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是一个企业的命脉—专访卡尔拉得汽车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大中国区首席执行官Jan Roos

2016-12-06 02:16张淑珍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6年5期
关键词:维修厂卡尔供应商

◆文/本刊记者 张淑珍

效率是一个企业的命脉—专访卡尔拉得汽车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大中国区首席执行官Jan Roos

◆文/本刊记者张淑珍

30多年来,卡尔拉得一直为汽车维修行业提供质量可靠、高维修利润的碰撞修复系统,包括技术更新、培训与服务。当前,全球在使用中的卡尔拉得碰撞修复系统超过4万多台。卡尔拉得的产品以其质量优良、技术先进、设计人性化而驰名。

卡尔拉得汽车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大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Jan Roos

记者:卡尔拉得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尔拉得”)作为汽车维修行业的知名品牌,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卡尔拉得的品牌背景。

Jan Roos:卡尔拉得是汽车碰撞修复产业的主要供应商,世界知名企业。于1973年第一个开发出具有万能测量系统的车身矫正系统,之后又第一个推出计算机化的电子测量系统。目前,在世界各地的70多个国家分销网络的支持下,卡尔拉得的碰撞修复系统应用在世界各地,涵盖于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管理的各个方面。

记者:您认为目前中国维修企业现状以及市场前景是怎样的?

Jan Roos:中国汽车市场近年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随着汽车销量的下降,汽车经销商4S店通过卖车获得巨大利润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作为4S店的经营管理者,目前考虑更多的或许是如何通过车辆维修而获取更多利润。这里举一个例子,据我了解在中国的一家德国品牌的4S店,来自后市场车辆维修方面的收入只占到全部收入的12%,而这12%中的80%是利润。这一点无论在欧洲还是在美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欧美国家来自于车辆维修方面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5-50%。在看到中国汽车维修与欧美市场存在巨大差距的同时,我们也预测,在未来5年内中国汽车维修方面的收益将从10%上升到40%。

记者:按照您的说法,在未来的维修市场里效率就意味着盈利与否,那么贵公司就提高维修效率这一点做了哪些对策呢?

Jan Roos:卡尔拉得是一家瑞典公司,我们拿瑞典的理赔效率做一对比。在瑞典车辆发生事故后,仅有4%的理赔是由人确定的,即定损员确定理赔金额,而其余96%均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完成,保险公司很快就能完成赔付。但是,目前在中国,几乎100%的理赔是由定损员人为确定的。我们希望这方面的巨大差异未来能够改变,更希望在提高维修厂效益方面有所成就,这正是我们推出维修厂规划管理平台—optiworks的初衷。我们推出的optiworks软件系统,除了一部分用于保险公司定损评估外,最主要的特点是为维修厂做规划管理。如果希望提高维修厂工作效率,就需要有一套规划系统,做好车间规划是重要的一步。这个软件平台利用实际作业时间来实现车间优化配置,能极大提高维修车间的工作效率。利用这套软件系统不仅可以管理维修车辆,对产品库存、人力资源、配件数据等有关维修厂的一切信息,均可进行规划管理。

记者:卡尔拉得公司是全球事故车维修设备最大的供应商之一,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身份的?

Jan Roos:在我看来我们不只是供应商,我们还应该是提供商。对于供应商来讲,他们仅销售产品,而作为提供商,我们提供一切客户所需,包括整套的技术设备及服务体系。例如:维修厂效益提升、规划管理、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硬件设备等,也就是说,我们不只为合作伙伴、终端用户销售产品和技术,还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因此,我更愿意说我们是知识的提供商,在帮助维修厂在修好车的同时,提高效率与收益。

记者:随着社会发展,汽车的安全系统越来越被重视,安全不仅仅是防碰撞的代名词,更被融入到各个配置当中,请问对安全修复是怎么看待的?

Jan Roos: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当今应用在汽车中的新技术、新材料也在不断地革新与进步。我们经常谈到的车辆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系统,都有新技术的出现与应用,这些都对传统维修带来了新挑战。同时我们也看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美,应对汽车技术和材料的发展,车辆维修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如果没有专业培训、技术知识,车辆的正确维修将无从谈起。因此对于事故车维修来讲,车修得漂亮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安全修复不仅需要专业设备,更需要专业培训技能及知识。毕竟,安全修复与我们的性命生死攸关。

猜你喜欢
维修厂卡尔供应商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你好,亲爱的卡尔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我在此处,很高兴你在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