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价值着眼学生发展

2016-11-29 12:09翟燕娟
求知导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

翟燕娟

摘 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挖掘文本的价值,根据文本的特点、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本文以潜心会文,发现文本蕴藏的教学价值为前提,从关注学生,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精心构建,探寻让学生亲近文本的有效路径两方面出发,分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价值;策略

一、关注学生,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

1.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会对阅读产生排斥心理,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没有进行文本的阅读期待。这就需要教师去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尝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思想水平、审美能力等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进行阅读,合理酌取和提炼文本中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兴趣点和触发点作为引导学生研读探索的内容。

比如,“买木雕的少年”一课歌颂了中非人民的友谊。如何引导学生凭借课文获得“中非人民深情厚谊”的真切感受呢?教师在备课中就应该研读文本,让学生感受人物情感的变化,可以利用文本中的“遗憾”,作为教学的关键点,从“遗憾”切入,细细品味文中人物的言行神态,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从而领会文本人文意义;让学生体会少年的遗憾,感受“我”不能将木雕带回国的遗憾,让学生感受“我”的内心变化。挖掘到这样一个情感点,为学生的深入阅读打开一扇窗。

2.关注学生的多元感悟

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阅读后的独特感受,和学生自身的经历、背景有关,具有多元化和差异性。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感悟,利用文本中的留白,让学生以自己的感受来领悟文本的意义。

比如,“给予是快乐的”一课,学生无需思考便能实现人文的多元体验和独特感受。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所有的快乐,以“寻找最快乐的人——谁是最快乐的人?”学生在“找快乐说理由”的阅读活动中,获得人文的多元体验。这是一个必须走进文本,体味文句情意才能得出结论的话题。在交流过程中,通过体会小弟弟的快乐上升到体会小男孩的快乐,最后体会到保罗的快乐——给予是快乐的,有效地达到情感的真切升华。

二、精心构建,探寻让学生亲近文本的有效路径

1.着眼于情感深度,引领学生入文悟情

阅读教学要着眼于情感深度,引导学生入文悟情。写文章是情动而辞发,读文章则是披文以入情。比如,“钓鱼的启示”,以文中人物的情感切入——“请你自由朗读父亲和儿子的对话,你体会到了父亲和儿子怎样的心情和态度?”然后指向情感,抓住体现人物情感的关键词句——“儿子为什么那么不愿意放掉鱼?请你从文中找找理由,谈谈自己的体会。”“鱼那么大,那么漂亮,那么有活力,它是儿子好不容易钓上来的。”在揣摩、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深入儿子的内心世界,从而为后阶段体会父亲的坚决放鱼,感受道德的力量作好铺垫。

2.着眼于思维长度,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的阅读有一定的深度,来加深学生情感体验,避免阅读教学肤浅乏味。教师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问题时,要注意有思维的容量和思考的空间,通过挑战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陶罐和铁罐”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知道课文不是在否定铁罐本身,而是批评铁罐不能辩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所以在教学中就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陶罐和铁罐,你会选择谁做朋友?如何帮助铁罐,等等。让学生谈一谈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进行比较的原因。在讨论中,一些哲理性的语言、概括性的语言、个性化的语言将从学生的嘴中溜出。接着,可以引导学生改编这个童话故事,改成陶罐用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铁罐的短处,再发展接下来的故事。这个练习需要调动思维以课文表达形式为背景,重组课文中有关陶罐和铁罐特点的词句进行表达,目的是更进一步地理解文本内涵: 课文并不是说陶罐好,铁罐不好,而是陶罐和铁罐各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1]鲍宗武.阅读教学中文本价值最大化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9):52-54.

[2]周旺平.三种方式读文本——阅读教学如何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版),2013(1):29-30.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我的手机在哪?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