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单位消防安全培训

2016-12-10 06:30黄祖华
水上消防 2016年5期
关键词:工种教员消防

■ 黄祖华

浅议单位消防安全培训

■ 黄祖华

0 引 言

定职责。关于单位消防安全培训的课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消防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各类重大工业事故及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据统计,2015年全国全年共发生火灾33.8万起,共造成1 742人死亡、1 112人受伤,直接造成经济损失39.5亿元。特别是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其中参与救援处置的公安消防人员110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55人)、8人失踪(其中天津港消防人员5人,周边企业员工、天津港消防人员家属3人),798人受伤(伤情重及较重的伤员58人、轻伤员740人)。一组组的数字让人震惊,也让人十分痛心。多数火灾的原因,与人的因素有关,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人的消防安全意识、火灾防控技能的提高是火灾预防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了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法

1 当前单位消防安全培训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已经20多年,依据消防法衍生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也同样明确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以及4类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规定。在现实操作中,单位确实也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参训人员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定的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单位消防安全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较大地提升了单位的火灾防控基础。但是,笔者从多年的消防监督工作中,也发现了消防安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1 培训人员涵盖不全面

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规定只有重点单位的 4 类人员必须经过消防专门培训,其他一般单位只要求由单位组织培训即可。多数火灾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往往很多火灾的起火原因都是发生在不起眼的非安全防范重点部位和非重点工种人员身边,这一类场所和从业人员中,法律上只规定了应当经过消防安全培训,而在培训的形式和要求上并没有明确,现实情况是,一般由单位自行组织培训,没有专业的教员,没有专门的教材,也没有系统的课程和内容,应付了事,培训结束后一张培训记录和人员签名表格存档于单位安全台账中,以达到企业消防管理的其中一项指标要求,形式大于内容,受教群体消防知识收获甚少,无法满足岗位人员消防安全必备技能。

1.2 业余教员水平不专业

作为具有较高消防知识和技能的群体,消防监督人员比较适合担任消防培训教员的角色,但消防监督人员承担着繁重的监督检查工作,无法额外分身辖区单位消防安全培训的任务。部份企业单位领导为了完成单位消防培训的硬指标,每年都有安排单位员工消防安全培训的计划,除法定需持证上岗的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去到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外,其余大多数单位人员未能得到较为专业系统的培训,单位为了省钱和省事,往往是从本单位中安排从事安全工作的人员担任教员,对单位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这些教员本身消防安全知识尚未达到专业水准,也没有认真准备,授课内容照本宣科,没有理论联系实际,致使受众群体接收的知识也就一知半解,达不到培训的最终目的,员工在日常消防安全工作中的应用也会大打折扣。2005年6月,汕头市潮南区华南宾馆发生火灾,宾馆人员在火灾初起阶段过度相信能将火扑灭,没有及时报警,待真正失控无法自行处置后才报警求救,延误了灭火的有利时机,最终造成群死群伤的特大火灾事故。无论是培训教材或是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员,传授灭火知识时,都会传达比较规范的处置方法,发现火灾时单位在积极组织扑救的同时向“119”报警才是正确的做法。从这起火灾事故处置来看,员工对消防基础知识掌握不全,另一个层面也可以反映出业余教员培训专业水平的欠缺。

1.3 员工参与热情不高涨

从群众参与消防工作的情况来看,80年代初期,人们对“消防”这一字眼是带有抵触情绪的,认为消防是和火灾联系在一起,与消防打交道不吉利,会将火灾牵连到自身;90年代,随着《消防法》的颁布实施,通过一系列的宣讲和培训,人们逐渐对消防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意识到消防安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对自身的安全会有更好的保障作用,群众接受和参与消防的热情逐步升温。对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而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单位在消防安全工作的职责和任务,消防安全培训作为一项法定的职责落实到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身上,消防安全责任人从单位消防安全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了大量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育,重要工种取得了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单位的消防安全防控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不可否认仍有一些单位追求效益增长而忽略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单位和个人过度注重生产指标,参与消防安全的主动性不强,培训教育不重视,错误地认为消防工作就是消防部门的事,主观上缺乏参与消防培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了单位员工消防安全知识缺乏,不会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发生火灾事故也无法妥善、有效自救,制约和影响了单位消防安全的根基。

1.4 培训课件内容不生趣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的内容是整个培训的核心,课件内容把握准确,因材施教,才能达到培训目的。目前,在消防培训教育中,培训教材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范本,个别培训的教材更是内容单一,不管培训对象是谁、何种职业、什么岗位,培训所讲的内容都是燃烧理论、火灾分类等内容,缺乏新意,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而是照本宣科,长篇大论,无法提起受训对象听课的兴趣,直接降低了培训教育的效果。

2 针对存在问题的对策

1)抓重点,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以点带面,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一个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好坏的关键在主要领导,领导的管理理念,如何把握好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决定单位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单位干部、职工对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熟知是消防安全工作的基础,单位领导应做好表率带头作用,把员工的消防培训教育放在重要的工作日程,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对单位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人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以满足单位各个工种岗位人员对消防知识的需求。

2)抓关键,有的放矢开展培训教育,因材施教,提升教育培训效果。消防培训教员是关键,课件内容是核心,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人员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对消防安全知识也有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教育时,担任教员的授课人员在课前就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受训对象的情况进行收集,了解受训对象的单位性质,工作场所、工种特点和需求,选取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课程内容。其次是了解参训人员的年龄结构、职业、身份等特点,摸清他们原有消防知识储备程度,研究他们对消防知识的覆盖面和欠缺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避免培训无针对性、内容千篇一律的情况发生,尽可能达到培训与接受的“供需”平衡。最后,把握好授课技巧,改变一讲一听的惯性模式,适当增加师生良性互动;善于利用科技手段把数字技术穿插于培训过程之中,举一些发生在培训对象相同行业、相同工种的火灾案例,使培训对象思想上容易产生共鸣,达到启发教育目的,使安全培训取得理想的效果。

3)抓机制,制定完善培训制度,持之以恒,促进消防安全深入人心。消防安全知识的应用涉及人们工作、生活、出行的每个环节,尤其是单位的工作场所、生产车间,用火、用电、用气以及各种化工、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安全防范工作稍微忽视,就极易酿成火灾爆炸的恶性事故,单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一刻不容松懈。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经常性地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教育,使每一位从业人员熟知本单位的生产性质、火灾危险性和安全防范技能。同时,将培训教育与绩效考核挂钓,使之形成长效机制,推进“四个能力”建设,改变员工对待安全培训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促进员工对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的主动需求,使消防安全工作变成每位员工的自发行为,更好地为单位的安全生产服务。

3 结 语

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依法履行消防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单位各级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扑救技能,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训教育的基础抓起,通过改进和完善培训教育的方式方法,夯实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增强单位消防安全基础,促进社会整体消防安全环境长治久安。

猜你喜欢
工种教员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5G通信技术在特殊工种工作中的应用实践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特殊工种,劳动保障当及时“成长”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校长问题
我能按照从事有毒有害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吗
晚安,教员先生
浅议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