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芽囊原虫形态学的研究进展

2016-12-09 07:28韩呈武综述曹兴午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原虫包囊阿米巴

韩呈武 综述,曹兴午 审校

(中日友好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29)



·综 述·

人芽囊原虫形态学的研究进展

韩呈武 综述,曹兴午△审校

(中日友好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29)

人芽囊原虫; 形态学鉴定; 培养; 寄生虫

人芽囊原虫(B.h.)是一种常见的人与动物肠道寄生虫。于1849年首次报告,1912年从人体粪便中发现,根据其形态特征归属于酵母菌,并命名为人体酵母菌,其后,在哺乳类、鸟类、爬虫类、两栖类及昆虫类都得到检出。B.h.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酵母菌,1976年有学者进一步对形态特征进行了光镜与电镜区别。根据其性质、生理和形态体征发现,B.h.严格厌氧,采用培养细菌或真菌的培养基不能生长,营养类似原虫,室温培养3 d死亡,pH 7环境生长,无细胞壁,具有伪足和原虫线粒体等特点[1]。1996年以后进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人体分离虫株间的遗传性显示了多形态特点。目前,确定B.h.分为9个遗传子类型,另在鸟类、哺乳类同样亦可检出,确定其为人畜共患病原菌[2]。为提高B.h.检出率,本研究重点就B.h.形态学鉴定、方法与B.h.病进行综述。

英国PSI公司在紧密耦合雾化技术的基础上对紧耦合环缝式喷嘴结构进行了结构优化和改进,使气流的出口速度超过声速,可在较小的雾化压力下获得高速气流,在2.5 MPa压力下,气体速率可达到540 m/s,此外超声紧密耦合雾化技术可以提高粉末的冷却速度,效率高,成本低,且应用范围广,是气雾化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且具有工业实用意义,对于促进3D打印用金属粉末的工业化生产制备有着重要的意义[7,11]。

1 流行病学与检出率

B.h.世界均有报告,高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3]。广西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是多种寄生虫病流行的重要地区。近年研究表明,B.h.感染在广西人群中较常见[4-5]。但是,临床医师对恶性肿瘤患者B.h.感染认识不足,易漏诊或误诊,导致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加重[6]。

吉川尚男[2]认为:由于检查方法不同(如直接镜检、染色检查、培养检查),检查对象和鉴定水平存在差异,各地区检出率差异性较大。美国为22.9%,英国为6.9%(96/1 390),日本采用粪便碘染色镜检+直接涂片检查+姬姆萨染色检查阳性率为0.47%(30/6 422)。其采用培养方法,提高阳性率为2.45%(50/2 037),并强调反复多次检查慢性腹泻的患者粪便检出率高。张峰等[7]介绍,我国有几十个省市报道有B.h.感染。

笔者注意到20世纪70~90年代一直以B.h.无致病性处理。在日常粪便常规寄生虫检查中,以铁苏木素染色,油镜观察,检出率为45.0%,曾强调腹泻患者更为多见[8],并指出一般镜检容易与白细胞混淆[9]。

关于档案其实许多人都不太注意这类问题,导致现在许多单位都不太注重这内问题,使得许多部门出现人事档案管理乱象。现代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事变动也快速增加,这对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许多工作人员经常想着换工作,但单位的人事档案没有及时更新,这将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事工作变动,同时也阻碍了个人事业的发展。档案是求职者迈进新工作大门的基石,无论个人多优秀,也必须要有一份优秀的档案。无论去那个单位都离不开人事档案推荐。

长期以来,B.h.生活史尚不清楚,造成对其形态和致病性不明确。近期研究认为,B.h.通过3种方式进行发育与繁殖:颗粒型方式、空泡型方式、阿米巴型方式。见图1。如何使滋养体形成空泡型,颗粒型营二分裂繁殖及形成包囊型,至今不明[2]。 可从宿主粪便培养中看到,包囊型分化成空泡型与颗粒型。由于作为具有感染性质的包囊型在人体盲肠和大肠内形成与寄居,人工培养不能造成肠道微环境,故在培养基中看不到包囊型。包囊随着粪便排出外界后,经口食入感染,在人体肠腔内脱囊,才能形成空泡型与颗粒型B.h.,而后,其再进行分裂、繁殖和增生,完成生活史[2]。因此,包囊型发育成为空泡型与颗粒型只有在宿主肠道内才可看到,体外人工培养不可能完成包囊型B.h.[2]。

2 生活史

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SWOT分析(2015)认为[11]:寄生于人体且致病的肠道原虫常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和B.h.等,上述寄生虫是引起人体腹泻、腹痛的主要病原体。目前,B.h.在全世界依然被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10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其感染潜在危害较大,且易与一般胃肠道感染相混淆,容易漏诊或误诊,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1]。

培养基制作:用1 mol/L的NaOH调整蒸馏水pH 7.0~7.4,加至1 000 mL。放置120 ℃,高压灭菌20 min,灭菌后备用,放入冰箱可保存一年以上。加入无菌马血清,制作成液体培养基,放入冰箱可保存1个月以上。此外,可分装在5~15 mL塑料管中灭菌后备用。培养基装入培养容器70%容量即可。

近年胡缨等[10]对就诊的 1 185 例慢性腹泻患者进行粪便检查,B.h.感染率为12.24%,其中有黏液脓血便患者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腹泻者(P<0.05);不同性别、年龄腹泻者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感染率最高(为20.29%)。实验室辅助检查中,69.66%的感染患者中有血红蛋白降低;80.69%的感染患者IgG、IgM、IgA均正常;86.90%的感染者 CD3+、CD4+表达水平降低,CD8+表达水平相对稳定,CD4+/CD8+比值下降。 结论认为,B.h.感染是慢性腹泻的1个重要病原体,其致病作用不容忽视。

注:空泡型见于生活史的底部(通常在临床标本中可以看到);颗粒型的发育见于生活史图的左侧部分;阿米巴型见于生活史图的右侧部分。颗粒型与阿米巴型的虫体均可以由空泡型(中心体)产生而来;增殖可通过二分裂(空泡型和颗粒型)、出芽(形成阿米巴型)、裂体生殖(中心体)和孢子形成(空泡型,少见)而发生。

3 形态学特征描述

染色液配制:90%乙醇170 mL;100%甲醇160 mL;醋酸20 mL;石炭酸20 mL;1%磷钨酸12 mL。将上述试剂注入618 mL的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加入氯碳混合剂(武藤化学和光纯药工业产品)5 g,混合后备用。

用染色序列对P进行着色,实际上是对m(2n+1)+2n-1条边进行着色,而图4中色集合的个数有个,根据上述染色算法,当k是奇数时,有当k是偶数时,有因此恒成立,此时求得最小的整数k满足⎤。

注:中央有巨大空泡,核紧靠边缘。

注:细胞呈泡状结构,内含大量大小不一、功能不详的颗粒,核靠近边缘。

注:形态不规则,有伪足、核边缘化,中央有空泡和颗粒。

4 显微镜不同倍率检查与形态特征

4.1 低倍镜检查 笔者采用生理盐水直接粪便涂片低倍显微镜观察,B.h.为无色或浅黄色,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数量多时视野可呈“满天星”点状。内含1个巨大透明体,其周围围绕以极小细胞质,在细胞质内可看到有少数折光小体(颗粒),遇到普通水或蒸馏水可以迅速破裂而消失[9],见图5(仅见虫图轮廓)。

图5 患者粪便标本低倍观察

4.2 高倍镜检查 在光镜下(40×10),生理盐水涂片中B.h.为圆形、卵圆形,无运动现象,核及其他结构不易辩认,不易与其他肠道原虫包囊区别;可见3类型:空泡型、颗粒型和阿米巴型。新鲜粪便标本立即涂片可观察到直径为5~50 μm的空泡型和颗粒型虫体,见图6。此外,还可检出直径为3~5 μm的包囊型虫体,通常小型虫体光镜观察比较困难。

注:培养的虫体在中央均有液泡(CV)。具有圆形小颗粒为颗粒型(GF);无颗粒者为空泡型(VF)[2]。

排出粪便后,放置4 h再进行粪便涂片时,空泡型与颗粒型虫体不能维持原来形态,此为B.h.严格厌氧性质决定。虫体排出后接触空气,会发生急剧变性和裂解,见图7。变性的空泡型与颗粒型虫体与原本不固定的阿米巴型虫体很难区分。从粪便标本中检出特殊的阿米巴型就比较困难[2]。

注:在盖玻片周围的虫体,由于接触空气(氧气)导致虫体裂解,呈形态空化、溶解(A)。再延时后,可以完全变性,细胞膜呈纤维状,其中央呈颗粒聚焦现象(B)[2],完全溶解。

培养基放置冰箱冷藏,接种标本时,必须将培养基置于室温事先预热,将新鲜粪便培养放入培养基,用灭菌棒搅拌均匀。与放入粪便量有关,一般采用15 mL的塑料管,放入1 g粪便较适宜。如果采用微型管,一般在5~10 mg(3倍火柴头大小)为宜。

4.3 油镜检查 B.h.低、高倍率显微镜颗粒型,不易与肠道内较小原虫、哈门内阿米巴、脆弱双核阿米巴等区别。用铁苏木素染色光镜(100×10)观察,B.h.形态多样,可见空泡型、颗粒型、阿米巴型及二分裂型[1]。其中以空泡型多见,虫体显示出显著囊壁,中央有清楚和染色较深的区域将核推向虫体边缘,核染成深蓝色,多在3个以上[13]。见图8、9。

图8 铁苏木素染色光镜(100×10)观察B.h.空泡型,核边缘化[13]

图9 铁苏木素染色光镜(100×10)观察B.h.空泡型,核边缘化[12]

4.4 瑞姬方法染色 空泡型虫体,形态多样化,中央空化,核边缘化。见图10。

图10 瑞姬方法染色空泡型虫体

4.5 电镜观察 何妮等[1]介绍:B.h.电镜观察可根据包囊有无纤维外衣将其分为纤维包囊型和包囊型2种。纤维包囊型能吸附细菌和其他包囊,导致异体宿主感染。2种包囊型内部结构大体相同。B.h.浆内含有粗面和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糖原颗粒等,细胞核内有异染色体,线粒体差异变化大,细胞膜有微吞饮功能,细胞外可能包被纤维外衣。在培养中发现,B.h.包囊形成过程中蛋白代谢增强,细胞核周围及粗面内质网区域管沟样机构增加[1]。

5 采用不同检查方法与形态特征

对B.h.而言,检查方法与检出率密切相关,不同的染色方法有不同形态特征,学者曾进行的不同尝试与经验,现分别介绍如下。

5.1 碘染色方法 此为鉴定粪便阿米巴包囊经常采用的方法,取一滴碘液在载物片上,用牙签采取粪便少许,涂成薄片,加盖盖玻片镜检,低倍镜可以看到B.h.呈耀眼亮点,高倍镜可看到B.h.当中的空泡,此可与其他包囊鉴别,见图11。如果虫体较少、粪便标本排出时间过长或标本保存不好就难以检出[2]。

注:A为结肠阿米巴包囊(下面)和多态性B.h.的颗粒型虫体(上面)。B为可看到二分裂虫体的标本。无论哪一种虫体,都可以染成黄色,在细胞质周围可见颗粒状的线粒体样物质和细胞核(B.h.)特征[2]。

5.2 Cone染色液方法[2]本方法优点为直接检查与固定标本同时进行。将粪便标本涂成薄片,在涂片标本处于半干状态,滴加染色液(见配方),染色30 min,用蒸馏水轻轻冲洗,加盖片镜检。染色适宜度为酵母菌等浓染。B.h.呈深蓝色或黑色,此为染色液特异性的结果,见图12a。镜检发现染色不理想时,仍然可重新再染1次。如果想永久保存标本,可采取蒸馏水冲洗后干燥,或用乙醇梯度脱水,用二甲苯透明后,再用光学树脂封片。在此染色片中,油镜下可看到虫体周围有一圈空白区(此为B.h.周围1层纤维状结构不被染色而形成的空白区),这可与其他原虫进行鉴别[2],见图12b。

吉川尚男[2]报告,目前共识有3类型B.h.:空泡型、颗粒型和阿米巴型。空泡型与颗粒型的不同之处在于虫体中心部位有无液泡,空泡型虫体内所呈液泡为无构造和类似细胞液泡样的均匀物质,而颗粒型则可以看到虫体中心部位有颗粒样物质存在,此为区别两者依据[2]。见图2、3。阿米巴型最显著特点为形态不规则,见图4。其有伪足和伪足运动,但运动相当缓慢,细胞核内含有空泡和颗粒[1]。颗粒型虫体也能以二分裂方式繁殖[13]。何妮等[1]描述,空泡型直径3~64 μm,大小差异悬殊,折光性强,虫体透明,活体时细胞核不可见,细胞内有1个极大空泡结构。1990年研究报告B.h.还存在包囊型,直径为2~5 μm,囊壁厚。不同来源的宿主其包囊形态不同。

注:A为B.h.浓染时呈深蓝色甚至黑色,但看不到内部构造;B为浅染色时,可以看到中央的空泡和颗粒状的细胞质,在虫体周围呈1个轮廓的“空圈”,可为鉴别特征。

5.3 MIF固定染色方法 适用于粪便中原虫及蠕虫虫卵的固定、染色和标本保存,原虫与虫卵标本可长期保存。但B.h.不期望长期保存,只是短时间尽可能将标本处理,仅存留一部分标本作为长期保存备以后使用。使用甲醛固定的标本不能保持其原来的圆形形态,空泡型与颗粒型会形成多种多样形态,见图13。

注:B.h.形态不固定,中央空泡染色不均匀,在周围细胞质内有线粒体样结构和核,此点为鉴定特征[2,14]。

5.4 培养方法[2]以下介绍的方法为简单且检出率高的方法,之后还可进行遗传学检查,特别适用于DNA测定,很有实用价值。虽然已经报道多种培养基方法,但以液体培养基更为简单方便。液体培养基组成:氯化钠8.5 g;氯化钙0.33 g;氯化钾0.3 g;天门冬酰胺0.5 g。

大姐来淮南办事,晚上在我家睡一觉,隔天早上回合肥。妻子问大姐,你先看电视,还是先洗澡?大姐跑一天,显出一副疲倦的样子。大姐说,我先歇一歇。我家住两室一厅,我和妻子睡大卧室,摆一张大床,摆一组大柜;闺女睡小卧室,摆一张小床,摆一排书柜,书房兼卧室。大姐在我家过夜,她和妻子睡卧室大床,我睡客厅沙发上。妻子说她小时候就是跟大姐睡一张床,直到大姐下放去农村。妻子和大姐一边看电视一边说闲话,一说就说到皮肤病上面。大姐说,我劝你还是早一天去省立医院看。妻子说,好、好、好,哪一天我休班就去你家。两集电视剧看下来,时间到十点多钟。妻子去卧室拿铺盖,准备在沙发上为我临时铺一张床。

空泡型与颗粒型不同点在于依细胞中心位置的液泡,空泡型呈均匀无结构,颗粒型则具有细小颗粒物质。在高倍光镜下仅从中央液泡就可区分两者形态差异,但电镜观察并不显著[2]。

放入37 ℃温箱培养,2~5 d,每天以灭菌吸管,吸取管底沉淀物表面,放载物片,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见B.h.繁殖的虫体。见图14、15。由于粪便内细菌繁殖,培养管内产生压力,培养管可能发生自然脱落现象。当培养管盖脱落时,内容物可能喷出,污染温箱或环境。另外,培养虫体在2 d急剧繁殖,消耗营养多,需要在次日转种1次新培养基,保持继代培养。培养基中渣滓较少时,进行DNA提取为宜[2]。

本文以《明史》中的《宰辅 年表》[2](卷109、110,宰辅年表一、二)为主要研究对象。注意到其中存在错误,学界已有人进行了订正,例如胡丹的《〈明史·宰辅年表〉校正〉》[3]。本研究结合《明史》中的其他内容及《明实录》等进行了校勘。

注:可以看到呈圆形大小不等的虫体,也可观察到多形态的阿米巴型虫体[2]。

注:能清楚看到多核虫体,2个核的端极都以对角线形式存在,形成“双眼”状态[2]。

5.5 3种方法联合检查观察 该方法为阿米巴原虫经典染色方法[7],众多教科书的阿米巴原虫图谱大都依此法染色。1948~1963年,笔者在协和医院寄生虫室对粪便寄生虫常规的检查中,每例患者标本均采用粪便直接涂片、碘染色、硫酸锌漂浮法3种方法联合显微镜检查,凡遇到原虫且即便是可疑时,必须进行铁苏木素染色方法制作标本,经油镜检查与鉴定[15-16],共完成115 834例寄生虫感染患者的检查与统计[17],并获得B.h.检出率45%的统计结果[9]。可见所用检查方法决定检出率高低。

6 临床表现

B.h.是近20 年来被人们所重视与腹泻相关的人体寄生虫,其症状无特殊表现,易与肠道一般感染相混淆。一旦粪便检出B.h.即可确诊。对于部分慢性腹泻而病因不明的患者应注意该虫感染的可能[10]。脓血便原因分析可能是红细胞能为B.h.提供营养物质,故而B.h.感染更易存在于黏液脓血便中;再者慢性腹泻治疗不当易引起肠黏膜损伤和肠道功能紊乱,甚至出现黏液脓血便,上述情况下B.h.更容易侵入机体。

胡缨等[6]报道,在对683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B.h.病原学检查中发现,受感染者112例(16.40%),其中黏液脓血便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粪便组(P<0.05);不同性别、年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治疗组中,化疗组感染率最高,为26.40%;在不同肿瘤类别组中,消化系统组的感染率最高,为28.51%;低清蛋白组感染率显著高于清蛋白健康组(P<0.05);免疫功能低下组感染率显著高于免疫功能健康组(P<0.05)。B.h.大量繁殖导致感染者不同程度的肠道病变,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大部分感染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感染者可出现乏力、发热、全身不适等,易与一般炎性反应相混淆;个别重症患者可导致严重腹泻、低蛋白血症、全身水肿等,甚至危及生命[18-19]。

数字化转型像工业革命一样具有颠覆性,除了领导层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外,还需要专业化的高水平人才进行总体推进,且全员配合参与。而传统的制造业一般生产任务繁重,参与数字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只能在不耽误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兼顾完成,这必然导致员工重视程度不足,甚至缺乏主动参与的意愿。

7 治 疗

治疗本病多采用甲硝唑(灭敌灵),每次口服250 mg,每日3次,5~10 d为1个疗程,可使粪便阴性。部分复发或治疗无效,可加大剂量为750 mg。对于不同的虫株,敏感性可能不同。对于耐药患者,可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痢特灵、双磺喹啉、黄连素或鸦胆子治疗[1]。黄道超等[20]认为,甲硝唑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廉价安全,使用方便,且具有抗厌氧菌作用,可被作为治疗人和动物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

8 小 结

有学者指出,新现和再现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健康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从事医学教育、研究、临床和预防的卫生工作者,应积极应对,不断学习,充实和扩大专业知识面,同时还要担负起宣传、教育的职责,提高全体民众的卫生防病意识[16]。

笔者强调,检验医学在临床及卫生领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临床医学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增加新现和再现寄生虫的认识,提高寄生虫感染认识和寄生虫形态鉴别与检出率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1]何妮,张月清.人芽囊原虫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1,28(3):104-108.

[2]吉川尚男.肠管寄生原虫ブラストシスチスとその检查法[J].检查と技术,2011,39(1):11-17.

[3]El-Shazly AM,Abdel-Magied AA,El-Beshbishi SN,et al.Blastocystis hominis among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in Talkha Center,Dakahlia Governorate,Egypt[J].J Egypt Soc Parasitol,2005,35(2):653-666.

[4]杨彦,刘晓泉,唐莉莉,等.广西南部沿海地区居民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6(2):142-143.

[5]胡缨,黎学铭,张鸿满,等.南宁市城区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6):547-548.

[6]胡缨,宋向群,李艳文,等.恶性肿瘤患者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2):1962-1964.

[7]张峰,崔巍.北京协和医院寄生虫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07-111.

[8]祝海如,李芳.人体寄生虫实验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1-23.

[9]李影林.中华医学检验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96-505.

[10]胡缨,李艳文,卢作超.慢性腹泻患者1 185例感染人芽囊原虫的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6):713-715.

[11]朱慧慧,周长海,陈颖丹,等.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SWOT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33(5):377-381.

[12]Lynne SG.诊断医学寄生虫学[M].张进顺,李薇,孙新,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23.

[13]何建国,江静波,周宏,等.人类芽囊原虫光镜与超微结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9(3):122-128.

[14]张旭,乔继英,李影,等.人芽囊原虫的形态观察及与腹泻的关系[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1,22(6):588.

[15]王建中.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46.

[16]曹兴午,阿学静.肠道寄生虫临床检查方法的探讨(附北京协和医院13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J].中华医学杂志,1964,50(3):158-163.

[17]曹兴午.我是协和人——65年践行转化医学的轨迹[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5):1-22.

[18]Taamasri P,Mungthin M,Rangsin R,et al.Transmission of intestinal blastocystosi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J].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2000,31(1):112-117.

[19]Nassir E,Awad J,Abel AB,et al.Blastocystis hominis as a cause of hypoalbuminemia and anasarca[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4,23(5):399-402.

[20]黄道超,杨光友,王强,等.人和动物阿米巴原虫病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5):51-55.

10.3969/j.issn.1673-4130.2016.22.028

A

1673-4130(2016)22-3168-05

2016-04-01

2016-06-07)

△通讯作者,E-mail:13436368811@163.com。

猜你喜欢
原虫包囊阿米巴
基于阿米巴模式的创新工作室在水电管理企业的探索实践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肉牛常见原虫病的症状及防治分析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关于W公司引入阿米巴经营的几点思考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图版
《圈养丹顶鹤血变原虫的流行调查研究》图版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基于“阿米巴”经营的成本管理实践
中国式阿米巴落地实践之激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