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学中“妓女的爱情”主题的比较

2016-12-12 15:00杨青
中文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侯方域阿尔芒李香君

杨青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387-01

《桃花扇》和《茶花女》分别讲述了作为妓女的女主人公——李香君和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即都涉及了“妓女的爱情”这一主题。这一主题在两部作品中的表现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李香君和玛格丽特爱情故事的相同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她们的爱人对她们都是早有爱慕之心。在《桃花扇》中,侯方域欲寻秦淮佳丽,杨文骢向他推荐了“妙龄绝色,平康第一”[1]的李香君。侯方域十分心动,便有梳拢李香君之心。而在《茶花女》中,阿尔芒自从在商店门口遇见玛格丽特,就被她的高雅迷住了。几天后,他们在剧场的包厢里见面,但阿尔芒并未给玛格丽特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他第三次看见玛格丽特是在两年后,而且在这两年间,他对玛格丽特的感情有了一些生疏,但是,“两年不见她面所产生的生疏淡漠的感情,一看到她的衣衫,刹那间就烟消云散了”[2]。在他们成为情人之前,阿尔芒对玛格丽特的爱慕显而易见。

其次,她们与自己的爱人定情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李香君和侯方域第一次见面是在卞姨娘家的盒子会上。按照盒子会的规矩,女子在楼上比较技艺,男子在楼下鉴赏,“若中了意,便把物事抛上楼头,他楼上也便抛下果子来”。侯方域对李香君的箫声十分欣赏,于是将扇坠抛上楼,而后李香君从楼上抛下由白汗巾包着的樱桃。行令之后,李香君的养母李贞丽就同杨文骢定下了二人成亲的日子。而在《茶花女》中,阿尔芒向玛格丽特表明自己的心意,又说在她生病的两个月中,自己每天都来打听病情,并保证以后会听玛格丽特的话之后,玛格丽特就答应做阿尔芒的情妇。

最后,她们对爱情都十分忠诚。李侯二人成亲后,侯方域因受人陷害,远去避祸。田仰欲以三百金聘香君为妾,李香君却 “立志守节,不肯下楼”。后来田仰派人硬取香君,李贞丽和杨文骢无奈,只好劝香君下楼。香君说她“就死不下此楼”,且因惧怕晕倒在地,可见她对侯方域的忠诚。在《茶花女》中,由于阿尔芒的收入不能满足玛格丽特的生活需要,因此,在他们刚刚认识的时候,玛格丽特还做着其他人的情妇。但在阿尔芒对此表示不满后,玛格丽特就告诉他:“以后除了你我也不会再有其他情人了”。而且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玛格丽特违背自己的心意离开阿尔芒之前,她对阿尔芒一直都是忠诚的,再也没有接待过其他人。

《桃花扇》和《茶花女》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中,但是它们对“妓女的爱情”这一主题的表现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之所以会有上述几个方面的共同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时代和社会中,妓女始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她们没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就几乎没有机会获得真正的爱情。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她们大都是早有名气并且被爱人倾慕已久,然后才与爱人相识相知。第二,妓女大多是与自己的亲人失去了联系的,因此她们定情不需要家人的干涉,只要两厢情愿即可。玛格丽特是独自一人,她的姐姐已经多年没有她的消息,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确定与阿尔芒的关系。而李香君虽有养母,但养母的责任也只不过是为她“招客梳拢”而已。一旦有与李香君情投意合的人,李贞丽就可以立即做主,让李香君成亲。第三,作为妓女,可以得到爱情是难能可贵的,故而李香君和玛格丽特都会对这难得的爱情格外珍惜。李香君可以为爱拒绝以三百金相聘的田仰,玛格丽特也能为爱放弃自己曾经奢靡放纵的生活,与阿尔芒在乡下生活。

李香君和玛格丽特的爱情经历也有一些不同。一方面,李香君是从一而终的,而玛格丽特则先后有很多情人。李香君虽然身处青楼,却是卖艺不卖身。虽然有一段时间侯方域为避祸而离开她,李香君也一直为他守节。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相识之前就有很多情人,在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她还对阿尔芒说:“就算将来有一天我要成为你情人的话,你也该知道,除了你我还有别的情人。”尽管在与阿尔芒相识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她断绝了与其他情人的来往。但是后来,阿尔芒的父亲迪瓦尔先生请求她为了阿尔芒的前途和自己女儿的幸福离开阿尔芒,玛格丽特最终答应了迪瓦尔先生的请求。并且为了让阿尔芒死心,她又做了N伯爵的情妇。

另一方面,她们的爱情所受到的阻力的来源以及与这种阻力抗争的结果不同。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的阻力来自于田仰的强娶。但是李贞丽代嫁化解了这场危机,使李香君保住了名节。玛格丽特爱情的阻力来自于阿尔芒的父亲迪瓦尔先生。迪瓦尔先生为了阿尔芒的前途,为了他女儿的幸福,请求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玛格丽特最终答应了迪瓦尔先生的要求,她与阿尔芒的爱情也宣告结束。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这两部文学作品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宋明理学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理学家们对名节的重视深刻地影响了之后的中国文人。因此,他们是不允许一个女人有失节的行为的。就算她是青楼女子,也只能是卖艺不卖身,嫁人之后更是要守节。所以即便有田仰强娶这样的情节,也不能让已经嫁给侯方域的李香君再嫁,才有了李贞丽代嫁一事。

西方社会对女子在守节方面并没有如此严格的限制,因而玛格丽特可以先后有多个情人,也没有人会因此而谴责她。但是,在玛格丽特所处的时代,人们是相当重视一个人的姓氏和名声的。迪瓦尔先生可以容忍儿子有一个妓女做情妇,但他不能容忍儿子为了一个妓女忘记回家看望父亲和妹妹,也不能容忍儿子将财产赠与妓女并接受一个妓女对自己的牺牲,因为他认为儿子的行为侮辱了他们的姓氏。而且,阿尔芒妹妹的未婚夫知道了阿尔芒与玛格丽特的事情后,也认为这会使他们的婚姻不能门当户对,甚至以退婚来威胁迪瓦尔先生。迪瓦尔先生把这些事情告诉了玛格丽特,玛格丽特也只能向当时主流的观念妥协,离开阿尔芒,最终酿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桃花扇》和《茶花女》都涉及“妓女的爱情”这一主题,女主人公身份地位的相似使得两部作品对这一主题的表现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文学作品反映的是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孔尚任和小仲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同一主题在他们二人的作品中的表现形态也存在着差异。

参考文献

[1][清]孔尚任:《梁启超批注本<桃花扇>》,[清]梁启超注,城宁校点,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第26页

[2][法]小仲马:《茶花女》,王振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第52页

猜你喜欢
侯方域阿尔芒李香君
桃花扇
桃花扇
《茶花女》:恋爱可以,“恋爱脑”不可以!
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侯李爱情书写
探析《茶花女》悲剧根本原因
茶花的滋味
桃花扇落,几层妆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侯方域诗歌研究述评
曼侬对玛格丽特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