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莲纯茶道的觉醒

2016-12-12 11:56王超琴
茶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茶汤泡茶博览

本刊记者 王超琴

许玉莲纯茶道的觉醒

本刊记者 王超琴

“茶道必须建立在技术之上。”

产出导向法有三个核心环节(文秋芳,2015):一是“驱动”环节(motivating),教师设计合适的交际场景和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的任务,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增强学习的动力;二是“促成”环节(enabling),教师提供必要的输入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对听和读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内容、语篇结构等信息,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三是“评价”环节(assessing),即学生完成基本的产出任务或类似的新任务,教师做出即时评价和补救性教学。

许玉莲认为,“道”只有建立在技术之上,才可以讲艺术,才可以讲道,否则就如空中楼阁,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同样道理,如果你连泡茶都不会,那么你的“道”不过是笑话。

许玉莲:马来西亚茶道研究会会长,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茶艺学习中心主任

许玉莲在《论纯茶道觉醒》一文中,提出了纯茶道的概念。她认为,目前茶界多了许多扮演“茶人”的演员,而少了许多原本懂得茶道内涵的人。纯茶道的萎缩,是因为大家在茶里面加入了很多与茶无关的外物,比如在茶席中加入复古服装、古董木头、禅意风景、装置设计等;在泡茶、喝茶中加入了谈情说爱、轻歌曼舞、忠孝结义等情节。但这些只是表面视觉的叙述,真正的茶道要从茶汤、喝茶里找出真理,要建立在熟练优秀的茶艺技术上,而非空中楼阁,随意空谈。本期,我们通过与许玉莲的对话,请她为我们谈谈她理解中的茶道。

茶博览:请您谈一下对茶道的理解?

许玉莲:作为一个茶道艺术家,你必须充分了解茶的四个阶段(即鲜叶、制茶、泡茶、茶渣),你才能解读这个茶叶。就像今天,我说我是一个茶道艺术家,我拿起这个茶叶就需要懂得阅读这个茶的前世今生,知道它发酵状况如何,萎 状况如何,这个茶的哪种状况会带来苦味,这个茶要用低温的水来冲泡等。如果你不懂得制茶法,你就不会阅读它,你不会阅读它,换句话说,你也就不懂泡茶法,甚至可以讲你不是一个茶人或者茶道艺术家。

比如郎朗表演钢琴,他从小每天至少练习10个小时,所以才有超越其他人的技术,但是,如果郎朗连技术都表现不好,那么人们还会感动于郎朗的钢琴吗?我们沉浸在郎朗的音乐中,是因为他弹得好,这就是他音乐的艺术。所以,我认为“道”只有建立在技术之上,才可以讲艺术,才可以讲道,否则就如空中楼阁,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同样道理,如果你连泡茶都不会,那么你的“道”不过是笑话。

茶博览:您认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茶道艺术家?

许玉莲:茶道就是泡茶、奉茶、喝茶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运用到的一些技术,当我们把这些技术运用到很好很熟练之后,它就会延伸出一些智慧、一些感动、一些领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茶道精神。茶道精神不应该是虚构在空中的,因为越形而上的东西,越需要有形而下的形式,所以谈茶道,不要过于强调形而上或者形而下,必须是两者相结合的。

茶博览:您认为茶道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许玉莲:就像音乐用声音、文学用文字、绘画用线条一样,茶道用茶来表现。很多人认为茶汤只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口欲,喝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其实这是很肤浅的。所谓“茶道”是泡茶、奉茶、喝茶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一杯茶汤作品,我们要把茶汤视为一个作品。但是如果你谈“茶道”不通过茶来谈,那么这是什么“道”呢?

现在很多谈茶道都是“空谈”,一些老师不会泡茶,不会喝茶,但是他谈“茶道精神”头头是道,那算吗?就像今天我说我是个书法家,我很会讲书法理论,但是不会写书法,那是不行的。“茶道”必须通过制茶法、泡茶法来谈“茶道”,所以这不是形而上的。

茶博览:您认为应该如何进行茶艺创新?

茶博览:为什么您会提出纯茶道的“纯”?

售前商务文本的撰写者一般是公司内部的售前部门,如公司简介和新闻稿的撰写者是公共关系部(品牌宣传部),产品介绍和广告文本的撰写者是市场营销部(当然,预算允许时,公司也会聘请第三方广告公司协助进行广告文案策划)。售前商务文本的译者一般都由所涉及部门的内部人员完成,比如一家跨国公司的总部撰写完成一篇新闻稿后,将由该公司在全球各地的子公司中的公关部负责翻译成当地的语言。当然,如果公司内部没有具备翻译能力的人员,也可以请专门的翻译公司或公关公司进行翻译,但最终的译文审核依然要由本公司公关部门的人员负责。售前商务文本的主要读者当然是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潜在客户以及潜在投资人,或投资人。

许玉莲:我们提出纯茶道的“纯”,就是因为有“不纯”的存在,有其它因素加了进来。比如一些茶艺师表演茶艺,会将自己打扮得像仙女,或者一定是年轻漂亮的。一讲到“道”,则会看,你是否拥有一块很好的木头、一个很贵的银壶、一把古董壶,还有一些则会强调这一杯茶的水是从哪个名山里面取来,只能泡一次等。这些其实都是在炫耀,都不是茶的东西,不是“茶道”。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因为有机可乘,才有漏洞可钻。因此完善各种制度、机制是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

术后标本表现为多房囊性结构,质脆,易碎,内容物为淡黄色或者棕色非粘性液体[9]。组织学上表现为不规则增大的由单层扁平细胞构成的囊腔,腔内可包含同质型非细胞性蛋白,并缺少红细胞。术后免疫组化结果中D2-40均阳性,CD-31、CD-34部分呈阳性,细胞角蛋白均阴性。其中CD-31、CD-34难以区分淋巴管瘤及血管瘤。而D2-40是只在淋巴内皮细胞表达的跨膜黏蛋白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因此具有特异性[2]。

但是现在,我们喝茶,却不重视泡茶,认为浓一点淡一点没关系,只要聊天聊得高兴就好,甚至认为这就是茶的功能。但是,我想说,你这是在浪费茶的生命,你还和人谈茶道。

许玉莲:现在的茶汤品鉴制度很健全,但是我想要鼓励大家,欣赏一个茶汤,要建立一个抽象的意识。没有一个抽象的意识,是很难欣赏艺术的。比如一个有点茶文化基础的人喝一杯茶,第一句话会问“这个是什么茶”,然后我告诉你这是龙井,这时你才会从你知识库里提取“龙井有芽香”,对,有芽香,但是其实这是你不会欣赏的一种表现,你还没有到达一个鉴赏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建立鉴赏能力,而这个鉴赏能力必须包括抽象的训练。

茶博览:您对于现在的茶汤品鉴有何看法?

本文选取银行信任的研究视角,考察我国情境下银行信任对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的影响,以期为理解和缓解我国小微企业信贷约束提供有益参考。借鉴Howorth and Moro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信贷约束的可观测后果的视角出发,先后从信贷可获得性、贷款利率和抵押要求三个维度展开实证研究。[17]

许玉莲:创新不应该是在动作上,而是应该在思想上。比如纯茶道,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所提出的想法。比如说茶的生命,应该从四个阶段来看,这也是我们从茶种中领悟出来的“道”。茶道是建立在技术之上的,而非空中楼阁,是具体而实际的。在泡茶时,你必须观察、上下左右前后的茶具摆放法,这并不是为了向其他人展现你多余的动作或者你的茶具有多名贵,而是这个茶具的摆放是否有将你的思想贯穿进去。

茶博览:您对茶道礼仪有何看法?

1887年,Arrhenius首次提出烃类混合物的黏度预测计算式,如式(4)。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大量学者基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提出相应的修正模型和演化模型[5],其中典型的修正模型主要有3种:式(5)是在Arrhenius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组分油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入常数C 12值,该改进模型又称为Grunberg-Nisson模型;式(6)~式(7)的修正是在Grunberg-Nisson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拟合后引进系数B 12,对组分油间相互作用的进一步修正[6],分别称之为Arrhenius修正1、Arrhenius修正2模型。

许玉莲:所谓茶道礼仪,我觉得是束缚女性的东西,而且现在很多茶文化专业的礼仪课,很多老师并非出身于茶文化专业,因此有些老师会延伸出所谓的“国际”礼仪。另外我也问过一些老师,现在茶文化专业的学生是不是成绩比较差的。有没有成绩比较优秀的选茶文化课?他们的回答是几乎没有。究其原因是茶艺师地位低,在社会上几乎将他们当做婢女、服务员,这样哪还有人会选择做茶人呢?还有就是将那些小茶人当演员,唱歌、跳舞、谈恋爱,一杯茶泡得好不好喝?没关系啊,因为我们要表演的是“谈恋爱”,他们不是学茶道,而是做演员。中国茶文化专业,是否已经成为“演艺事业”?一年有一两个比赛,你就天天忙了,每天要准备去舞台上做这些表演泡茶要打扮成皇帝啊什么的……

茶博览:您认为未来的茶道是什么样的?

许玉莲:在我和蔡荣章老师编著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鉴赏》中有提到,我们希望把茶汤当做一个作品呈现给一些爱茶的人。而喜欢茶、爱好茶的人,可以从泡茶者身份转换成泡茶师,再从泡茶师转换成一个茶道艺术家,最后能够建立一个茶道理想国。□

猜你喜欢
茶汤泡茶博览
保温杯泡茶太久会让人中毒?
鲸鱼”泡茶器等
Sim Sim
从一杯茶汤启程(组诗)
一字蚀骨
茶业新星——“冷泡茶”
博览
“隔夜茶致癌”没科学依据
控制网_自动化博览
控制网_自动化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