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创新创业APP管理平台的构建

2016-12-12 12:41沈平
中文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

沈平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化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创新创业平台的运营实际,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APP管理平台的搭建目标和推进举措。

关键词:高校 创新创业 APP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241-01

着力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实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各高校积极加强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共享,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帮助。

一、构建高校创新创业APP管理平台的重要性

创新和创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创新活动能带动创业,而创业活动又有助于促进创新。这决定了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统筹考虑,建立系统的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近年来,在各级教委以及高校的高度重视和着力推动下,校园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9339项,参与学生人数共计120345人,投入项目经费共计4.98亿元。但是,创新创业活动中,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如一些高校的创新与创业教育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有限的资源投入一般仅惠及较少部分的学习优秀者;各高校的创新创业的项目很多,但配给的指导老师很少,部分指导老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但当面对创业这个有着很多学科交叉的项目时,很难给出学生全面专业化的指导;立项初期,老师很难找到有潜质、积极主动的好学生,学生也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校园创新创业体制不顺、信息不对称、资源共享不充分有关。因而积极构建创新创业APP管理平台,不仅有利于打破不同管理部门、院系之间的隔阂,实现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便于广大师生借助平台交流实现创新创业项目信息发布、在线咨询、项目组面向全校在线招募成员、大创项目及双创课程的在线管理等多项功能,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加专业、高效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APP管理平台的发展现状

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创业扶持政策的积极推动下,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创新创业热情高涨,一大批创业辅助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且发展迅速。这些软件中有侧重于为早期创业者提供创业与融资资讯的创业邦、36氪等,有侧重于为创业者、大学生提供在线视频教学及实训、创业技能服务的优米创业、创业之星等,还有侧重于帮助创业者找寻合作者、提供项目投资服务的创投圈、i黑马、拉帮结伙以及为创业者答疑解惑的我懂等。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这些软件各有所长,比如优米创业、创业之星所提供的课堂视频和模拟实训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创业邦的融资服务比较便捷,我懂等软件的回答比较及时等,但也存在着其课程比较贵、回答者的身份与学科背景不一定与问题匹配、回答者的专业性无法掌控等具体问题。可见,上述软件的目标客户是全社会有意创业的各界人士,而非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尚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为更好地高校学子服务,应建立专门化服务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实践实训的服务平台。

三、高校创新创业APP管理平台的构建

1.APP管理平台的搭建目标

高校搭建创新创业实训信息服务平台,是为了创新创业实训体系中的日常运作工作进行信息化,通过利用高等院校教师的碎片化时间,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训提供线上和线下的实时咨询服务,从而实现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一体化管理。为此,高校创新创业APP管理平台应依托于第三方平台(IOS平台,安卓平台)开发,实现如下主要功能:

1.1项目组成员招募

在线完成项目成员和伙伴招募,包括学生招募学生和老师招募学生。

1.2在线指导

大创项目、大赛项目以及孵化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学生可通过平台将问题推送到相关专业的教师手机上,教师进行在线或者线下的解答。

1.3项目资源库检索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在校园创业帮上检索到相关的项目和专利技术资料,这些项目来源于大创项目、比赛项目、孵化项目和科研项目。

1.4创新创业在线课程管理

借助平台实现老师在线授课,学生在线提问、课程作业也可在线发布、上传及批改。

1.5大创项目管理

建立大创项目各个阶段的评价标准,将大创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和评奖过程管理纳入统一在线管理。

1.6大赛管理

对于高校组织的各类比赛或者选拔赛,承担发布大赛信息、网上报名、网上评审和网上结果公布等职能。

1.7考评管理

氛围教师考评和学生考评两个系统,前者根据教师对大赛、大创项目、在线咨询和孵化项目的指导对教师进行考评,后者根据学生参加大赛、大创项目和入驻孵化基地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学分。

2.推进APP管理平台建设的措施

2.1建立平台运营管理机制

首先要成立学校层面的平台管理机构,协调好人事调配、资金落实、院系课程安排等一系列平台运行的相关内容,统一调配资源;其次要健全日常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师生团队进驻平台的准入资格审查和实践活动质量考核制度,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措施,确保平台各项子功能的实现;最后还要及时总结平台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优化,使平台以最佳状态运行。

2.2打造优秀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

创新创业活动要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强烈创新意识的导师队伍。为此,应鼓励专业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开展学术研究和项目指导,并吸收一批具有创造力的工程师、创业者、校外导师、博士生、硕士生等以专职或兼职身份担任创新创业导师,使平台运营资源更为丰富,项目任务对接更为顺畅。

2.3逐步提高平台对外开放度

根据管理平台建设目标,平台平稳运行一段时间后,应逐步加强与校外实践平台的交流与合作,调整和提升其结构与功能,挖掘其在对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潜力。平台可借助预留的与校外资源对接的平台接口,加强与地方政府或大型企业的交流,拓展与校外创新创业平台的合作,开展一系列校外企业实践和创业孵化活动,扩大平台资源的受益面,达到学校、地方或企业、学生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于恺欣, 苏东昇, 吴志刚. 大学生创业平台构建研究[J]. 商业经济, 2015.1

[2]李静. 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初探 [J]. 中国高校科技, 2011.6

[3]宋柏红.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建设的思考[J]. 商, 2015.25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高校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