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浅析

2016-12-06 07:36王杰明徐杰万俊婷曾为刚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孝感市老城区用地

王杰明,徐杰,万俊婷,曾为刚

(孝感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湖北孝感432100)

孝感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浅析

王杰明,徐杰,万俊婷,曾为刚

(孝感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湖北孝感432100)

从公共文化设施的公益性角度入手,对孝感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的空间布局、方法和配置标准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期推动孝感市未来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公益性;公共文化设施;规划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6.08.006

1 概述

孝感市作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文化事业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其对城市影响力、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城市管理水平,甚至经济增长等方面有明显的推动力。公共文化设施作为推动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规划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1]。孝感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旨在通过对现状公共文化设施的分析梳理,从公共文化设施的分类体系和分级体系2个方面入手,明确中心城区内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建设配置标准等。为孝感市未来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2 公共文化设施现状概况

2.1 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分析

孝感市一直较为重视文化事业的建设,中心城区现状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现状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主要为小区(社区)级设施,居住区级设施较为缺乏。

在空间分布上,现有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分布在老城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在商业较发达,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呈现出西密东疏的格局如图1所示。

图1 文化设施空间布局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不完善

长久以来文化设施建设缺乏系统性规划,设施建设全凭经验或横向比较确定,往往造成了项目建设的随意性。目前文化设施的建设大多仍停留在经验层面,缺乏量化指标体系。

2)文化设施布局不甚合理

以往的城市发展中由于未制定系统性的文化设施专项规划,没有为设施建设预留相应用地,导致目前项目选址难度大,用地得不到保障,布局不够合理。

3)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缺乏经费支撑

由于地方财政对公益型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量偏少、总体缺乏力度,原有设施大多比较陈旧、功能落后。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经常性开支往往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也限制了文化设施功能的发挥。

2.3 存在问题总结

1)现状社区行政辖区与现状社区公共服务规模不匹配,社区级概念模糊。

2)现状社区级文化设施规模基本都为居住小区级别。

3)在区级和社区级之间跨度太大,缺乏一个过渡环节。

3 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目标、原则和策略

3.1 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目标

3.1.1 总体目标

到2030年,将孝感市建设成为文化综合实力领先同级城市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文化特点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在中心城区形成“十五分钟居住文化圈”,发展地域特色文化,构建“中华孝文化名城”。

3.1.2 分目标

1)到2030年,规划人均文化设施用地0.8m2以上。

2)在保证大型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的同时,重点发展基层文化设施,让文化融入生活。

3)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贯彻落实“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构建文化软实力平台。

3.2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原则

1)旧城区以现状保留改造为主,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适当降低标准;新城区以新建为主,公益性文化设施按照相关标准建设。

2)在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按照控规要求设置,在没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地块,按照总规要求设置公益性文化设施。

3)具备条件的基层文化设施,宜依托大型文化设施设置,以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4)在一定用地范围内相对集中的几个小区(社区),可统筹考虑设置文化设施用地,集中布置文化设施。

5)在旧城区现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利用存量房分散设置基层文化设施。

3.3 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策略

1)新建

主要是对现状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半径不能覆盖到的地区,在规划的新址上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2)保留

保持原状或在不增加用地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改造。一般近期建成的文化设施用地充足,建筑质量和建筑风貌较好,采取保留的方式;老城区中的公共文化设施用地没有扩展余地的也可以采取保留的模式。

3)扩建

对于现状占地面积不足,有扩建余地的用地采取原址扩建的模式;或在原有用地范围内扩建。

4)迁建

在选址与规划用地性质冲突或原区域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布点过密,需要异地搬迁,满足新区域公共文化设施用地需求的,可采取异地迁建和扩建的方式。

5)改建

由于不能满足规划功能需求或急需搬迁改造的现状公共文化设施,通过原地改造或新建,建设成为规划所需的其他公共文化设施。

6)撤并

现状公共文化设施机构规模小、分布密集、建筑质量较差,规划中予以撤并归入其他公共文化设施范畴。

4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

孝感市中心城区文化设施分级体系按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社区)级等4个层面进行配置,形成相互结合、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4级网络体系。

4.1 公共文化设施配置标准体系

1)市、区级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的基础上,再根据政府意愿和城市发展需求规划其他类别公共文化设施。

2)居住区级、小区(社区)级文化设施配置主要结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来制定孝感市社区级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标准。总体上老城区采用标准下限值,新区采用标准上限值。同时,考虑现状已建成居住区(居住小区)补建配套文化设施可采用控制指标中的下限值,新建居住区配套文化设施的规划布置应尽量高标准建设。

4.2 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老城区、南城新区、高新区、东城生活区和临空经济区5个片区,文化设施规划中按照5个片区进行服务的功能分区。孝感市文化设施整体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核5片多点”[2]。

“一核”:通过位于东城生活区的东南侧的市级文化中心,包括孝感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一系列大型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打造孝感市新的城市文化核心,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孝感市现状文化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的状况。

“五片”:考虑均衡布局的要求,在老城区、南城新区、高新区、东城生活区和临空经济区五个片区内集中布置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形成区级文化中心。

“多点”:通过社区级文化设施的建设,形成若干供人们进行文化活动的文化活动中心。

4.3 公共文化设施分级规划

1)市级文化设施用地主要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用地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是孝感市区域性文化中心的重要空间载体,可辐射整个孝感市及周边地区。

规划市级文化设施8处,主要分布在老城区、高新区和东城生活区,老城区主要为现状保留,其他两个区以新建为主,总规划用地面积为53.72公顷。

2)区级文化设施用地主要服务于各区范围,是承上启下的一级文化设施用地,近期建设的区级文化设施用地主要满足不同区域内的群众文化需要,缩小地区差距,体现文化服务的公平性[3]。

规划区级文化设施9处,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南城新区、东城生活区和临空经济区,规划有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老城区主要为现状保留(部分调整为区级)和迁建,其他区以新建为主,总规划用地面积为0.2062km2。

3)居住区级文化设施用地主要服务于居住区,以文化活动中心等用地为主要依托,结合孝感市中心城区规划管理单元的划分,适当集中配置,服务基层群众文化需要,构建“十五分钟居住文化圈”的基本单元。

共规划居住区级文化设施25处,分别分布在老城区、南城新区、高新区、东城生活区和临空经济区,规划以新建为主,总规划用地面积为0.2589km2。

4)居住小区(社区)级文化设施,是居民进行日常文化活动的场地,是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础,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区内及社区周边居民,是居民小型文化活动的场所,包括小型展览室、俱乐部、书店、文化站、文化室、文化小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

5 结语

在“文化兴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必将成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重点之一,这就要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要适应转变,创新机制,积极拓展公共文化设施的范畴,重点发展亲民、近民的基础化、大众化的公共文化设施。

通过建设与孝感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强化文化设施的建设来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职能,增加城市活力,形成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格局。

【1】段成荣,谭砢.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研究——宁波城市新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案例[J].人口研究,2002(6):67-69.

【2】翟坤,谭春晓,徐芃.滨海新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索——以公共文化设施为例[J].城市,2011(7):121-123.

【3】朱峻声.成都市公共文化设施特征及规划布局研究[J].四川建筑,2015 (2):45-47.

Analysis on Planning for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n Center of Xiaogan

WANG Jie-ming,XU Jie,WAN Jun-ting,ZENG Wei-gang

(Xiaoga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Xiaogan 432100,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welfare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this paper thinks about and explores the space layout,method and configuration standard of the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n the center of Xiaoga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in Xiaogan in the future.

public welfare;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planning

TU984.2

B

1007-9467(2016)08-0010-02

2016-08-03

王杰明(1964~),男,湖北孝昌人,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从事城乡规划建筑设计。

猜你喜欢
孝感市老城区用地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厦门吉宏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北省孝感市再设全资子公司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孝感市:出台《孝感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湖北省孝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