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

2016-11-28 12:32李宏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2期
关键词:性别比生育人口

李宏

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

广西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

李宏

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

人口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出生性别比异常明显,是近30年来人口问题研究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广西作为中部省区,地处沿海地区,紧靠珠三角发达地区,对出生人口性别及其影响研究独具优势。本文在综述国内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广西出生人口性别问题。

生育率;性别比;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出生人口性别比是衡量人口指数的重要标准,指得是女婴存活数与男婴存活数之比,通常用100名女婴对应的男婴人数来表示。国际上出生性别比通常是在105左右,正常波动范围是103~107。我国性别比在建国之后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以内,但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出生性别比就开始偏离正常波动范围,数据显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8.5、114.1、116.86和118.06。可见,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长期超出正常范围,出生性别比失调长达30年之久。

二、文献综述

1.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特征

张二力(2005)[1]研究表明,在实行严格的生育政策地区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地区相一致,包括实行生育第一孩为女孩间隔若干年后允许生育第二孩地区,相反实施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地区性比别趋于正常。石人炳(2013)[2]根据2010年“六普”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出生性别比的新特征: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总体偏高,城镇出生人口性别比增高,生育第一孩出生性别比升高,少数民族地区出生性人口别比升高,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的省市区增多;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出生性别比差距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生育差距缩小,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生育性别比差距减小。

2.性别比偏高的原因

3.治理措施

辜胜阻和陈来(2005)[8]研究发现,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可以有效降低性别偏好的影响,降低出生性别比。汤兆云和马琳(2011)[9]指出,党和各级政府制订了种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取得的成效甚微。原因在于规章制度比较缺乏,落实目标的措施比较缺乏,综合性规章制度比较缺乏。

4.出生性别比估算方法

乔晓春(2006)[10]指出,规模比较小的样本(出生人口少于3000人)和人口比较少的总体(总人口少于30万人),均不易于单独计算出生性别比。王广州(2010)[11]采用较小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出生性别比二项分布概率估计和贝叶斯估计方法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将贝叶斯方法与其他简单统计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显示在小样本条件下,利用贝叶斯估算出生人口性比别能满足基本的统计监测目的。

5.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危害

石人炳(2002)[12]根据对台湾人口的观察,总结了一下性别比失调的社会后果:我国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将导致人口总数量上男女性别失衡,如理论上单身男性增多。出生性别比偏高使得处在婚龄段的男性人口成婚困难、婚姻市场挤压,男性终身不婚率高,一些性犯罪和违法婚姻买卖行为增多,婚姻年龄的性别差异扩大,经济落后地区女性外流严重。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一些婚姻市场挤压现象,适婚年龄人口中男多女少,彩礼等结婚成本大幅上升。

6.广西地区出生性别比相关研究

天色渐晚,叶总提议三人一起去附近的餐馆大吃一顿,也好让孟导舒舒心。孟导本来心情不爽想走考虑到老贾忙活了半天,也不想坏了叶总兴致,于是也就答应了下来。叶总不一会儿就收拾停当,关了店铺,带着二人来到餐馆。点好菜选好酒,三人又闲聊起来。

陆莹(2005)[13]指出,从我国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来看,全国的总人口性别比处于正常范围,均在106左右。依据1953年第一次和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数据,广西省的人口性别比是106.81和106.54;从“三普”到“六普”数据来看,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1982年广西的人口性别比为107.30,1990年人口性别比为110.29,2000年人口性别比为112.73。黄玲花和梁树春(2008)[14]研究指出广西农村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和生育孩次成高度正相关,生育第一孩性别比106左右,可见育龄妇女第一个孩子基本为正常生育;但生育第二孩次的出生性别比超过160,生育第三孩次及以上的出生人口性别超过185,其远远超过国际惯例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03-107的正常范围。由此可见,总体上广西人口性别比的明显升高这一现象与生育孩子数密切关联,关键是认为鉴别胎儿性别而选择性的生育是直接原因。

7.小结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主要由允许在一孩为女孩的情况下,生二孩的政策和地区导致的。表现为二孩及多孩出生性别比水平的大幅升高,可以概括为国家意识的干预(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出生性别比长期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与男性偏好的作用机制。现代技术条件下人们已经掌握了干预出生婴儿性别的方法,在控制生育数量的同时也可以控制出生婴儿性别,导致性别干预。性别比偏高的危害主要是男性人口成婚困难、婚姻市场挤压,男性终身不婚率高,一些性犯罪和违法婚姻买卖行为增多,婚姻年龄的性别差异扩大,经济落后地区女性外流严重。

三、数据分析

通过对第五次和第六次的数据比对,分析广西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和文献分析的方法探究出生性别比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因为数据中4孩和5孩数量比较少,样本小而不具有代表性,所以我们只是计算到3孩)。

图1 广西“五普”出生性别比

图2 广西“六普”出生性别比

六普与五普数据比较,广西出生性别比明显是3孩高于2孩,2孩高于1孩。较高的2孩和3孩出生性别比,大大提高了总出生性别比。与五普数据不同的是,从广西六普的区域数据看,城市的出生性别比在2孩和3孩上都高于城市和村出生性别比。各个区域和孩次的出生性别比都显著高于正常出生性别比。

四、原因分析

1.人为选择胎儿性别鉴定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B超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为先天性的胎儿性别鉴定提供直接的操作技术,生育夫妻通过先天的性别鉴定从而有选择性的进行婴儿生育,直接导致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比较城乡家庭一孩出生人口性别比可知,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生育一孩后且为女婴后可间隔几年后合法生育第二孩,农村地区家庭生育一孩多是自然生育,“五普”数据显示,总体而言农村地区生育第一孩性别比为107.3,属于人口性别比合理的范围;对城镇地区,受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多数家庭生育一个孩为主,通过B超技术先天人为鉴别胎儿,导致同一时期出生人口性比比城镇均值超过113。

2.经济和生产方式落后

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超过3000万。2014年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565元,2014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76.47%。客观上传统体力型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大量男性劳动力,大量农业生产迫使家庭生育男性偏好“刚性”强烈。以防城港区的京族为例,京族生活在沿海,主要从事海上捕捞、海水养殖业有关,对男性需求明显,促使京族生育偏好男孩,京族也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的少数民族之一。

3.落后的家族观念

“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传统家族观念影响深远,原有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家族意识等形式来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传统家族概念中,“香火延续”的责任促使每一家族成员作为家族一个部分承前启后。在广西包括汉族在内的多民族,其家族观念意思强烈,如壮族,多代同堂的家庭结构比例较多,“族丁兴盛家族盛”反映十分紧密父系家族结构。

4.社会保障建设亟待完善

养老问题一直是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养儿防老的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无法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年老依靠谁,靠得住谁?养儿防老的传统既是一种文化延续,也是赡养老年人的最主要的方式。简单而言,父母生育儿子好比西方人给自己购买了一份养老保险。

五、建议

1.转变生育观念是关键

转变生育观念,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是解决广西农村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措施。但性别失调问题不能完全“归罪”于中国现行的人口政策,即在韩国、印度等一些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国家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车市加强宣传“以人为本、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等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彻底转变旧有的生育观念乃是重中之重。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越是基层越是农村就切实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肃查处从事非法产前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引产的违法单位和人员,加强监督,通过法律和行政命令等强有力措施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

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现有的保障制度已初步建立,如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但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受社会保障经费制约,公共服务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力度偏低,现实中现有保障制度还不足以解决“养老”问题。已有研究数据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与出生人口性别比成反比。如何治理出生人口性别失调问题,关键看经济发展,核心看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任何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可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以经济为基础,建立足以解决养老、就医等居民关心的保障核心,才是上上之策。

[1]张二力.从“五普”地市数据看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和婴幼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5,01:11-18.

[2]石人炳.我国出生性别比变化新特点——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的比较[J].人口研究,2013,02:66-72.

[3]刘中一.场域、惯习与农民生育行为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农民生育行为[J].社会,2005.

[4]伍海霞,李树茁,悦中山.城镇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与行为分析——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J].人口研究,2006.

[5]刘爽.对中国生育“男孩偏好”社会动因的再思考[J].人口研究,2006.

[6]郭志刚.对2000年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的分层模型分析[J].人口研究,2007.

[7]李建新.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8]辜胜阻,陈来.城镇化效应与生育性别偏好[J].中国人口科学,2005.

[9]汤兆云,马琳.出生性别比综合治理:有所为,有所不为[J].人口研究,2011.

[10]乔晓春.关于出生性别比的统计推断问题[J].中国人口科学,2006.

[11]王广州.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的监测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0.

[12]石人炳.性别比失调的社会后果及其特点——来自对台湾人口的观察[J].人口研究,2002.

[13]陆莹.论实现广西人口性别结构的和谐发展[J].桂海论丛, 2005.

[14]黄玲花,梁树春.广西农村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

[15]杨军昌.略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6]郭志刚.中国人口生育水平低在何处——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3.

[17]黄洲成.广西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政府干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

[18]易跃明,屈思敏.广西农村人口性别比状况调查报告[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

[19]李静,屈思敏,吉建华.传统文化习俗对广西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

[20]屈思敏,梁树春.广西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经济因素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

[21]莫小峰,韦震.略论广西人口性别比[J].广西社会科学, 2005.

猜你喜欢
性别比生育人口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
弥补人类生育“缺陷”的幸福路径
男生多?女生多?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七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