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阅读汇报课的魅力

2016-11-29 12:10王柏倩
求知导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王柏倩

摘 要:阅读汇报课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课堂上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和体会的一种课型。目前,系统地研究阅读汇报课课堂教学的文章并不多见,进行课例研究的更少。笔者结合阅读汇报课《绿野仙踪》进行课例分析,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展示阅读汇报课的魅力。

关键词:阅读汇报课;《绿野仙踪》;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课外阅读”推至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在课程设计思路的阐述中,提出的便是“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提高多种媒体的阅读水平,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由这些表述不难看出《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

一、颗颗棋子齐合作,游戏形式兴趣浓

在《绿野仙踪》阅读汇报课中,教者巧妙地运用下飞行棋的游戏方式和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将学生参与读书交流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者引导学生利用目录快速找到主人公多萝西去过的地方或国家,梳理多萝西的行踪路线,而这一路线图便成了飞行棋的棋盘。书中的四个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便成了棋子。将全班同学分成四小队并命名,选出小队棋手,采取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通过回答问题走棋子的方式看哪一小队首先到达终点,最终决出优胜队。整个课堂充满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符合学生身心需求的游戏活动也让其学习兴趣盎然、阅读欲望强烈。

《绿野仙踪》的课堂上,笔者在四个小组成员齐心协力重温故事情节、设计人物名片、进行知识抢答等环节中看到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助、勇气和自信。设计合作学习的形式既是提高学生汇报交流的积极性,更重在阅读讨论,不同的想法能相互影响、碰撞,形成互补式的阅读交流状态。在深度交流中,深入故事内容,触摸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自己生成新的智慧。

二、张张名片话人物,手脑并用乐趣多

阅读汇报课与平时的阅读教学有所不同,它更侧重于学生自身的感悟。在汇报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引领学生品读人物形象、走进人物内心的同时,使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进一步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点。

在《绿野仙踪》“奥兹国人物展”环节中,教者先设计游戏“人物竞猜”,学生根据提示猜出书中的人物。接着请学生谈谈本书中自己喜欢的人物和原因。再通过制作“人物名片”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品读人物形象、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将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呈现在名片上。虽然有些学生喜欢的人物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感悟到的人物形象却是不同的,喜欢的理由也是不尽相同,这也是思想之间的交流、碰撞和分享。看到一张张精美的人物名片,让学生不仅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加深了,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还体会到动手又动脑的无限乐趣。

笔者由此感受到读书需要粗略地阅读,也需要细细地品读,在“粗细”搭配中,学生获得整体的视角和细节的精彩,才能获得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

三、点点收获寓课堂,书海无涯乐作舟

课程结束并不意味着阅读的止步,当学生带着意犹未尽的阅读兴趣、学会的阅读方法离开课堂时,教者可适时向学生推荐同一作者的其他书籍,例如,教者再次带领学生认识《绿野仙踪》的作者鲍姆,还推荐了鲍姆的其他书籍如奥兹国系列长篇童话,以此激发学生再阅读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更好地推动课外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每个人的阅读收获是不一样的,阅读后的交流与分享,可以提升阅读能力, 促进学生更多、更好地阅读。这一节阅读汇报课给学生带来了收获和快乐,也让在座的听课老师收获满满,收到了“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的效果,同时也体现了阅读汇报课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季培海.且行且思,边读边悟——关于读书汇报课的几点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2]钟桂芳.让阅读理解能力“可视化” ——以《绿野仙踪》阅读交流课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6(1).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阅读教学——以《祝福》教学为例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