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NO水平与高同型半胱氨酸中毒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2016-12-09 08:45郭文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半胱氨酸颈动脉

郑 超,方 英,郭文建,彭 丽△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1.检验科;2.超声科;3.内科 215300)



·临床研究·

血浆NO水平与高同型半胱氨酸中毒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郑 超1,方 英2,郭文建3,彭 丽2△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1.检验科;2.超声科;3.内科 215300)

目的 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同型半胱氨酸中毒(HHcy)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含有颈动脉斑块HHcy患者163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观察2组患者血浆NO和Hcy水平。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Hcy水平(24.92±2.01)mol/L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18.14±2.98)mol/L(P=0.021);而不稳定斑块组血浆NO水平(45.19±8.59)μmol/L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58.24±6.54)μmol/L(P=0.002)。相关分析显示,HHcy患者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呈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071;P=0.006),血浆NO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呈负相关(回归系数为-0.014;P=0.001)。结论 HHcy患者中,血浆Hcy升高可增加发生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风险,可能与Hcy所导致的NO水平减少有密切关系。

高同型半胱氨酸中毒; 一氧化氮;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 斑块稳定性

高同型半胱氨酸中毒(HHcy)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是HHcy促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研究表明,内皮功能失调与一氧化氮(NO)水平密切相关[2]。目前认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中起主导作用[3]。然而,血浆NO水平与HHcy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不详。本研究通过检测HHcy患者血浆NO水平,结合颈部超声技术,探讨NO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与防治提供试验及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9月1日至2015年9月1日于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的HHcy患者共163例,其中男92例(占56.4%),女71例(占43.6%),平均年龄(52±9)岁。入选标准:(1)年龄大于或等于36岁;(2)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10 μmol/L;(3)认知功能正常,且患有颈动脉斑块者;(4)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身体严重残疾,不能配合完成检查者;(2)近期服用或服用维生素B6、B12及叶酸史;(3)肾功能不全者;(4)拒绝参加者。

1.2 方法 以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否,可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相关参数通过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购自Philips公司,技术参数:3.0~9.0 mHz线阵;2.0~5.0 mHz凸阵探头)记录[4]。斑块可分为:(1)软斑,斑块呈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向管腔突出;(2)硬斑,呈强回声或中回声,形态、大小不一致,但边缘清晰;(3)混合斑,斑块呈混合回声,由软、硬斑块混杂而成。硬斑为稳定斑块,软斑及混合斑为不稳定斑块[5]。所有研究对象均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8 mL(EDTA抗凝),3 0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血浆,-80 ℃保存。血浆Hcy水平通过人Hcy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R&D公司)检测,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进行。血浆NO水平通过亚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试剂盒检测(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2 结 果

2.1 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及一般情况 163例HHcy患者中,颈动脉超声发现,稳定斑块76例(占46.6%),男40例,女36例;不稳定斑块87例(占53.4%),男32例,女55例。2组患者年龄和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本情况

2.2 2组患者血浆Hcy及NO水平 血浆Hcy及NO检测结果显示,163例HHcy患者中,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血浆Hcy水平显著增加(P<0.05),血浆NO水平显著减少(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浆Hcy和NO水平

2.3 血浆Hcy、NO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关系 以是否为颈动脉斑块的性质为因变量,血浆Hcy、NO水平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水平血浆Hcy、NO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血浆Hcy、NO进入回归方程,提示血浆Hcy升高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呈正相关,血浆NO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呈负相关,见表3。

表3 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在HHcy患者中,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浆Hcy高于稳定性颈动脉斑块患者,而血浆NO水平变化则相反。结果表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Hcy密切相关,可能与Hcy导致NO水平减少有关。

Hcy是蛋氨酸代谢中间产物,其在血浆中水平1大于或等于10 μmol/L则为HHcy。研究表明,HHcy与脑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6]。Hcy激活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导致内皮功能失调可能是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机制[7]。另外,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干扰纤溶系统可能是Hcy导致斑块不稳定性的重要原因[8]。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血浆Hcy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呈正相关,血浆Hcy水平越高,颈动脉易发生不稳定性斑块的概率就越大。

NO是内皮细胞分泌的舒血管活性分子。内皮细胞损伤直接导致细胞功能失调,NO生成减少,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HHcy患者中,Hcy不仅能减少血浆NO生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而且还能激活氧化应激,下调NO活性,引起弹力纤维降解,导致斑块不稳定性[7]。本研究发现,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血浆NO水平显著减少,而血浆NO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呈负相关。初步推测,Hcy促进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可能与NO水平减少有关。

综上所述,在HHcy患者中,血浆Hcy升高可增加发生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风险,这可能与Hcy导致NO水平的减少密切相关。

[1]Boushey CJ,Beresford SA,Omenn GS,et al.A Quantita tive Asse ssment of Plasma Homocy steine as a Risk Factor for Vascular Disease.Probable Benefits of Increasing Folic Acid Intakes[J].JAMA,1995,274(13):1049-1057.

[2]Chen Y,Zhao S,Wang Y,et al.Homocysteine reduces protein S-nitrosylation in endothelium[J].Int J Mol Med,2014,34(5):1277-1285.

[3]成勇,李朝武,涂明义,等.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意义[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5(1):30-31.

[4]华扬,高山,吴钢.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规范及诊断标准指南[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8,15(2):197-222.

[5]Naghavi M,Libby P,Falk E,et al.From vulnerable plaque to vulnerable patient:a call for new definitions and risk assessment strategies:Part I[J].Circulation,2003,108(14):1644-1672.

[6]张淑梅,刘太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荟萃,2013,28(6):655-656.

[7]陈琦玲,王鸿懿,孙宁玲.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对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探讨[J/CD].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5(9):40-43.

[8]Tawakol A,Omland T,Gerhard M,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is ssociated with impaire d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ion in humans[J].Circulation,1997,95(5):1119-1121.

10.3969/j.issn.1673-4130.2016.22.044

A

1673-4130(2016)22-3201-02

2016-06-03

2016-08-26)

△通讯作者,E-mail:15962534873@163.com。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半胱氨酸颈动脉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
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对光和热的不稳定性
同型半胱氨酸、胱硫醚β合酶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