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高职语文教学探讨

2016-11-29 12:34许倩晔
求知导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高职语文教学探讨

许倩晔

摘 要:语文课程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核心能力是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一个工作者所需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职业核心能力的概念以及意义,再深入分析高职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作用,最后探讨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高职语文;教学探讨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及意义

1.职业核心能力的概念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除了专业岗位能力以外的一个工作者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八大能力,第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第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能力,第三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是信息处理的能力,第五是数字应用的能力,第六是自我学习的能力,第七是创新能力,第八是外语应用能力。这八项能力构成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是一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体现。

2.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生活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有助于人与人更好地进行交流,减少矛盾的产生,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在工作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工作人员更好地胜任岗位,其中与人交流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在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更好地与人交流与人合作才能保证工作更顺利地完成,也能够保证公司的和谐。

进一步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更是工作中的杀手锏,很多企业非常看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因此,具备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都有很大的优势。可见,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二、高职语文教学对于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为边缘学科越来越得不到重视。很多理工科学校甚至都没有高职语文这一课程。事实上,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高职语文教学从学习语言出发,以帮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语言习惯、语言形式,这对于高职学生培养良好的用语习惯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更能获得与人交流的能力。

其次,高职语文教学的重点还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生活,培养生活的乐趣,进而使学生热爱自己的生活,这对于一个人美好品格的养成有积极作用。

再次,高职语文以文字为载体,要求学生理解其中的文意,归纳出中心思想,这对于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高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创作的能力。一篇文章学习下来,老师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它的创作意图、它的创作背景、它的创作条件,等等。这都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自我学习,只有不断自我学习,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一篇文章。进一步讲,学习语文,也为了能够自我创作,比如看书、写读后感等,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因此,高职语文对于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来说有着别的学科无可取代的作用,我们应当要重视高职语文的教学。

三、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探讨

高职语文在现在的高职学校教学体系中越来越边缘化。很多学校甚至都没有开设语文课。针对高职语文目前的教学现状,很多学者提出需要改革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以此来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本文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应该就针对现在高职语文教学进行一系列的变革。

1.建立体现能力的教材体系

现在的高职语文教材大多是根据文学史的顺序编排,大概内容都是按照时间的顺序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进行讲学和授课。首先,必须肯定这种教材编制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涉猎历史上较为优秀的文学作品。

然而,根据此种教材进行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和做笔记。本文认为,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就需要从教材入手,根据职业核心能力的八大要求,将语文教材进行改版。

例如,在原先以文学史为顺序编排的基础上多增加一些案例分析与讨论,依然以文学的形式出现,这样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也能让课堂多一些趣味性。

2.建立体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高职语文教材体系的改版,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也应当相应地发生改变。在以往的高职语文教学体系中,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课文,学生认真地听讲和做笔记。很多学生反映,其实课堂上“老师讲授、学生听讲”这种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根本学不到东西,很多学生上着课就容易走神,下了课就全部忘记课堂内容,教学效果也不好。

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就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模式。

首先,在课堂上应当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既培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

其次,在课堂上应当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的形式来实现。课堂上,老师可以布置任务,比如,几个人一组讨论出某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和中心思想,然后每个人都上台展示并回答老师的提问。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最后,老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比如,给学生布置一篇以某某为出发点的文章,通过课下收集某位作家的趣事和生平来拓展知识面,还可以以小组表演的形式展现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精髓。通过完善以上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注重自我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具备了职业核心能力。

3.完善教学评估体系

现在的高职教学评估体系大多是一个摆设。很多学校虽然有教学评估体系,但是大部分只是评估但并不完善。要培养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老师的良好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职教育的教学评估体系亟待完善。

第一,应当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要告诉学生只有认真评估老师的教学,并提出宝贵意见,才能完善老师的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一定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利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也不愿意提出来,因此这些问题一直存在。因此,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多提一些有利于完善教学,同时又有利于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建议。

第二,学校应当采纳学生的建议,积极完善教材、课堂教学模式、老师的教学方法等。只有积极采纳建议,学生才会更加有动力提出有利于教学的建议和意见。如此,才能进一步完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莉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高职语文教学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

[2]杨 桃.高职语文课程要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职教通讯,2012(24).

[3]张义君,曹志佑.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9).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高职语文教学探讨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