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分析

2016-12-03 02:09
山西建筑 2016年11期
关键词:增量生命周期效益

李 飞

(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300)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分析

李 飞

(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300)

介绍了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表现,根据模型构建的相关原则,阐述了成本与效益模型的建立方法,并结合项目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在成本与效益分析中的可行性。

增量成本,增量效益,绿色建筑,模型

0 引言

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发展中取得较多突破性的成就,逐渐由以往的“浅绿”“泛绿”向当前的“深绿”进行转变。然而从增量成本角度看,仍出于模糊认识阶段,关于增量成本、效益等研究更处于缺失状态,很难有效评估绿色建筑,影响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对增量成本、效益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增量成本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体现

关于绿色建筑,其强调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做好资源节约工作,保证建筑能够满足生态环保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体现。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增量成本,可将其界定为基准建筑成本、绿色建筑成本二者的差值,一般可用绿色技术增量、认证与咨询成本进行表示,后两个成本又可以利用前期增量成本表示。其中,在前期增量成本中,对于认证成本往往需要以建设部、住房部等相关规定为依据,以1 000元作为项目注册费为例,运营标识、设计标识分别为15万元与5万元,通常由专家评审确定。而咨询成本则强调将申报材料费用、模拟费用、设计费用等等囊括其中。

另外,在绿色技术增量成本方面,其也涉及到较多内容,比如运营管理、室内环境、节材、节水、节能以及节地方面。其中在节能上,包含的技术增量成本集中体现在高效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照明系统以及围护结构层面上的成本,如室温调节下带来的成本内容;节地上,增量成本多产生于废弃场地改造、地下空间开发以及室外透水地面;室内设计方面,一般引入的地暖热泵、通风换气等绿色设备,都会产生一定的增量成本;节材方面,绿色建筑所应用的材料具有明显的环保特征,这些材料如认证木材、合成木材以及地毯等应用,都会带来增量成本;运营增量成本,比如绿地管理、垃圾管理与智能化系统的运用,也会产生增量成本。

做好这些增量成本的分析,才可以使绿色建筑获取相应的效益[1]。

2 增量效益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表现

增量成本的控制,旨在获取相应的增量效益,这种效益可具体细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等方面。其中在增量经济效益上,一般节地上的效益表现在节省下来的土地购置费上,而节能上以节约的照明、空调以及电费为主。同样节约下的原料以及运营中节约的运营费等,也可作为增量效益。而对于环境效益,绿色建筑下带来的效益主要包括:

1)健康效益。

由于传统建筑施工下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本身就会造成较高的疾病发病率,这样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工作效率低、医疗卫生费多等问题。假定对医疗费用、人均GDP、生病天数中损失劳动百分比、系数以及疾病种类,分别利用Y,G,p,K与M进行表示,并对传统建筑大气指数、预测后的大气指数分别利用θ1,θ2表示,此时有S劳动损失日=M×K×G×p×(θ1-θ2);

2)二氧化碳减排效益。

绿色建筑本身强调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控制,而且建筑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汇碳能力,所以绿色建筑能够达到二氧化碳减排的要求;

3)延长建材使用周期。

由于绿色建筑在材料应用上多以环保材料为主,这些材料无论在使用周期还是节能环保特征上都极为明显,其带来的效益也较为可观。另外,增量社会效益也是增量效益的重要表现,具体包括节约下来的排污费用与财政损失费等,且能够为社会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2]。

3 成本与效益模型构建

3.1 模型构建的相关原则

在进行成本、效益模型构建中,为使全生命周期下的绿色建筑成本与效益充分地反映出来,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完成模型构建过程。

其中的原则首先表现在繁简适中方面。该原则强调模型中所选取的指标不应过粗或过细,应保证将其中涉及的成本与效益问题,包括运营、室内、节材、节水、节能以及节地等表现出来。

其次,应满足全生命周期原则。在该原则指导下,要求将建筑建设、运营以及拆除等涉及的成本、效益全部囊括其中,避免出现因遗漏某一环节而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

最后,可度量性。该原则下指导的模型,应保证其涉及的各指标都可被量化,完整估算成本与效益过程[3]。

3.2 模型的具体构建

绿色建筑模型构建中,主要需考虑到运营、室内、节材、节水、节能以及节地等内容,以年度、非年度周期中的成本、效益为模型主要内容,并引入净现值法完成成本、效益计算。假定对增量成本效益比、综合效益、增量成本现值、增量成本以及增量效益限值,分别利用CE,SE,NPVLCC,LCC与NPVS增量效益进行表示,此时则有CE=SE/LCC,而SE则为NPVS增量效益与NPVLCC的差值。假定SE>0且CE>1,可判断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若难以满足该要求,将难以达到效益实现的目标。具体构建后的模型如图1所示。

在实际进行模型构建中,还需考虑到较多参数问题,包括研究周期、折现率以及水价与电价等。如其中研究周期方面,通常需考虑到绿色建筑使用年限,以民用住宅建筑为例,通常基准上限以50年为主。而在折现率方面,其本身可作为行业基准收益率,是表示增量成本、效益的重要参数之一。另外,水价与电价变量也极为重要,要求绿色建筑应对用户承受水电价能力进行判断[4]。

3.3 项目实证分析

本文在研究中,为使成本与效益模型得以验证,主要引入国内某绿色建筑项目作为实例,该项目在投资上达到1亿元,以72 104 m2作为面积,并有较多绿色建筑技术被整合其中,能够与三星级绿色建筑相适应,要求在建设中以低碳、绿色与宜居等作为目标。在对该项目涉及的增量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中,可发现绿色技术总增量成本占总投资的13%左右,保持在1 336.74万元,其中增量成本最少最高的分别为智能节能装置、节能围护结构方面。若以一级指标对各项目进行划分,则节能项目方面带来的增量成本极为明显,依次为室内项目、节水、运营以及节地等方面,具体如图2所示。

完成增量成本计算后,便需做好增量效益的分析。实际分析中可考虑在电价、水价等不存在变化的情况下,对研究周期、折现率进行确定,可将研究周期选择为50年,折现率以行业基准中的12%为主,在此基础上分析成本效益。通过计算可发现,项目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以及经济效益都较为可观,将该项目继续开展下去,能够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统计发现,该项目中二级指标内容如土地购置费、中水节水、废料利用以及健康效益等都极为明显,充分说明该模型可用于成本与效益分析中[5]。

4 结语

增量成本、效益的分析是当前评价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实际分析中,应正确认识增量效益、增量成本在绿色建筑生命周期中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的构建,保证将所有指标内容融入其中,进而判断相关的绿色建筑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这样才可推动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达到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提高的目标。

[1] 李 静,田 哲.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5):487-492.

[2] 田 哲.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3] 曹 申,董 聪.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843-847.

[4] 柴宏祥,胡学斌,彭述娟,等.绿色建筑节水项目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经济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59-63.

[5] 李楠楠.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的综合效益分析[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Analysis on incremental costs and benefits of whole life cycle of green building

Li Fei

(NewBaragRightBannerRongdaMiningLimitedLiabilityCompany,Hulunbuir021300,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anifestation of incremental costs and incremental benefit in whole life cycle of green building,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of model construction, elaborate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st and benefit model, and combining with related project example,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in costs and benefits analysis.

incremental cost, incremental benefit, green building, model

1009-6825(2016)11-0236-03

2016-02-01

李 飞(1986- ),男,助理工程师

TU723.3

A

猜你喜欢
增量生命周期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价增量减”型应用题点拨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