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ESP教学情况研究

2016-11-29 11:36施元麟
求知导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

施元麟

摘 要:本文以需求分析和专门用途英语为理论基础,研究分析了民航商务英语听力课程,从教学情况、学生需求、教学评价、用人单位和教师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对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民航乘务英语听力

一、引言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高职英语教学亟待改革。在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基础上,高校还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以满足社会对专门用途英语人才的需求。本论文对民航乘务英语听力课程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研究成果对将来相同课程领域的研究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二、文献综述

1.ESP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分析文献综述

20 世纪 60 年代,国外 ESP 研究开始起步。英国利兹大学的 Barber 教授于 1962 发表的文章“Some Measurabl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Scientific Prose是国外 ESP 研究的最早成果。

20 世纪 70 到80年代,国外的 ESP 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学种类也划分得越来越细致和具体。到20 世纪 90 年代,以学习者最终语言使用的目的和环境为主线,ESP被分为职业英语(EOP)和学术英语(EAP)两个大分支。

ESP与EGP并不是排斥的,它们有很强的互补性。第三阶段从2000年至今,ESP研究在中国全面扩大和深入。

2.需求分析研究概况及分析

相对于国外近四十年的研究历史,国内对于需求分析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在近十年中才出现了一些对于需求分析的文献。国内的需求分析成果主要集中在英语教学的大纲设计、课程设计以及教材等方面,而这些往往都是建立在国外的完整理论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三、民航乘务英语听力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

(1)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从学生的基本情况方面看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学生大多对于英语学习有相当的热情和兴趣;第二,从目前的英语水平看,学生大多经历了多年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2)学生学习目的与需求分析。在调查中学生表现出了对于民航乘务英语听力课程开设必要性的肯定,同时觉得民航乘务英语听力课程的学习相对基础英语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他们将来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更有帮助。对于课程的设置,他们认为应该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行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其他课程的相关性以及学生的能力等方面因素。他们谈得最多的问题是这门课程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相关性较小。

(3)教学过程和方法的需求分析。在这个方面,教师还是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为主,与学生互动比较少,学生小组讨论、课前自学课堂答疑等方式几乎没有。可见在此类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非常有限,一味在下面听,到底能吸收多少教师很难得知,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是无从谈起。当然,这也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足,学生自学能力的欠缺,教师专业知识的匮乏,教师培训的缺失,等等,都是潜在的成因。

(4)教材使用情况与需求分析。对于教材的需求和期望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希望教材活动性与趣味性强,不应该随便在市面上选择一本已出版的相关专业书籍作为教材,而是应该结合市场、行业、用人单位、专业人士、专业教师、英语教师等多方面情况来选取符合本校学生需求的校本教材。

(5)评价分析。在访谈中,学生觉得目前的评价方式有待商榷,认为现在的评价方式就是平时的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学生希望考查方式和评价方式可以多元化,体现专业英语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6)教师情况分析。从参与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教师大多数是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参加过相关培训的教师只有一人,而且时间只有两周,只在假期去机场大致地了解了一下几个岗位的工作情况。可见,目前高校对相关教师的专业培训相当匮乏。

(7)用人单位情况分析。首先,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是懂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其次,用人单位认为,对于航空乘务类的专业,非常有必要开设民航乘务英语听力之类的课程;最后,学生在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的操作上还有相当的提高空间。学生的问题往往表现在,他们专业英语知识十分匮乏,很多东西不知道用英语怎么说。在工作中遇到需要用英语交流的时候,常常很难准确表达,从而使对方很难理解。

四、调查启示及改进对策

1.学生方面

(1)定期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定期观察他们的变化。当学生现有的需求满足之后就会有新的需求,学生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基于需求分析理论,我们要定期关注他们这些方面的改变。

(2)为学生提供民航乘务英语的真实使用环境。通过学生在真实任务中运用专业英语的表现可以考查其专业英语能力水平。学生在大二开始的民航乘务英语听力课程之前,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情景,对于行业的需求和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没有直观的了解。因此,高校应联系用人单位,为学生做一些相关的讲座和专业培训。这样的轮岗实习不同于毕业时的就业实习,是否能满足相应岗位要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接触真实的工作情景,了解岗位要求和自身问题。

2.增加英语教师专业培训的机会

一是安排教师参加一些由专业课教师开设的讲座,为英语教师普及必要的民航乘务专业的基础知识。在培训和讲座结束后,进行必要的考查,检验培训效果,能够通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培训。二是安排教师去有关用人单位,主要是机场和航空公司,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和轮岗实习,从而使教师对该行业的相关领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3.教材方面

(1)符合需求分析原则。需求分析理论中非常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所以在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上也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人需求。因此,在使用教材前应该在学生中以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个人需求进行调查。

(2)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大纲。教学大纲是教材的指导和方向,所以教材的编写绝不能脱离大纲。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乘务英语听力课程的大纲如下。

通过学习能够了解民航乘务职责、民航旅客运输与民航机上服务英语术语与表达方式;较为熟练地在民航乘务岗位上用英语与外籍旅客交流;阅读与正确处理日常英语业务文件;能够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或翻译与乘务业务有关的专业英语文献;达到中级民航乘务员技能鉴定的英语考核要求。

(3)真实性和实用性。真实性主要是指提供真实的材料和提供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Robinson提出真实材料是指“为了非语言教学目的而出现的打印的、音频的、视频的或者图片的资料”。编写教材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在真实语境中产生的。

(4)内容形式多样性及前瞻性。教材的前瞻性也非常重要。作为民航乘务英语听力的教材,必须体现专业的变化,与行业时时保持联系,了解第一手的资料,及时更新和补充教材内容。同时,要充分利用自编校本教材和引进国外同类教材等方式,使教材和教学内容符合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

4.教学过程和方法方面

单胜江指出:“因为学生的自身学习需求有时会与目标情境的需求有冲突或者目标情境的需要并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时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主体需求来设计课堂教学。

5.评价体系方面

(1)多阶段的评价组成。在ESP教学中主要有三种基本测试形式:①定位测试;②学习情况的测试;③水平测试。定位测试通常在课程学习的开始时进行,其目的是使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员的需求。学习情况测试往往在学习过程中进行。

(2)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对于评价形式,我们希望能尽可能地实现多元化。因为目标情境需要及学习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民航业也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所以对于民航乘务英语听力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平时的评价往往只是单一的总结性评价,但是这无法考查学生在动态的目标情境中运用相关专业英语知识的能力,所以我们要重视形成性评价。

(3)多角度的评价主体。在用人单位评价方面,高校可以邀请用人单位的人员参与或者旁听课堂教学,或者以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加以评价。

6.用人单位方面

(1)了解行业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作为一所以民航专业为背景的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应该满足相关行业用人单位岗位要求,所以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岗位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2)定期跟踪调查和交流。只是了解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了解这些岗位需求外,还要对于毕业生进行定期的跟踪调查和访谈。

五、研究结论

本研究是基于需求分析理论展开的,着眼于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课程,笔者对自己所任教院校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进行 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此次研究对于专门用途英语,尤其是民航乘务英语听力课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对于未来此门课程的教学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提供了有建设性的经验和有指导性的资料。

参考文献:

[1]CL Barber.Some measurabl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scientific prose[A].In F. Behre(eds.),Contributions to English Syntax and Philology[C]. Gothenburg:Almqvist and Wiksell,1962:21-43.

[2]Robinson.ESP Today:A Practitioners Guide[M].London:Prentice Hall,1991.8-9.

[3]单胜江.实用英语写作指导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单胜江.从语言学角度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3).

[5]文 军.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领域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6]罗卫华,佟大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与研究方法——以海事英语为例[J].外语界,2009(1).

[7]李勇军.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8).

猜你喜欢
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
高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改革探索
构建“专门用途英语+大学生就业”新模式研究
护理英语课程需求分析与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