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现代社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路径

2016-12-09 01:16浦粹云袁北星
江汉论坛 2016年10期
关键词:现代社会优秀传统文化

浦粹云 袁北星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当前,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要深入挖掘和研究阐发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创新方式载体渠道,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以诠释中华文化绵延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彰显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品格,揭示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魅力。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现代社会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0-0140-05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融入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本文着眼于探讨在当代社会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现实路径等,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优化创新和科学发展。

一、厘清和凝练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理念,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我们引以为傲的是数千年绵延未断的历史文化传承。古代先贤深入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已积淀成为深厚的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站在时代起点,立足实践要求,必须厘清和凝练传统文化中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1.爱国忧国。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是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南史·羊侃传》),“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呻吟语》)由忧国忧民、为民请命,而至以身许国、为国赴死,是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精髓和实质,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显示出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和历经挫折而不屈服、屡遭坎坷而不气馁的爱国情怀。

2.仁爱民本。仁爱思想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道德精神。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中国人最高道德追求,也让世界心悦诚服。他把“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理论,主张惠民、恤民、教民、养民、富民。“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孔子家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尽管民本思想有别于近代民主理念,但历代采取轻徭薄税、节俭省刑政策,这些“解民之倒悬”(《孟子·公孙丑下》)之举,为劳动人民提供了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创造中华文化奠定了基础。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公认的价值尺度,也是贯穿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周易》里的“中”、“正”之说,强调要持守“中正之道”;《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要求勤勉工作;《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标示着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先贤修身最高境界是以德为先,礼乐齐修,退求其次是恪守以义为先,尤其是在利益面前不可忘义,要“见利思义”,必要时还要“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要求人们超越个人私利,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正义事业作为最高追求。

4.贵诚重诺。人无信则不立。诚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作为君子和为政者的必备品德。如墨子说:“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厌,殁世而不倦。”(《墨子·节用中》)在人际交往中,只有“谨而信”,才能使“朋友信之”。在国家治理中,为政者“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才能国运长久。传统诚信理念经后世诠释和系统化,沉淀于传统文化血脉之中,熔铸为重要的民族品格。

5.明善诚身。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律己,主张把正心诚意以臻于至善作为治家治国治天下的根本起点。古代修身理念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价值取向,强调恪守仁义、孝悌、忠信、友爱、宽厚、明礼、知耻等基本道德,要求正确处理公私、义利、理欲、苦乐、荣辱、生死等关系。古代吏治思想特别强调官吏德行,管子提出考察任用官吏“四慎”准则,即“大德不至仁,不可授国柄;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管子·立政》)强调执掌权力的官吏,必须比普通人具有更高修养和品德。

6.崇尚和合。传统和合理念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所谓“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国语·郑语》。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调和,就能使百姓安身立命。古代先哲强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德莫大于和”等和合共存理念,造就传统文化多元融合、兼收并蓄的精神特质。这一理念体现于政治领域,为“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政治准则;体现于社会领域,为强调“讲信修睦”的社会和谐观。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归宿处。”“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也是天地万物存在的基础。

二、深入阐发传统文化现实价值,为社会建设提供精神滋养和力量支撑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鲁迅曾经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使亿万华夏子孙紧紧凝聚在一起不分离的精神感召力和文化引领力。“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支撑。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它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而特定文化土壤滋养着人们最深层价值追求,孕育生成特定价值观。任何价值观的凝练和形成,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如习近平所强调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历史也表明,不论发生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经历何种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一脉相承的情感认同、价值归属和信念支撑。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合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这一真理性论断昭示我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只有同各国具体实际和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才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我们党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带领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进一步使我们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凝聚着中华文明最深沉精神追求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拥有丰富内涵,包括精神上的强大和文化上的复兴。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习近平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无论是形成思想共识、汇聚精神力量,还是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化繁荣发展,都需要汲取传统思想道德精华,使之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强大精神力量。

4.中华文化的世界性文化意义有助于破解人类面临的矛盾冲突和精神道德困境。这是一个与文化空前融合的时代,不同文化和谐共生、共进共荣:这是一个革故鼎新的变革时代,不同文化彼此尊重、相互滋养,共同谱写人类文明史上的绚丽篇章。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追逐利润,个人追求物质利益,承认“人人为己”私欲的正当性等,都极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流行。实际上,市场经济追求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要求人们遵守市场规则,保持道德自律。而中华文明核心理念在实践中体现的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兼爱宽容等准则,与现代社会有许多高度契合之处,深入挖掘和阐发其思想精髓的时代价值,必将为化解市场经济中容易出现的贪婪、堕落、虚伪等做出独特贡献。

三、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过去、承载现在、昭示未来。“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1.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文化复兴决不是文化复古,文化兴盛的关键在于传承创新。古代先贤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传统和道德思想精髓,都应当得到继承和弘扬。但由于传统文化生成于农耕文明时代,与小农经济、宗法制度等密不可分。难免瑕瑜互见,存在历史局限性和某些糟粕性成分,如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都无法适应当前现代化建设、民主法治进程和民族复兴伟业的现实要求。毛泽东历来主张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态度,反对食古不化。他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既不是走老路,也不能固步自封,而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基础上,总结提炼传统文化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本质内涵,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对待传统文化,要注意克服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观念和做法,一是历史教条主义,对传统文化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全盘吸收,主张用传统文化取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所谓“新儒学”确定为现代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历史虚无主义,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主张重建中国文化,或用西方术语、概念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这两种思潮都是极端错误和十分有害的。对待传统文化,要以习近平重要论述为指导:“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立足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现实,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和总结概括,经过科学扬弃后为我所用;结合时代特征和新的实践,对传统文化作出合乎逻辑的新阐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这才是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和把握的科学态度和思想方法。

2.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能囫囵吞枣、不加分析,而要使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要使中华传统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坚持创新方法、手段、载体等,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进而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要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传统价值理念与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创新性发展;要立足本国国情并面向世界,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精华,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四、多管齐下营建良性传播网络,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播力度,承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输出质量,是衡量在现代社会能否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标。

1.提炼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挖掘阐发其中合乎时代要求的思想道德精华。要进一步讲清楚、梳理好、阐发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整认识中华文化独特价值。理性思考中华民族历史使命,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并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不断发扬光大。如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培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志向,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拥有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积蕴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无畏气概,践行公正无私、戒奢节俭的修身之道等。

2.总结历史成败得失,汲取治国理政思想精华和经验智慧。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许多治国理政的观点和方法,对于今天我们党用好权、执好政具有借鉴意义。如在治国方略上,汲取传统民本思想,强化执政为民理念,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在社会治理上,汲取传统公正思想,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在人格修养上,汲取传统诚信思想,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这是提升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也是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在发展目标上,汲取传统和合思想,强调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

3.从国家社会家庭三个层面入手,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注意把传统美德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形成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场景和社会氛围。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出台经济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遵循传统思想道德要求,形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实践;加强家庭教育,传承优良家风家教,在道德观念上强化自我约束。

4.强化文化产品的道德导向,运用多种文艺形式和文化载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需要内容和载体。要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道德导向,使文化产品体现更高境界的文化精神,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更高精神追求。要加强对影视、图书、歌舞、报刊等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把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融入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让文化产品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载体。要契合群众心理特点和接受方式,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载体、拓展平台,精心组织文化惠民活动.让群众在享受文化服务中受到教益。

5.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深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健全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实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载体历久弥新。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及保护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实施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开展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普及活动,举办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庆典,将爱国、爱家、感恩、孝道等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其中,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开展“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日期间的宣传展示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

6.发掘和推广“凡人善举”,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要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让每个人成为传播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文化的主体。要积极培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学雷锋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常态化,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新闻媒体要持之以恒地宣传践行传统美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事物、新典型,用身边典型引领社会崇德向善风气的形成,把先进典型的高尚道德情操和道德观念转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

7.构建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之中。比如,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适当增加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篇幅,适当增加中华医药、武术、剪纸、琴棋书画、礼仪节庆等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讲授,使传统经典嵌入青少年脑海。充分利用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邀请知名学者进行诗词赏析、书画品鉴,邀请民间艺术家讲解知识、传授技艺:组织国学社团、兴趣小组等,激发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并自觉承担传承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打造一支熟悉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8.加强道德养成,深入开展崇德向善的全民修身行动。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全社会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明大德,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导人们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守公德,就是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滋养心灵、涵育文明的作用,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比如,通过诚信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倡导讲诚实、重信用、守承诺,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风尚,使勤俭成为陶冶情操的境界、持家兴业的根本和治国安邦的保证。严私德,就是要恪守做人准则。坚持洁身自好,保持慎独慎微,耐得住清贫寂寞,顶得住歪风邪气,经得住名利诱惑,真正做到“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9.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文明进步、开放包容、繁荣发展的中国形象。“近者悦,远者来”,彰显的是文化的独特力量。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使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人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美善相乐的基本精神,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要阐释好中国特色,还要探讨传统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兼容途径,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方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和精神标识,在对外传播中体现我们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开放包容姿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维护世界和平。

(责任编辑 胡静)

猜你喜欢
现代社会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教育的缺失
现代教育的缺失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对加快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思考
适应现代社会的美术基础教学
沉默的力量
资本的界限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