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遍能法师在新都的八年

2016-12-03 19:21冯修齐
文史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佛学院方丈法师

冯修齐

遍能法师(1906-1997年)法名宏善,俗名许旨光,1906年9月26日(清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十三日)生于乐山,1920年春在乐山乌尤寺出家,1923年冬到成都文殊院受戒,随后留住文殊院,入读四川佛学院,1927年夏毕业回寺。1930年,遍能法师到北平世界佛学苑柏林寺佛学研究社深造。1931年,因九一八事变影响,佛学研究社停办,遍能法师遂南下湖北,暂住武昌佛学院。1932年,他奉太虚大师之命,到重庆北碚缙云寺协办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8月开学,担任监学兼佛学讲师,后代理教务主任。1935年上半年,遍能法师回到乌尤寺任监院;1939年传度老和尚圆寂,乃接任方丈。

新中国成立后,遍能法师坚持农禅,维护道场。1957年,四川省佛教协会筹备委员会筹备处在成都大慈寺成立,遍能法师任筹备委员,后留大慈寺参加编写《四川佛教史》和《四川省志·宗教志》。1962年以来,遍能法师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人大代表,乐山市政协常委,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佛学院院长,成都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乐山乌尤寺方丈,新都宝光寺方丈等职。1980年,遍能法师被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他不仅是我国当代爱国高僧、著名佛学家和佛教教育家,也是著名文史学者、诗联和书法名家。

我于1979年参访乐山乌尤寺,第一次拜见遍能法师,当即尊他为师。尽管以后多次聆听他的教诲,但直到10年后的1989年,我才有缘正式成为他的皈依弟子。1997年2月4日晚10时,遍能法师在乌尤寺丈室安祥示寂。与他老人家亲近的18年,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胜地殊缘 深情长伴宝光

1985年11月,四川省佛教协会在新都宝光寺举办全省统一的传戒法会。法会由省佛协会长、成都文殊院方丈宽霖法师任传戒大和尚,遍能法师任羯磨阿阇黎。宽霖法师是我的同乡前辈,遍能法师是我的老师,彼此都很熟悉。法会前两天,我的工作单位新都桂湖正举办菊花展览,我特邀他们到桂湖赏菊。随同前来的还有“世界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重庆罗汉寺方丈竺霞法师、慈云寺方丈唯贤法师,梁平双桂堂方丈妙谈法师等。

法会持续了20多天,戒期圆满后,遍公返乐山。

宝光寺是蜚声海外的佛教禅宗大丛林,但多年没有方丈和尚。为了加强寺院内部管理和对外开放的需要,经僧众推荐和省、市佛教协会的同意,请原洛阳白马寺方丈明高法师担任宝光寺方丈。根据丛林规矩,新任方丈应由前任方丈亲自传法。前任方丈妙轮和尚早已圆寂,于是,省、市佛协确定本省德高望重的遍能法师代妙轮和尚传法。1987年3月16日,遍公莅临宝光寺,为明高和尚升座法会筹划。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日),宝光寺举行明高和尚升座法会。遍公遵照佛制,代妙轮和尚为明高和尚传了法。

1988年2月,明高法师圆寂,宝光寺方丈又虚位。全体僧众决定到乐山乌尤寺礼请遍能法师兼任宝光寺方丈。遍公于28日下午到达宝光寺,受到恭候在山门的全体僧众和男女居士数百人的热烈欢迎。29日上午,他拜会了中共新都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的领导及县委统战部、县政府宗教科的负责人。30日(农历九月二十日)上午,宝光寺内香烟缭绕,钟鼓谐鸣,幢幡招展,四众云集,隆重地举行了遍能和尚升座法会。四川省、成都市、乐山市及新都县有关领导,四川省及各地佛协负责人,省内外诸山长老、四众弟子和群众数千人参加了庆典。我代表新都县文物管理所送了一副贺联,嵌“遍能升座”四字:

法雨遍三洲,能成佛果;

紫霞升九陛,座涌莲花。

自此,遍公以82岁高龄,兼任宝光寺方丈。他老当益壮,身体力行,为纷繁的宝光寺务和方兴的佛教事业不惮辛劳。

培养僧才 振兴佛教教育

遍能法师于1925年就读于四川佛学院,1930年深造于北京柏林佛学研究社,毕业后回重庆,在太虚大师创办的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历任监学、讲师及教务主任。他融通佛理,尤精《俱舍》,是一位资深的佛教学者和佛教教育家。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宗教政策的不断落实,遍能法师在国内率先实施对僧才的培养。他先后创办了乐山市僧伽培训班、峨眉山僧伽培训班和峨眉山佛学院。遍公到宝光寺后,对明高法师年初创办的宝光僧伽学校重加整顿,充实了师资力量和教学内容。1989年春,遍公增聘我在宝光僧伽学校讲授《佛教文史》课。他的寺务再忙,每天亦必到学校巡视,每周必为学僧开示,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1992年2月,中国佛教协会在上海召开“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遍公积极贯彻会议精神,他常说:“培养合格的僧才是当前佛教的头等大事,比修建寺庙重要得多。”遂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转向发展佛教教育事业方面。7月,经遍公倡议,省宗教局批准,省教委备案,在宝光寺僧伽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四川省佛学院。遍公荣任院长。他确定学院以“戒、定、慧”三学为纲,以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位菩萨的“智、行、悲、愿”为院训,要求学僧“学修一体化,生活丛林化”,旨在培养爱国爱教、弘法利生,继承优良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德才兼备的现代僧人。

四川省佛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遍公委任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山法师为副院长,乐山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李中毅为院长助理,建立了得力的教学管理机构,聘请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法师、居士和社会名流,如智敏法师、宏根法师、任杰居士、唐仲庸居士等来院任教。学院开设的课程以佛学为主,文学、历史、写作、书法、时事法规为辅。在课堂教学之外,遍公还特邀国内著名的佛教学者来院举办专题讲座,支持和鼓励学僧办专栏、搞讲演,参加寺院佛事和社会公益活动。遍公不但重视提高学僧的佛学理论和文化素质,更重视培养学僧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佛学院预科班于1993年7月结业后,同时开办了本科中级班和高级班。首届学僧于1995年7月毕业。如今,他们大多成为各地佛教协会领导和佛教寺院骨干,担任重要执事、住持或方丈大和尚,如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成都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师,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新都宝光寺方丈意寂法师,崇州光严古寺方丈普宏法师,盐亭凤灵寺住持正祥法师等。这里面,蕴含了遍公多少心血啊!

我在宝光寺僧伽学校和四川省佛学院担任讲师、教授十年之间,遍公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遍公的信赖支持使我勇猛精进,教学相长。遵照教学的需要,我相继承担了《佛教文史》《中国通史》《四川佛教史》《法苑谈丛》《佛教礼仪》等课程,多数教材为自编。

弘法利生 拓展佛寺宏规

遍能法师到宝光寺主持寺务后,不断完善寺院的管理制度,引导僧众走爱国爱教、弘法利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为拓展佛寺规模、保护国家文物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一、恢复宝光禅林的传戒仪规。宝光寺为长江流域“四大禅林”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历代方丈每年春季都要传授三坛大戒。为了绍隆佛种、阐扬宗风,遍能法师担任传戒大和尚。从1990年10月16日开始,他在宝光寺主持了为期21天的省佛协第四次传戒法会,受比丘戒、比丘尼戒者共361名。他们来自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和缅甸的125个寺庙,另有受居士菩萨戒者839名。其规模为历次传戒法会中最大的一次。法会圆满之日,我代表四川省楹联学会为法会赠送了一副贺联。联语盛赞遍公的文才和佛法:

宝刹仰高风,诗步翰林、墨飘瀛海、文传贞石、联秀琳宫,欣有禅人通内外;

空门留胜迹,道宏正觉、教阐华岩、座拥紫霞、衣承双桂,喜看戒子遍西南。

1995年4月,遍公又在宝光寺主持了省佛协第七次传戒法会。这是中国佛协传戒新规定颁布后所举行的隆重传戒法会。同时,它恢复了宝光寺春天传戒的历史习惯和仪轨制度。传戒的20位师承,属于本寺的占了12位。受比丘戒、比丘尼戒的僧尼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多达500余人。

二、开展罗汉堂的全面修复工程。宝光寺罗汉堂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堂内塑像577尊,工艺精湛,名扬遐迩。由于年代久远,塑像多处损坏,贴金和彩绘不同程度脱落。在以往的维修中,限于寺院财力和工匠技术,罗汉金身千疤万补,色调不一,风格各异。于是,遍公于1989年11月决定维修罗汉堂,为罗汉塑像重新彩绘贴金。

1989年12月初的一天下午,我在宝光寺僧伽学校上完课,遍公叫侍者请我到方丈室。他说:“我们准备给罗汉穿金,你对宝光寺熟悉,又懂文物政策,这件事你要多费点心啊!”1990年8月2日,遍公在宝光寺问本堂主持了修复罗汉塑像的第4次论证会,省、市、县有关领导和专家,寺僧、工匠代表共20余人参加。会上确定由我代表省、市、县文物主管部门担任现场技术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修复工程于次年8月完工后,遍公又决定在通往罗汉堂的红墙间修一座门楼,并亲自撰书了一副楹联:

五百罗汉随缘应化;

三千世界大放光明。

三、清理文物,新修文物库房,实施园林建设规划。遍公早年师事清末翰林、蜀中名士赵熙先生,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加之遍公精于文物鉴赏,又是书法名家,故对宝光寺的文物字画特别钟爱。针对各殿堂悬挂许多珍贵的名人字画却缺少安全防范措施、其余文物字画无专用库房和专人管理、寺院主体建筑区域随着游人的不断增加而日显拥挤的状况,他于1992年3月主持成立了宝光寺文物管理及园林规划领导小组。遍公任组长,县政协副主席王熙百任副组长,我是工作人员之一。

清理文物字画从3月中旬开始,由我负责鉴定和指导登记造册,赶在5月份完成。文物库房建在东花园南侧,面积约100平方米,中式平房,外貌与寺院风格协调,内部结构按照我提出的通风、采光、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等要求,工程于年底竣工。园林建设规划,遍公强调要符合佛教教义,具有寺庙特色,并将园林划为莲池、花圃、布金林、紫霞山、塔林五个景区,由隆应法师负责实施,1994年完工。

四、培修舍利宝塔。舍利宝塔是宝光寺的象征,遍公每天上午到佛学院,下午散步,都要经过这里。1993年,遍公利用居士捐资培塔的机缘,改简易的砖砌护栏为精美的青石护栏。他亲自制定方案,命技师和石工在护栏栏板上雕刻了《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图案,如“九龙灌浴”“六年苦行”“转妙法轮”等122幅,使舍利宝塔更加雄伟庄严。

1994年春节,我到宝光寺给遍公拜年。谈起培修舍利塔时,他说:“塔周围护栏正面的两根石柱还需要一副对联,你看咋办?”我说:“塔身的对联是您的老师太虚大师撰的,这副对联由您撰最好。”他推辞说:“我怎么能跟老师比高下呢?还是找一副古德的更合适。”我回家后翻阅有关宝光塔的资料,发现清代中兴宝光寺的开山祖师笑宗印密禅师的《语录》中有一偈语云:“殿前圣塔辉今古,槛外青峰拥画屏。”内容巧合,对仗工稳,惊喜之余,抄呈遍公。遍公于佛涅日(农历二月十五日)法书刻石,使宝塔增辉,且多一份因缘。

访胜留题 献力地方旅游

遍能法师诞生于嘉山乐水,出家于凌云古寺,受戒于天府锦城,求学于京师名都,讲经于渝州华岩,修行于普贤道场,传法于香城宝地,行脚遍天涯,盛名传四海。他年逾耄耋,卓锡宝光,仍不减当年爱国爱乡之热忱,寻幽访胜之雅兴,寄情留墨,献力于新都地方旅游事业。

升庵桂湖是与宝光寺齐名的文物胜迹,是我工作20年和居家10年之地,也是遍公常游之地。每年荷花和桂花盛开之际,我都要接遍公来桂湖观荷赏桂。有他时不请自来,游赏后还到我家中喝杯清茶。1991年6月,桂湖碑林竣工,我请遍公来参观。尽管碑林中大多数碑石他原来都多次看过,但这次仍看得同样仔细和投入。我请他为升庵桂湖撰书一首诗,然后刻石碑林,他欣然答应;但直至他圆寂也未能如愿,实属憾事。

1988年,与升庵桂湖一墙之隔的桂湖公园建成开放,我便陪遍公去参观。他说:“这里的建筑布局都很好,就是少了些文化气息。”1991年,县政协和县诗书画研究会特邀我一起为桂湖公园新建楼阁亭榭命名。经大家共同推敲,正式拟定了“天香园”“云外楼”“南亭”“浮光阁”“沁春园”“逍遥游”等名称,然后打算分别请名家书写,刻匾悬挂。鉴于我和遍公的特殊关系,会上确定“逍遥游”由我请遍公书写,“浮光阁”通过遍公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当天晚上,我去宝光丈室见遍公,讲明意图。他说:“晚上光线不好,请代我给赵朴老起草一封信。”我立即照办了。

1992年重阳佳节,我一早给遍公送去敬老礼品。他兴致很浓,侃侃谈起乐山重阳登高的风俗,并问我新都习惯在哪里登高。我回答说:“宋朝的赵抃、明朝的杨升庵,都曾到南郊的龙门山登高,还写有《九日龙门登高》诗。龙门山距新都城南十五里,太远了。我陪您到桂湖公园云外楼登高去。”于是,遍公扶着手杖,步出寺院,由升庵桂湖入桂湖公园。他不用侍者搀扶,一口气登上云外楼的最高层。我们望着东面浮光阁上的耀金匾额,下款署着“赵朴初”三字,乃会心一笑。下楼,我们又到沁春园内的舫居观赏遍公写的“逍遥游”匾额。遍公和我在“逍遥游”匾额下摄影留念。第二天,我有《重九侍遍能长老登桂湖云外楼》诗呈遍公:

九九重阳风俗饶,遍公策杖约登高。

霞山路断荒榛满,经阁尘封碎叶飘。

漫步城郊循桂水,扶梯云外立青霄。

龙门遥望秋光好,更有黄花处处娇。

1992年4月初,美国明道大学博士、成都市保健用品厂厂长马留文邀请遍公到厂里作客,并顺道游览新繁东湖和龙藏寺。遍公在县政协副主席王熙伯和我的陪伴下到了厂里,参观了厂房和产品陈列厅。然后,马厂长将客人迎至客厅,请遍公留墨。遍公写道:

神龙药枕世推崇,祛病延年建奇功。

利济群生兴国运,五洲大地沐春风。

中午,马厂长特备素斋宴客。下午,我陪遍公游览了龙藏寺和新繁东湖。遍公对龙藏寺明代壁画赞叹不已,他深情地对我说:“你是文管所干部,要把这些壁画保护好啊!”

1996年3月,新都泥巴沱风景区正式开放。因为我是风景区聘请的高级文化顾问,便代表风景区请遍公到泥巴沱,对这里的旅游开发出谋划策。4月20日正好是“谷雨”,风调雨顺。遍公的皈依弟子、我的师兄刘学文撑起雨伞,搀扶着老人雨游泥巴沱。我们在江沱亭上凝望毗河的碧波,在翠竹深处倾听林间的鸟鸣,遍公感到非常新奇和惬意。他对风景区负责人说:“这里河广林茂,生态环境好,是佛教放生的好地方,也是老年人休闲的好地方。”主人们从遍公的话语中有所感悟,游毕,便请遍公书写了“泥巴沱放生塘”和“长寿亭”等碑、匾名称。端午节前,泥巴沱放生塘修好了,碑也立起了。此后,每年农历七月的中元节,都有成千上万的佛教徒和游人都在这里举行放生法会和放河灯活动。

爱国爱教 高僧风范长存

遍能法师深研佛学、刻苦修行、至诚授业、乐于奉献,是一位蜚声海内、真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宗教界名人。他博览经史、精通诗联,擅长书法,乐于与社会交往。1989年国庆前夕,他在新都县政协和县委统战部联合召开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茶话会上赋诗:

四十年来万事齐,欣逢国庆赋新诗。

乾旋斗转千秋业,璧合珠联万世基。

鼎鼐权衡宜建本,黎元向往太平时。

豪情老去犹添壮,律己严明冀有司。

诗中充分表现了他爱国爱教、参政议政、老当益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怀。

遍公崇尚简朴,生活起居很有规律。他每天早上7点起床,早斋后拄着手杖到宝光寺西林园的省佛学院巡视一周(或为学僧开示),再回方丈室处理寺务,有时挥毫作书;午斋后小睡片刻,处理寺务,阅读书报,接见客人;晚斋后绕殿堂园林散步,行至山门外照壁折回。这样,他基本了解、掌握了寺中的情况。遍公更关心国家大事,傍晚7点准时打开电视机,收看国内、国际新闻,然后选看一些文艺节目。晚上10时洗脸、洗脚后就寝。

遍能法师注重学问,珍爱人才。他积极鼓励弟子们求学上进,其中不少弟子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四川省佛学院和峨眉山佛学院。在他的俗家弟子中,也不乏专家、教授,也有在他的培养下成为佛教学者的。作为遍公的学生和弟子,我有缘亲近他达18年,随时向他请教有关佛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学问,聆听他的善言妙语,感悟他的哲理玄机,故茅塞顿开、精神振奋,在学问和事业上不断取得进步。

遍公很健谈,也很风趣,我们一打开话题不知不觉半天就过去了。每次,他总是先听我介绍地方时事新闻,随即回答我有关佛学、文史方面的提问,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述他有趣的经历。比如,他年仅17岁步行3天到成都文殊院求戒,九一八事变后在柏林佛学社拒学日语,1936年坐轿子去荣县为老师赵熙祝70大寿,新中国成立前保护中共地下党员王干青,1962年开荒劳动在乐山最早引种西瓜等等。晚斋梆响,余兴未尽,我还得陪他用斋,陪他散步,继续摆未完的龙门阵。久而久之,形成规律,我每个星期必去一次。偶尔未去,他总是叫侍者来请。我一进方丈室向他合十致礼,他便恢谐地说:“啊!稀客,今天吹的啥子风呀? ”

遍公受其老师赵熙的影响,很喜爱音乐戏曲。他和我谈得高兴时,还哼两句川戏。1989年秋,四川省诗词学会年会在桂湖宾馆召开。我代表学会特邀他去欣赏诗琴吟奏会。会后他兴奋地说:“太好了,但是平时真难听到。”1991年12月4日晚,我又请成都音乐舞剧院院长、古琴家唐中六先生携琴到宝光丈室,专为他弹奏蜀派古琴最著名的《流水》等琴曲。我有《辛未十月廿九夜,侍遍能长老宝光寺听中六先生鼓琴》诗记之:

晚寺笼香霭,梵音动紫霞。

高僧迎雅士,佳果伴清茶。

三弄梅花影,重弹落雁沙。

曲终人尚醉,趺坐入禅那。

遍公久居寺中,难出山门一步。1992年5月初,我邀遍公弟子、著名楹联家张绍诚、李泽一,画家伍端,记者刘姝岚陪遍公到彭州丹景山赏牡丹。伍端是遍公旧友蜀中书画名家伍瘦梅之女公子。车上,遍公嵌“伍瘦梅”三字出上联:“梅花虽瘦堪为伍”求对,我们搜索枯肠,没有想出满意的对句。到了丹景山脚的圣迹寺,寺僧为遍公展具顶礼接驾;随即备滑竿数乘,把我们送上山顶的金华寺。此时,寺中钟鼓齐鸣,住持济尘法师率众迎接遍公。在济尘法师等人的陪同下,遍公观赏了牡丹坪上灿若云霞的各种牡丹,并在金华寺大殿观看由我所撰、徐无闻教授所书的长联:

梵宇易宏规,看丹景烘霞,白塔吟风,彭阙生烟,湔水回澜,极目繁田添锦绣;

名山多盛事,记头陀卓锡,太妃驻辇,放翁题谱,升庵赋韵,寄情九陇壮襟怀。

遍公对联语备加赞赏。但我想到遍公车上求对事,心里很惭愧。

遍公在世期间,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和香港、澳门等地区的佛教寺院及海外弟子曾多次邀请他前往住持或讲学。遍公情重本土,均一一推谢。1993年12月,遍公曾赴香港参加天坛大佛开光庆典,此外再没有到过更远的地方。1996年11月2日,遍公皈依弟子、我的朋友尹会茹(胜茹)夫妇专为遍公安排一次珠海、深圳特区之行。我们历时12天,参观了珠海国际汽车赛、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深圳全国书市及两地的名胜风光,受到两地和香港、澳门朋友们的热情接待。

1996年11月底,遍公从新都回乐山开会,不久罹病。我因公务缠身,仅两次奔赴乐山医院看望,不能随侍汤药。1997年2月4日晚10时许,遍公于乌尤丈室安然示寂。噩耗传来,我彻夜难眠。次日凌晨,遂与宝光寺都监广永师、监院隆应师等驱车乐山乌尤寺。时闻遍能大和尚治丧委员会已组成,主任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当年2月12日(正月初六),宝光寺举行由首座贞意法师主持的“遍能大和尚示寂追思法会”。

追思法会上的最长一副挽联由我撰书,遍公弟子胜成、胜泽、胜茹、胜齐敬献。全联共116字,倾诉了痛失良师的哀惋之情:

公去实堪哀:共钦正觉披缁、空林受具、神京奋志、缙寺谈禅、灵地种瓜、宝光传戒,紫霞兴学、濠上建桥,通身心力付中华,痛人天遥远,九二春秋劳圣哲;

我来犹恨晚:长忆明湖赏桂、别岛聆经、丹景咏花、秀峨追月、古沱写竹、丈室拥炉、珠海观潮、乌尤问疾,满面慈悲瞻德像,哭生死刹那,三千世界失师尊。

追思法会结束后,遍公的遗体从乌尤寺送至峨眉山荼毗。灵骨分为四份,分别在新都宝光寺、乐山乌尤寺、峨眉山伏虎寺和重庆华岩寺建塔安奉。宝光寺的灵骨塔建于遍公创立的四川省佛学院附近的园林内。塔铭由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王文才撰文,宝光寺都监广永书写,塔联由我敬撰:

新乐峨渝,分藏舍利;

智行悲愿,共证菩提。

1997年10月14日下午5时,我参加了在宝光寺举行的遍能大和尚灵骨入塔仪式。我静穆地恭立在遍公灵骨塔前,合十默哀,思绪万端,久久不愿离去。

遍能法师示寂后,他老人家创建的四川省佛学院,仍然遵循他制定的“智行悲愿”院训和“佛法弘扬,僧才为本”的开示,在代院长海山法师的领导下,第二届学僧于1997年7月毕业了。

在这批学僧中,普正、德祥、祖道、觉良、克能等,后来都成为寺院的方丈、住持或著名法师。

第三届学僧于1999年7月毕业,学僧中也有不少佼佼者,如峨眉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峨眉山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主任、遍能法师的弟子满霖(胜理)法师等。此后,四川省佛学院合并于四川省峨眉山佛学院。这所佛学院也是遍能法师创建,现更名为峨眉山佛学院。

今年,欣逢遍能法师诞生110周年、圆寂20周年。20年来,每到遍公的生辰和忌日,我都会忆及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每年清明节前夕,我总是捧着鲜花、香烛,去宝光寺遍能法师灵塔前祭拜。山高水长,师恩难忘。遍公的言传身教激励着我,使我奋力治学,探究佛法。我于2004年退休前后,先后出版和再版了《宝光禅院》《龙藏古寺》《佛教礼仪》等专著;相继担任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等。我身为他早年的皈依弟子,为佛教作奉献是尽形寿坚持的宗旨。心灯永续,慧炬长明,在遍公110周年冥寿之际,我面对恩师遗像至诚顶礼,并献上一瓣心香,万缕情丝:

百岁冥辰又十年,聆经座下忆绵绵。

智行悲愿菩提壮,新乐峨渝窣堵妍。

慧炬长明辉佛界,心灯永续寄禅天。

稀龄不负师恩厚,弘法利生了夙缘。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猜你喜欢
佛学院方丈法师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弯腰的哲学
“你已经做了”
“你已经做了”
弯腰的哲学
论如何成为一名法师
不见悲则喜
AN ODE TO THE MOUNTAIN GOD 法师与山神的对话
一招制敌
还完债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