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硅酸三环膦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2016-12-02 05:49曹东东李果王彦林
关键词:硅烷甲氧基阻燃剂

曹东东,李果,王彦林

(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甲基硅酸三环膦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曹东东,李果,王彦林*

(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笼状亚膦酸酯4-乙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为原料,合成有机硅膦阻燃剂甲基硅酸三环膦酸酯。考察了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质的量比等对收率的影响,最佳的反应条件为:n(甲基三甲氧基硅烷)∶n(MSTRP)=1∶3,170℃反应18 h,收率为80.7%。采用FTIR、1H NMR和极限氧指数等技术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和性能。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产物阻燃效能高,与不饱和树脂相容性好,因此,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含硅膦酸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笼状亚膦酸酯;阻燃剂

随着科技的发展,合成高分子材料大量出现在人们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因为这些材料大都易燃[1],为了减少火灾的发生,添加阻燃剂于这些材料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2]。由于有机膦系阻燃剂效果优异,对环境友好,被誉为是实现无卤化的新型阻燃剂[3]。其中,膦酸酯类阻燃剂获得途径多、成本低、应用宽广[4]。有机硅阻燃剂是新一代成碳型阻燃剂,具有高效、生态友好、防熔滴、抑烟等优点,还能提高基材的机械性能,且其循环利用效果也很突出[5-9]。含单一元素硅或磷的阻燃剂复配不仅能够降低硅系阻燃剂成本,同时还能减少磷系阻燃剂的毒害,协同增效性及配伍性好[10-11]。含硅膦酸酯阻燃剂高温热降解时,磷会加快促进炭层的生成,硅形成硅-碳键或SiO2层,使得所形成的炭层更致密、热稳定性更强,能产生明显的硅/磷协同增效作用[12]。

笔者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笼状磷酸酯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硅、磷双元素协同阻燃剂甲基硅酸三环膦酸酯,研究了合成该阻燃剂的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产物阻燃效能高,与不饱和树脂相容性好,因此,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主要试剂:笼状膦酸酯,自制;蒸馏水,自制;硫酸二甲酯,分析纯,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苯,分析纯,江苏强盛化工有限公司;乙醚,分析纯,江苏强盛化工有限公司;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分析纯,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主要仪器: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巩义市英峪高科技仪器厂;电动搅拌器,JJ-1,金坛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循环水真空泵,SHZ-D,河南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8400,日本岛津公司;核磁共振仪,AVANCIII-400 MHz,瑞士Bruker公司;微型挤出机,XJ-01,吉林大学科教仪器;显微熔点测试仪,X-4,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氧指数测定仪,HC900-2,南京方山分析仪器厂。

1.2 反应原理

1.3 实验步骤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的250 mL四口烧瓶中,用氮气置换掉瓶内空气,加入48.63 g(0.30 mol)中间体笼状膦酸酯,65℃下,缓慢滴加17.72 g(0.13 mol)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滴完后,加入0.49 g硫酸二甲酯,升温至170℃,保温反应18 h,冷却至室温后用25 mL甲苯洗涤,搅拌0.5 h,抽滤烘干,得淡黄色固体甲基硅酸三环磷酸酯(简称:MSTRP)。

2 结果与讨论

2.1 溶剂对收率的影响

在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18 h,n(甲基三甲氧基硅烷)∶n(笼状磷酸酯)为1.3∶3,催化剂硫酸二甲酯用量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的4%的条件下,考察有无溶剂及不同种类溶剂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可见表1。

表1 溶剂对收率的影响

由于Michaelis-Arbuzov反应一般在高温下才能进行,如果溶剂的沸点过低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无法升高,因此,选择高沸点溶剂试验。结果显示,不加溶剂时收率较添加时稍高,可能因为在后处理溶剂过程中产品有一定的损失,而且不添加溶剂,原料消耗低、无溶剂回收问题。

2.2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在反应时间为18 h,n(甲基三甲氧基硅烷)∶n(笼状中间体)为1.3∶3,催化剂硫酸二甲酯的用量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的4%的条件下,考察无溶剂条件下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收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反应温度为170℃时,收率最高;Michaelis-Arbuzov重排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发生,但温度过高时,中间物笼状磷酸酯容易发生开环聚合反应,生成多聚膦酸酯,降低产率,而且会影响产品状态[13]。因此,选定反应温度为170℃。

图1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2.3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在反应温度为170℃,n(甲基三甲氧基硅烷)∶n(笼状中间体)为1.3∶3,催化剂硫酸二甲酯的用量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的4%的条件下,考察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不断增加反应时间的过程中,产品得率先增大后减少;当反应时间为18 h时,产率最高,再延长反应时间产率反而降低,这是因为:反应时间过长会促进多聚膦酸酯或其他副产物的生成,也会引起产品炭化,导致产率有所下降。综合上述因素和测验结果,选择反应时间为18 h。

2.4 原料配比对收率的影响

在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18 h,催化剂硫酸二甲酯的用量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的4%的条件下,考察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笼状中间体两者摩尔量之比r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2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表3 原料配比对收率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当r=1.3∶3时收率最高;增加反应物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而中间体笼状物常温下是固体,后处理比较麻烦,因此,增加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量使笼状物完全反应,但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过多的话,将会造成浪费。结合实验结果,选定r=1.3∶3。

2.5 产物的分析及表征

2.5.1FIRT表征结果

FIRT谱图见图2。图2表明,2 959 cm-1和2 887 cm-1(C-H键的伸缩振动);1 460 cm-1和1 362 cm-1(CH键的弯曲振动);1 246 cm-1(P=O键的伸缩振动);1 003 cm-1(Si-O-C键的伸缩振动);780 cm-1(Si-O-C键的弯曲振动);960 cm-1(P-O-C键的伸缩振动);749 cm-1(Si-C键的伸缩振动)。

2.5.21H NMR表征结果

产物的1H NMR的谱图见图3。图3表明,以氘代氯仿为溶剂,化学位移δ=0.13-0.20为Si-CH3上与硅相连的甲基氢峰;化学位移δ=0.72-0.84为C-CH2CH3上与碳相连的甲基氢峰;化学位移δ=1.20-1.36为C-CH2CH3上与碳相连的亚甲基氢峰;化学位移δ=1.52-1.67为O=P-CH3上与磷氧相连的甲基氢峰;化学位移δ=4.25-4.42为Si-OCH2C上与硅氧相连的亚甲基氢峰;化学位移δ=4.49-4.83为(CH2O)2-P=O(-CH3)膦环上与氧相连的亚甲氧基氢峰;化学位移δ=7.26为溶剂氘代氯仿交换的质子峰。

图2 产物的红外图谱

图3 产物的1H NMR谱图

图4 产物的热分析曲线图

2.5.3TG-DTA曲线

产物TG-DTA曲线见图4。由图4可见,产物在150℃左右开始缓慢失重,可能是产物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致;温度升至约210℃,失重速率明显增加,产物开始部分分解,温度为248℃时产物快速分解;当温度达到340℃左右时,失重率为50%,说明该产品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2.6 产物的阻燃性能

将产物与191不饱和树脂、过氧化甲乙酮和环烷酸钴按不同比例均匀混合后,倒入模具中,制成宽1.5 cm、厚0.5 cm的样条。按照GB/ T2406.1-2008《塑料燃烧性能测试方法-氧指数法》对所的样条进行LOI测试,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见,过氧化甲乙酮和环烷酸钴分

别起着固化剂和促进剂的功能。不添加阻燃剂时,191不饱和树脂的氧指数只有18%,当产品阻燃剂量增加,其氧指数均随之增大,表现出有良好的阻燃效果。此外,合成产品与不饱和树脂有较好的相容性,因此,该产品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表4 产物在不饱和树脂中的LOI测试结果项目

3 结语

(1)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笼状亚膦酸酯4-乙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为原料,合成了有机硅膦阻燃剂甲基硅酸三环膦酸酯。最佳反应条件为:n(甲基三甲氧基硅烷)∶n(MSTRP)=1.3∶3,170℃反应18 h。收率为80.7%。

(2)FIRT与1H NMR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产物与目标产物分子结构一致;TG-DTA显示产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3)应用实验表明,该新型有机硅膦阻燃剂甲基硅酸三环膦酸酯与不饱和树脂相容性好,用于不饱和树脂有较好的阻燃效能,加入20%的阻燃剂,极限氧指数就可达29%,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1]尚建壮.环保型阻燃剂现状及前景分析[J].化学工业,2007,4(27):22-25.

[2]于立娟,孙鹏,李广义,等.阻燃剂的研究进展[J].上海塑料,2013,3:21-24.

[3]叶坤,刘治猛,贾德民.含磷环氧树脂及其在无卤阻燃覆铜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7,35(7):81-84.

[4]侯孟华,刘伟区,姚海松.无卤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5(2):94-97.

[5]BENRASHID R,NELSON G L.Synthesis df new siloxane urethane block copolymers and thier properties[J].Polym Sci,Part A:Polym Chem,1994,32:1847.

[6]HORNSBY P R.Fire retardant fillers for polymers[J].Intern Mater Reviews,2001,46(4):199.

[7]JEON H G,JUNG H T,LEE S W,et al.Morphology of polymer/silicate nanocomposites[J].Polym Bullet,1998(41):107.

[8]HSIUE G H,LIU Y L,LIAO H H.Flame-retardant epoxy resins:an approach from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nanocomposites[J].Polym Sci Part A:Polym Chem,2001,39:986.

[9]GILMAN J W,JACKSON C L,MORGAN A B,et al.Flamebility properties of polymer-layered-silicate nanocomposites,polypropylene and polystyrene nanocomposites[J].Chem Master,2000(12):1866-1873.

[10]白德,孙挚.有机硅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J].塑料助剂,2004(1):33.

[11]欧育湘,李松岳.新型非卤阻燃剂-硅系阻燃剂[J].塑料技术,1993(2):9.

[12]HSIUE G H,LIU Y L,TSIAO J.Phosphorus-containing epoxy resins for flame retardancy synergistic effect of phosphorus-silicon on flame retardancy[J].Applpolym Sci,2000,78:1.

[13]DEPRELE S,MONTCHAMP J L.Palladium-catalyzed hydrophosphinylation of alkenes and alkyn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2,124:9386-9387.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methyl silicate tricyclic 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

CAO Dongdong,LIGuo,WANG Yanlin
(School of Chemistry,Biology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SUST,Suzhou 215009,China)

An organic silicate phosphine flame retardant,methyl silicate tricyclic phosphonate was synthesized from methyltrimethoxysilane and cage phosphite ester 4-ethyl-2,6,7-trioxa-1-phosphorus-bicyclo[2.2.2]octane.The effects of solvent types,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ant ratio on the synthesis were investigated.The product yield reached 80.7%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n[CH3Si(CH3O)3]∶n[MSTRP]=1∶3 with the reaction at 170℃for 18 hours.The structure and flame retardance of the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FTIR,1H NMR,and limiting oxygen index techniqu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duct takes high flame-retarded efficiency and good unsaturated resin compatibility.Therefore,it has promising development prospects.

silicon-based phosphate ester;methyltrimethoxysilane;cage phosphite ester;flame retardant

TQ314.24

A

1672-0687(2016)04-0044-04

责任编辑:李文杰

2015-12-08

苏州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SYG201243)

曹东东(1991-),男,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精细有机合成与阻燃材料的开发。

*通信联系人:王彦林(1957-),男,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wangyanlinsz@163.com。

猜你喜欢
硅烷甲氧基阻燃剂
超支化聚碳硅烷结构、交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硅烷包覆膨胀型阻燃剂共混改性粘胶纤维的研究
2-(2-甲氧基苯氧基)-1-氯-乙烷的合成
DAD-HPLC法同时测定龙须藤总黄酮中5种多甲氧基黄酮
不锈钢金属表面硅烷化处理的应用研究
氮-磷-硫膨胀型阻燃剂在聚碳酸酯中的应用研究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膨胀型阻燃剂APP/MA/PEPB的制备及其在ABS中的应用
三聚氰胺基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合成邻甲氧基肉桂酸的两步法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