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输注疗效分析

2016-12-09 08:45崔俊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预防性阈值血小板

崔俊林,丁 涛

(湖北省钟祥市人民医院:1.检验科;2.肿瘤科 431900)



·临床研究·

血小板输注疗效分析

崔俊林1,丁 涛2

(湖北省钟祥市人民医院:1.检验科;2.肿瘤科 431900)

目的 了解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指征,分析血小板输注疗效,为临床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住院并输注血小板患者128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血小板计数数值,在输注前后各1 h、输注后24 h分别采集血常规计数血小板,监测血小板输注疗效。结果 预防性输注血小板输注阈值小于10×109/L有效率为71.8%、阈值(10~<20)×109/L有效率59.1%、阈值(20~<30)×109/L有效率53.3%。结论 临床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时,计数越低输注有效率越高;血小板输注阈值应严格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

血小板输注; 阈值; 血小板校正增加值; 血小板回收率

血小板主要功能是参与生理止血,促进血块收缩和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在血液凝固中起重要作用。输注单采血小板是治疗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所致疾病的有效措施。血小板输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1],但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血小板表面具有复杂的抗原,由于抗原刺激,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PTR);血小板输注次数越多,产生血小板抗体的概率就越大[2],受多方面影响其疗效并不理想。血小板输注阈值成为近年来临床争论的焦点[3-4]。本研究通过研究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患者情况,分析血小板使用阈值和影响因素,以期寻求PTR相关原因,初步探索降低血小板输注阈值的可能性,减少血小板输注次数,避免PTR。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期间输注单采血小板患者128例,年龄6~78岁,平均(43.0±11.8)岁;男60例,女68例。

1.2 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治疗目的,对于患者无任何出血症状,由于手术需要或预防出血而输注血小板的为预防性输注。按输注前血小板计数(PLT)分为3组:1组PLT<10×109/L,2组PLT为(10~<20)×109/L、3组PLT为(20~<30)×109/L,分别计算其输注血小板后1、24 h的血小板增高指数(CCI)、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

1.3 血小板来源 所有血小板均为荆门市中心血站提供的单采血小板,每个治疗单位容量约250~300 mL,PLT≥2.5×1011/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从血站发往检验科后,立即发往临床输注。

1.4 PLT方法及疗效判断标准 PLT所用仪器为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试剂为厂家配套试剂,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当PLT<5×109/L时采用目视精确计数法复查,尽可能消除仪器误差影响。

根据患者体表面积计算CCI,以期减少个体差异影响,更准确地评价输注效果。输注1 h后CCI<7.5或24 h后CCI<4.5可认为PTR; CCI=[输注后PLT-输注前PLT(×109/L)]×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PPR根据患者输注血小板1 h或24 h后的PLT进行计算,输后1 h PPR<60%或24 h PPR<40%可认为PTR。PPR= [输注后PLT-输注前PLT(×109/L)]×全血容量(L)×100%/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2/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不同组血小板输注前后效率比较,见表1。按照患者输注血小板前PLT将患者分成3组:1组PLT<10×109/L、2组PLT为(10~<20)×109/L、3组PLT为(20~<30)×109/L。当PLT<10×109/L时,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71.8%;当PLT为(10~<20)×109/L时,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59.1%;当PLT为(20~<30)×109/L时,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53.3%。PLT越低,输注有效率越高,两者呈负相关。

表1 不同组血小板输注前后效率比较

3 讨 论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会危及患者生命。当PLT>50×109/L,不需要输血小板(特殊部位手术例外);PLT>20×109/L,自发性出血少见,一般不需预防性输注血小板[5-6],采用预防性输注来升高血小板的方式不可取,应以治疗原发病为手段,缓解疾病症状,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促血小板生成药及中医中药等辅助手段提高PLT。通过计算输注后1、24 h CCI和PPR,可了解血小板的输注疗效及血小板存活数,并作为再次输注血小板的依据[7]。本次分析结果表明,PLT<10×109/L时输注有效率为71.8%,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有较好治疗效果。临床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时,PLT越低输注有效率越高。

临床仍有患者PTR,且输注次数越多,发生无效概率越大,治疗效果与输注次数呈负相关。国外研究显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将10×109/L或20×109/L作为诱导和巩固化疗期间血小板输注的阈值同样安全,严格地将输注阈值定为10×109/L, 与阈值定为20×109/L比较,结果两者同样安全;相对保守地使用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结果同样有效;降低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可节约血小板的使用[8-9]。本研究与该观点一致,如合并凝血障碍、创伤、肝素应用等危险因素,应采用20×109/L作为血小板输注阈值。预防性输注可将血小板输注阈值定为10×109/L甚至更低,这样不仅可减少血小板输注次数,还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患者经济负担,缓解血小板供应压力。血小板表面具有复杂抗原,如果输注抗原不配合的血小板,可能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出现免疫性PTR[10-11]。其原因和疾病本身、治疗方案、血液成分类型、既往病史等多方面有关。临床使用血液成分时,应严格掌握血小板使用适应证,尽可能降低血小板输注阈值,尽量减少输血次数,特别是针对白血病等需要反复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应选择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或人类血小板抗原(HPA)配型相合的血小板,或使用滤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预防PTR的发生。血小板输注阈值应严格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

[1]卢发强,安万新,康炜,等.降低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剂量对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出血风险的影响[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1,34(4):295-298.

[2]吕颖,孙桂香,庄远,等.不同血小板预防性输注阈值对血液病患者的影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2):89-91.

[3]程利民.降低血小板预防性输注阈值对ITP患者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3):390-391.

[4]刘丽娜,穆士杰,胡兴斌,等.血液病患者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的比较[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5(3):206-209.

[5]梁效功.不同剂量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用于急性白血病并严重血小板减少[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69-270.

[6]冯治伟,邓素容.血小板输注阈值现状及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2014,14(9):147-148.

[7]刘海波.血小板配型输注的临床应用[D].镇江:江苏大学,2013.

[8]Stanworth SJ,Estcourt LJ,Powter G,et al.A no-prophylaxis platelet-transfusion strategy for hematologic cancers[J].N Engl J Med,2013,368(19):1771-1780.

[9]韩小勇.急性白血病血小板无效输注及输注阈值的探索研究[D].泸州:泸州医学院,2010.

[10]叶汉深,宋奎,张普山.血小板输注阈值的现状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9):695-697.

[11]宋奎,郭子文,何慧清.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血小板输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4):2567-2571.

10.3969/j.issn.1673-4130.2016.22.057

C

1673-4130(2016)22-3223-02

2016-04-10

2016-06-28)

猜你喜欢
预防性阈值血小板
小波阈值去噪在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基于自适应阈值和连通域的隧道裂缝提取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基于迟滞比较器的双阈值稳压供电控制电路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