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和镇牲畜头数与载畜量变迁研究

2016-11-30 07:17候伟峰敖特根董乌云嘎
草原与草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草业变迁世纪

候伟峰,敖特根,董乌云嘎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9)



朱日和镇牲畜头数与载畜量变迁研究

候伟峰,敖特根,董乌云嘎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9)

于2014年在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典型草原上进行实地调查和收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各年代的牲畜头数变化与载畜量变化数据,对各年代畜牧头数与载畜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50-2012年朱日和镇牲畜头数从70802.2羊单位发展到322894.8羊单位,62年中,牲畜头数增加了252092.6羊单位,为1950年的3.56倍,每年增加4066羊单位,每年增加速度为5.7%。牲畜头数的不断增加使载畜量下降。1950-2012年朱日和镇载畜量从3.5hm2/羊单位下降到1.01hm2/羊单位,62年中载畜量减少了2.49hm2/羊单位,达到71.1%。每年减少速度为4%。由此可以看出,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朱日和镇牲畜头数不断的增加,而载畜量逐渐降低。载畜量过低会造成牧草浪费,牧草利用率降低,载畜量过高则导致牧草利用过度,使草地基况恶化,家畜营养匮乏。因此研究牲畜头数和载畜量变迁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畜牧头数;载畜量;羊单位

牲畜头数与载畜量的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作用。草地畜牧业的核心问题是草畜平衡问题〔1〕。草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新成员,草地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草地有旺盛的再生能力,但又是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自身恢复能力极差〔2-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方式和效益观念从过去的“畜多钱多”转移到“从绿色看优势,从生态求发展,从市场找效益”的畜牧业绿色化、生态化、市场化发展的轨道〔6-8〕。因此研究牲畜头数与载畜量变迁对畜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朱日和镇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南部,东邻镶黄旗、商都县,南邻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西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全镇总面积为2735平方公里。东经111°03′-114°16′、北纬41°55′-43°47′之间。海拔897-1672m之间,年均降水量为206mm,年均气温5℃,无霜期为125天左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180小时,≧10℃积温2713.1℃,土壤为栗钙土。主要植物有克氏针茅(StipakryloviiRoshev)、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Trin.) Keng)、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Lam.)、短花针茅(StipabreviforaGriseb.)、冷蒿(ArtemisiafrigidaWilld. Sp. Pl.)、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songorika(Roshev.)Ohwi)、碱韭(AlliumpolyrhizumTurcz. ex Regel)、冰草(Agropyroncristatum(L.) Gaertn.)、猪毛蒿(ArtemisiascopariaWaldst. et Kit.)、栉叶蒿(Neopallasia pectinata (Pall.) Poljak.)等。

1.2 资料来源

2014年在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典型草原上进行实地调查和收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各年代的牲畜头数变化与载畜量变化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年代牲畜头数变迁

朱日和镇牲畜头数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从95803羊单位发展到327878羊单位,增加了242%,各年代平均增加3626羊单位,各年代平均增加速度为3.8%左右。

图1 各年代羊单位变迁

从图1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牲畜增长速度较快,从95803羊单位增加到168751羊单位,10年间增加了72948羊单位增加速度为76%。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牲畜增长基本趋于平稳发展,牲畜头数从168751羊单位增加到236617羊单位,每个年代增长16967羊单位,平均每年代增长速度为10%左右。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牲畜头数出现了小幅度下降,从236617羊单位下降到217469羊单位,下降了19148羊单位,下降率为8%。21世纪初期到10年代牲畜增长速度最快,从217469羊单位增加到327878羊单位,增加110409羊单位,增长速度达到51%左右。

2.2 草地实际载畜量变迁

1950年到2014年朱日和镇草地实际载畜量(每个羊单位占有草地面积)从3.5hm2/羊单位下降到0.65hm2/羊单位。64年中草地实际载畜量下降2.85hm2/羊单位,降低了81%,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0.04hm2/羊单位(0.64亩)左右。

图2 1950-2012年草地实际载畜量变迁

从图2分析,1950年到1965年朱日和镇实际载畜量除了1956-1958年小幅度提高以外,基本趋于大幅度下降趋势,15年间实际载畜量从3.5hm2/羊单位,下降到0.99hm2/羊单位,下降了56%。6年当中下降速度为每年26%。1956-1958这两年从1.89上升到2.22,平均每年增加了16%。1958-1965年,这七年从2.22hm2/羊单位下降到0.99hm2/羊单位。下降了55%,每年下降速度为7.85%。1965-1968年从0.99hm2/羊单位增加到2.06hm2/羊单位。每年平均增加36%。1968-1976年从2.06hm2/羊单位下降到1.06hm2/羊单位,下降了48.5%,8年每年平均下降6.1%。1976-1978年这两年从1.06到了1.91这二年增加了80%,每年平均增加40%。1979-2001年持续下降,从1.65hm2/羊单位降到0.86hm2/羊单位,下降了0.79hm2/羊单位,下降47.8%,22年平均每年下降2.2%。2001-2002年从0.86hm2/羊单位增加到1.70hm2/羊单位,增加了97%。2002-2004年从1.70hm2/羊单位下降到了0.94hm2/羊单位,下降45%,每年平均下降15%。2004年-2008年从0.94hm2/羊单位增加到了1.73hm2/羊单位,增加84%,每年平均增加21%。

2.3 各年代草地实际载畜量变迁

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各年代实际载畜量分别为上世纪50年代载畜量为2.55hm2/羊单位、60年代1.45hm2/羊单位、70年代1.29hm2/羊单位、80年代1.21hm2/羊单位、90年代1.03hm2/羊单位和2000年代1.04hm2/羊单位。

图3 各年代载畜量变迁

从图3分析,从上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朱日和镇实际载畜量从2.55hm2/羊单位降到1.04hm2/羊单位。下降了59.2%,每年代平均下降9.86%。从50年代到60年代下降了43%、60年代到70年代降了11%、70年代到80年代降低了6%、80年代到90年代14%,90年代到21世纪初增加了0.9%。

2.4 各年代理论牲畜头数与实际牲畜头数平衡状况

1963-2014年的50年中,朱日和镇草地理论牲畜头数从246327羊单位下降到129364羊单位,平均每10年降低2339羊单位;实际牲畜头数从192380羊单位增加到317647,平均每10年增加2505羊单位。

表1 各年代理论牲畜头数与实际牲畜头数平衡状况 (单位:羊单位)

从表1可以看出,朱日和镇1963年的理论牲畜头数大于实际牲畜头数53947羊单位,处于无超载状态;1983年理论牲畜头数191433羊单位,实际牲畜头数为202301羊单位,实际牲畜头数超出理论牲畜头数的10867羊单位;2003年理论牲畜头数154806羊单位,实际牲畜头数246139羊单位,实际牲畜头数超出理论牲畜头数91333羊单位;2012年理论牲畜头数129364羊单位,实际牲畜头数317647羊单位,实际牲畜头数超出理论牲畜头数188283羊单位。1963年到2013年理论牲畜头数从246327羊单位下降到129364,下降47%;实际牲畜头数从192379羊单位增加到317647羊单位,增加了65%。

3 讨论与结论

草地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草地面积上,在适牧条件下,并保证家畜正常发育和生长的状态下,能饲养放牧家畜的头数。草地载畜量是评定草地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影响草地家畜生产能力的一项临界指标。载畜量过低会造成牧草浪费,牧草利用率降低,减少单位草地面积上家畜的总增重。载畜量过高则导致牧草利用过度,草地基况恶化,家畜营养匮乏,降低单个家畜的增重。因而求算最适载畜量,经济合理地利用草地是提高草地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9〕。研究结果显示,从1950-2012年牲畜头数从70802.2羊单位发展到322894.8羊单位,62年中,牲畜羊单位增加了252092羊单位,为1950年的3.56倍,每年增加4066羊单位,每年增加速度为5.7%。由于牲畜头绪的不断增加而严重的破坏草原,因此使草原的草群高度、盖度和产草量下降,从而导致草原载畜量下降。1950-2012年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的载畜量从3.5hm2/羊单位下降到1.01hm2/羊单位。62年中载畜量减少了2.49hm2/羊单位,达到71.1%。每年减少速度为4%。上世纪60年代时理论放牧牲畜头数大于实际放牧牲畜头数。而从80年代开始实际放牧牲畜头数远远超过了理论放牧牲畜头数。到2013年实际放牧牲畜头数与理论放牧牲畜头数的平衡数已经达到-188283羊单位。由此可以看出,如今的载畜量远远超过了草原所能承载的能力,因此草原无法满足牲畜的正常活动所需的营养,所以应该采取控制牲畜头数、围栏封育、禁牧和建立人工草地等方式作为草原保护管理措施来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既科学又实际的方法。

〔1〕陈全功.关键场与季节放牧及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J〕.草业学报,2005,04:29-34.

〔2〕黄万纶、邰霖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北京,第32、13、71、163页。

〔3〕林波,谭支良,汤少勋,孙志洪,王敏.草地生态系统载畜量与合理放牧率研究方法进展〔J〕.草业科学,2008,08:91-99.

〔4〕贾幼陵.关于草畜平衡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J〕.草地学报,2005,04:265-268.

〔5〕徐敏云,贺金生.草地载畜量研究进展:概念、理论和模型〔J〕.草业学报,2014,03:313-324.

〔6〕黄国安,邢旗,苏金华,郇东慧.推进草产业化,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A〕.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中国草学会.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中国草学会,2004:5.

〔7〕高平,申建军,王娜.呼伦贝尔草原控制牲畜头数〔N〕.光明日报,2007-05-27005.

〔8〕贺其叶勒图.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5:16-21.

〔9〕朝克图,那亚,那松乌力吉,金花.载畜量的研究进展概述〔J〕.内蒙古草业,2010,01:12-14.

Study on the town of Zhureh and the number of livestock and livestock carrying capacity change

HOU Wei feng, Aotegen, Dong Wuyunga

(College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uhhot 010019, China )

In 2014 in Typical Steppe in the Sonid Right Banner, Zhureh town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ollected in the 20th century 60's to the 21st century during the livestock number change and stocking volume change data and analysis of vari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the first few stocking in the 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1950-2012 and the number of livestock in the town from 70802.2 to 322894.8 sheep units, 62 years, the number of livestock increased by 252092.6 sheep units, 3.56 times in 1950, an annual increase of 4066 sheep units, an increase of 5.7% per year.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livestock carrying capacity decreased to. 1950-2012 Zhu Zhen and stocking rate decreased from 3.5hm2/ sheep to 1.01hm2/ sheep unit, carrying 62 years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the 2.49hm2/ sheep reached 71.1% sheep unit. Reduce the rate of 4% per year.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last century since the 50's unceasing increase and the number of livestock Zhu Zhen, and gradually reduce the carrying capacity. The carrying capacity is too low will cause the waste of forage, forage utilization rate decreased, carrying capacity is too high resulting in excessive use of pasture, the basic condition of grassland deterioration, lack of animal nutrition. So the study of the number of livestock and livestock carrying capacity chang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ivestock number; grazing capacity; sheep unit

S812

A

2095—5952(2016)01—0031—06

2015-11-03

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MZWHD2014-022)

候伟峰(1992-),男,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在读研究生,从事草地营养和草地资源方面的研究,E-mail:houweifeng2014@126.com

敖特根E-mail:aotegen2006@126.com

猜你喜欢
草业变迁世纪
青海草业
世纪赞歌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My School Life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2017年1月草业科学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