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等现象,这种短期运动疲劳未能得到充分恢复,还会出现机体代谢紊乱、血红蛋白下降等问题,因此,在补糖、补液的同时,还应重视其他营养素的补给。在很多运动营养品中多含有肌酸、特殊氨基酸等成分,以肌酸为例,肌酸是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运动员服用肌酸可提高CP储能,使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冲刺能力、无氧耐力等,该营养素与葡萄糖、牛磺酸等复合使用,收到的效果更为理想。为更好地保持运动员的体能,还应补充碱性盐、维持血红蛋白核血睾酮稳定,服用维生素制剂,减轻无氧运动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加快运动员体能恢复。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对足球运动供能生化特点和运动性疲劳生理机制研究的日益深入,运动员平衡膳食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足球专项的实际,合理选用运动营养品、采取必要的运动营养措施,利于充分恢复运动员体能和保证其身体健康,更好地提高训练效果、取得更为理想的比赛成绩。

[1]刘巍.浅析羽毛球运动员的疲劳消除与营养补充[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0(3):110-111.

[2]黄正.浅析足球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其训练方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1(3):45-46.

[3]唐笑赟,叶燎昆.足球运动中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2,31(9):239-240.

[4]黄德沂.足球运动员膳食行为及营养现状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1):70-72.

[5]水祎舟,黄竹杭,耿建华.国外足球运动体能训练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6,10(1):67-78.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023

G843

A

2095-2813(2016)12(b)-0023-02

猜你喜欢
糖原补液足球运动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业余足球爱好者对足球运动损伤的认知与预防研究
足球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肌糖原超量恢复的研究历史与进展
怎样用好口服补液盐
抑制糖原合成激酶3a可减轻6—羟基多巴引起的SH—SY5Y细胞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