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栽培猴头菇影响子实体品质的关键环节研究

2016-12-01 10:25李凤美张志军刘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9期
关键词:猴头菇关键环节木屑

李凤美, 张志军, 刘建华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天津 300384)



大棚栽培猴头菇影响子实体品质的关键环节研究

李凤美, 张志军, 刘建华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天津 300384)

对大棚栽培猴头菇影响子实体品质的关键环节进行总结,针对目前棚栽常用的微喷设施如何对猴头菇进行湿度调节进行阐述,对出菇不同阶段的环境调节进行介绍。

猴头菇;大棚栽培;品质;关键环节

猴头菇(Hericiumerinaceus)属担子菌纲猴头菌属,因其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菜肴,其肉嫩、味香、鲜美可口。近年来,猴头菇养胃保健的食疗功效被广泛认可,猴头菇的栽培也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猴头菇子实体质地娇嫩,对环境变化敏感,栽培环境稍有变化极易导致畸形菇[1-3]。为了预防大棚栽培猴头菇过程中畸形菇的发生,提高其栽培质量,笔者从栽培料配方的选择、出菇期间大棚喷水通风方法、畸形菇的防治等方面对大棚栽培猴头菇影响子实体品质的关键环节进行总结,以期为猴头菇大棚栽培研究提供参考。

1 猴头菇栽培料配方的选择

猴头菇属于木腐菌,栽培的主料包括棉籽壳、木屑、麸皮等,木屑的添加对子实体品质的影响起主导因素,添加适量的木屑,栽培出的猴头菇个头大,毛刺粗长,富有弹性,第1潮菇的生物学效率高,晒干后得到的干品多。以下是几种猴头菇常用的栽培料配方。配方Ⅰ: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1%;配方Ⅱ: 棉籽皮42%、木屑41%、麸皮15%、蔗糖1%、石膏1%;配方Ⅲ: 木屑30%、棉籽皮27%、玉米芯27%、麸皮15%、石膏1%。以上配方pH均<7,料水比为1.0∶1.1。笔者曾采用玉米芯代替木屑作主料进行猴头菇栽培,结果显示:采用玉米芯代替木屑栽培的猴头菇,其子实体个头小,毛刺细弱,晒干后所得的干品轻,平均生物学转化率低。因此实际生产中可添加少量玉米芯为辅料,主料还是应以木屑、棉籽壳为主。

培养料混合后的含水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含水量较低会影响猴头菇的产量;含水量过高会影响料内氧气供给,导致污染率较高。猴头菇是酸性菌类,在偏酸性条件下生长良好,培养料的pH 灭菌前在5.0~7.0,灭菌后在4.5~6.0。猴头菇不耐碱,当pH>7.5时,不仅菌丝生长受阻,而且原基也难以分化,生产中严禁加入生石灰。

2 出菇期间大棚喷水、通风管理

猴头菇出菇期间环境管理是决定猴头菇质量好坏的另一个主要因素。猴头菇出菇期间环境湿度应在80%~95%,应向空间喷雾加湿,而不是向子实体表面进行喷水。目前大棚栽培食用菌常采用微喷设施进行加湿喷水,微喷系统造价低、加湿效果好,已被广泛用于大棚栽培。对猴头菇栽培来说,微喷应严格控制好喷水时段,从而保证菇体不出现畸形。大棚内微喷管路的铺设如图1所示。按照微喷管路的铺设菌棒可采用堆放或架子摆放,且应平躺放置,防止袋口积水。

图1 大棚内微喷管的铺设Fig. 1 Pavement of micro-nozzle in greenhouse

猴头菇出菇期可分为4个阶段:①幼蕾萌发期(图2)。此期间菌丝生长旺盛,菌棒料面开始萌发现蕾,这期间猴头菇对湿度要求不高,一般在75%左右,可每天开启微喷系统1次,时间在3~5 min,每天上午卷棚膜通风1 h;②幼蕾生长期(图3)。此期间严禁开启微喷系统,应采用向地面洒水方式进行加湿,这个阶段是猴头菇子实体形状生长的关键阶段,微喷的水流会影响幼体菇向圆整形状生长,使之分叉成多个头,因此此期间不可用微喷,而是采用地面洒水保持湿度,每天上午卷棚膜通风1 h;③成菇生长期(图4)。此时猴头菇形状已基本确定,菇体直径已长至5~6 cm,此期间猴头菇对湿度要求最大,应在80%~95%为宜。此阶段菇体表面的毛刺开始伸出,可以开启微喷系统,上午、下午各喷1次,每次5~6 min,同时增加通气次数,应每天上午、下午卷棚膜通风1 h;④成菇成熟期(图5)。当猴头菇子实体的直径长至10 cm以上、毛刺在1 cm左右时,猴头菇基本达到成熟标准。采摘时用手捏住菌菇基部轻轻扭转,将菇体带柄一同摘下,去掉基部培养料,将袋口料面清理干净,停水养菌3~5 d后再喷水增湿,催蕾促进再次出菇,一般可收3潮菇。

图2 幼蕾萌发期Fig. 2 Germination stage of young bud

图3 幼蕾生长期Fig. 3 Growth stage of young bud

图4 成菇生长期Fig. 4 Growth stage of mature mushroom

图5 成菇成熟期Fig. 5 Mature stage of mature mushroom

3 畸形菇的预防措施

猴头菇比较娇嫩,刺细,抗性差,对环境要求严格,容易出现畸形菇。当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时,子实体形状为图6中的菜花状,说明大棚内通气不好,二氧化碳浓度高,应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已形成菜花状的幼蕾应立即将其连同表面的一层培养料一起挖去,加强空间通风,创造适宜条件,促进其再次出菇。

若子实体个头圆整,但是表面呈光滑的秃头状且不长毛刺(图7),说明出菇室湿度低,应采取空间喷雾加湿,促使毛刺伸出。可通过观察毛刺来检测湿度是否适当,若毛刺鲜白、弹性强,表明湿度适合;若菇体萎黄、毛刺不明显、生长速度缓慢,则为湿度不足,此时应立即喷水增湿。喷水必须结合通风,以保证空气新鲜,促进子实体茁壮成长。

图6 菜花状猴头菇Fig. 6 Cauliflower-like Hericium erinaceus

图7 秃头状猴头菇Fig. 7 Bald-headed Hericium erinaceus

4 小结

猴头菇栽培过程中,栽培料的选择和出菇期间的环境管理是影响其子实体品质好坏及畸形菇是否产生的关键环节。大棚栽培猴头菇时应做好上述几个关键环节控制,适时观察,及时进行相应地调节,可保证猴头菇正常出菇。

[1] 于海龙,冯志勇,郭倩.不同培养料配方和出菇温度对猴头菇生长影响[J].中国食用菌,2010(4):26-27.

[2] 丁湖广.猴头菇高品位栽培关键技术[J].西南园艺,2006,34(2):65-66.

[3] 郭成金.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Study on Key Link of Greenhouse Cultivation ofHericiumerinaceus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Fruit Body

LI Feng-mei, ZHANG Zhi-jun, LIU Jian-hua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and Fruit Tree, Tianjin 300384)

We summarized the key technology of greenhouse cultivation ofHericiumerinaceus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fruit body. According to the microjet facility commonly used in greenhouse, we elaborated the humidity control ofH.erinace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ing at different stages of mushroom budding was introduced.

Hericiumerinaceus; Greenhouse cultivation; Quality; Key link

李凤美(1981- ),女,河北邯郸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食用菌栽培与加工的研究和开发。

2016-08-10

S 646

A

0517-6611(2016)29-0020-02

猜你喜欢
猴头菇关键环节木屑
木屑
猴头菇的历史文化溯源与食疗文化*
林下猴头菇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掐准关键环节
个别谈话应把握好六个关键环节
找到稳定村医的关键环节
油页岩与木屑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橡胶木屑基活性炭—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
微观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