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的当代发展
——2015中国戏曲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2016-12-13 13:13
艺术评论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国戏曲剧种戏曲

王 馗

传统戏曲的当代发展
——2015中国戏曲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王 馗

对于中国戏曲而言,2015年是充满春天畅想的一年。本年度关于中国戏曲前途命运的政策方针、关于中国戏曲发展研究的理论认知,在当代戏曲发展流程中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在充满激情的戏曲发展机遇面前,如何在2016年真正实现中国戏曲“姹紫嫣红开遍”的局面,是每一个戏曲事业的参与者、研究者、关注者需要冷静面对的大课题。总结一年中戏曲艺术实践的成败得失,提炼一年中戏曲理论批评的论点话题,关注一年中戏曲保护传承潜在的发展增长点,对于“十三五”开局中的戏曲保护、传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坚定的政策导向是当前戏曲良性发展的保障

党和政府多年以来围绕戏曲创作、戏曲保护、戏曲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所进行的政策措施,对于中国戏曲的长效发展确实起到了应有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如龚和德《政策·策略·理论》一文所指出的:“近百年来,戏曲遭遇了两个伤害、一个挤压、一个变迁,即受民族虚无主义和政治实用主义的伤害,文化消费主义的挤压,时代和审美主体的变迁。”[1]作为传统艺术的戏曲剧种及其传承团体,确实在生存空间与发展态势上面临着新的困难与危机。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号,以下简称:《通知》)。这是2015年度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项政策,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对戏曲艺术发展推出的又一项具有引领意义的纲领,引发了戏曲界、文化界对于传统戏曲文化自信的重新确立。

《通知》立足于戏曲发展现状,既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成绩予以巩固与加强,也对趋于复杂多元的戏曲走向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实际是对中国戏曲的持续发展与再创辉煌进行的一次全民总动员。《通知》比较集中地关注到了地方戏发展、剧目创作扶持、戏曲公共服务、戏曲演出环境、基层民营剧团资助、戏曲学校人才培养、戏曲普及等多个方面,显示出这一政策惠及的多元侧面。围绕《通知》的印发,来自中国戏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重要专家学者都参与到了对这一政策的阐释与讨论中,显示了文化界对戏曲良性发展的期待与关注。

《通知》关涉中国戏曲发展命运的政策,面对的是遍及全国三百多个戏曲艺术形态及其多元的传承团体和广泛的戏曲受众群体,因此需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乃至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在《通知》的落实方面,首先由文化部相关司局与直属机关作为引领,将《通知》所涉政策予以具体推动。比较重要的举措包括:1、“三个一批戏曲剧本创作扶持项目”;2、“全国戏曲剧种剧团普查”;3、“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项目。《中国文化报》根据文化部艺术司汇总整理的各地贯彻落实情况,全面摘发全国各省区迅速传达会议精神、进行全面贯彻部署的具体举措[2]。这种对于中国戏曲发展方向的全民动员,正紧密回应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倡导的对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可喜的是,各地出台的专门针对传统戏曲的地方政策,显示了戏曲艺术走向全面的国家保护的趋向,例如《浙江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生产五年行动计划》《浙江省传统戏剧保护振兴计划》《浙江省中青年编剧扶持计划实施方案》《湖南省2015—2020年舞台艺术创作生产规划》《湖南省文化厅关于实施“名师传艺”工程的通知》《关于传承和弘扬福建戏曲的若干意见》《山东地方戏振兴与京剧保护扶持工程实施办法》《山东省“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实施方案》《河南省文化厅关于继续实施“河南艺术名家推介工程”的指导意见》《湖北省地方戏曲保护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北京市舞台艺术创作生产奖励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北京市回民低价票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2015年度江西省优秀舞台艺术创作专项资金资助实施方案(试行)》《西藏自治区专业舞台艺术创作项目的扶持奖励办法(试行)》[3]等。这些地方扶持戏曲舞台创作的具体举措包括了戏曲保护传承、创作扶持、演出扶持、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既有对前几年相关工作的延续,也有根据《通知》进行的工作深化。应该说,从国家和地方政策保障这个层面,中国戏曲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将这些有效的政策落实到实处,如何对各地戏曲传承发展进行有效的工作监督,如何实现中国戏曲保护机制的长效化,实际成为2016年以后中国戏曲界、文化界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全方位的艺术展示平台是中国戏曲创作和推广的基础

在近十多年戏曲艺术不断得到保护的基础上,社会对戏曲遗产价值的认知度已经明显提高,但是艺术遗产的价值最终是通过戏曲舞台展示出来的。戏曲舞台创作与遗产保护是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当前戏曲遗产保护工作进入“深水区”,原因即在于按照戏曲艺术规律进行传承保护的方式方法亟待取得突破和推进。2015年度对于戏曲创作和舞台展示的平台是全方位的。这是戏曲寻求贴近时代、贴近观众的重要途径。

2015年9月9日公布的“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在196项“大型舞台剧和作品”中,75个申报单位的戏曲作品入选,涉及京、昆、评、越等39个剧种;在114项“小型舞台剧(节)目和作品”中,有25个单位的戏曲作品入选,涉及25个剧种及戏剧形态;在107项“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有21个单位的戏曲推广项目入选,涉及京、昆、评、晋、越、豫、汉、藏、吕、二人转等10个剧种;在99项“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有24个项目涉及到戏曲艺术。此外,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公布《2015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立项名单,在16个项目中,湖北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戏曲网”网络平台搭建项目》、安徽演艺院线有限公司 “安演票务”线上线下购票观演互动平台》位列其中。这是对于戏曲推广运营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进行的可供操作的重要实例。

这些以项目制促成的舞台艺术创作和戏曲发展成果,改变了戏曲艺术团体为行政管理、商业牵引、人为干涉等诸多因素所掣肘的局面,以更加规范化的资金扶持方式和艺术生产方式进行创作、演出和推广。这正是未来中国戏曲寻求良性发展的重要方式。项目的丰富性足以说明中国戏曲传承和发展的多元性特征。同时,在全国各类型的艺术展演活动中,这些获得国家和地方扶持的戏曲艺术作品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示,其中不少优秀作品获得观众和学术界的高度赞誉,成为张扬时代性、人民性和社会主流价值的代表力作。

本年度的艺术创作成果最主要体现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戏曲展演活动中,如第七届中国黄梅戏节(2015.9.28—2015.10.8)、第六届中国昆剧节(2015.10.12—2015.10.19)、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2015.10.12—2015.10.26)、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2015.10.25—2015.11.11)、“全国地方戏优秀中青年演员汇报演出”(2015.12.17—2016.1.19)等。特别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以此为主题的舞台艺术作品总计超过183部,其中新创和保留的戏曲剧目76部(京剧16部,地方戏曲60部)。上述几项国家级的戏曲展示活动已经作为重要的文化品牌项目,成为戏曲发展的促进动力。这些平台的搭建除了最大程度地团结戏曲艺术创作团队外,更主要地展示了近年来丰富多元的艺术创作,以优秀作品作为戏曲发展的指标,以优秀表演者作为戏曲传承的载体,全面地推进戏曲创作与展演。尤其是“全国地方戏优秀中青年演员汇报演出”为本年度戏曲展演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开启了新一年戏曲艺术创作和演出的新风尚,即通过优秀戏曲作品的精湛演出来展示戏曲中青年优秀表演者的艺术风采,推动中国戏曲与时代审美需求的互动,推动中国戏曲优秀作品及其演绎团队在国家视野中获得观众认同。

在本年度中,众多省区及相关协会主办了众多的戏曲展示活动:首届上海沪剧艺术节(2015.2.28—2015.3.7)、湖北省地方戏曲获奖剧目展演(2015.5.1—2015.6.5)、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2015. 5.28—2015.7.8)、第四届北京市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2015.8.1—2015.9.3)、第四届全国木偶皮影剧节目展演(2015.8.8—2015.8.15)、2015北京金秋优秀剧目展演、第四届西藏全区藏戏展演(2015.8.14—2015.8.20)、第二届海南艺术节(2015.9.15—2015.9.29)、第七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2015.9.23—2015.9.30)、第二届湖北艺术节(2015.9.26—2015.10.23)、第17届上海国际艺术节(2015.10.16—2015.11.16)、第五届湖南艺术节(2 015.10. 2 6—2015.11.20)、第四届湖南少数民族文艺调演(2015.10.27—2015.11.3)、第14届亚洲艺术节(2015.11.8—2015.11.15)、首届四川艺术节(2015.11.20—2015.11.30)、第六届福建艺术节(2015.11.23—2015.12.15)、广东省“粤剧与全省地方剧种经典折子戏交流演出”(2015.11.26—2015.11.28)等等。这些省区的戏剧展演,侧重于区域戏曲艺术的创作,对于戏曲艺术的出戏、出人,无疑具有积极的推介作用。在戏曲尝试市场营销的同时,这些有益的展演活动为有艺术品质的剧作、有艺术品位的演员做了很好的推广,很多优秀作品、优秀演员通过省区展演平台走向了全国。更重要的是,这些展示平台为区域内戏曲剧种及表演团体进行了积极的扶持和推广,省市戏曲展示平台几乎面对着区域内所有有创作活力的剧种。因此,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地方文化主管部门进行行之有效的工作推进,只有具备良好的生存和创作能力,才有机会走出地域。

本年度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现象,即戏曲界对于前辈艺术大师进行的纪念追思,这是戏曲界尊师重道、恪守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戏曲有效传承的重要途径。例如京剧界为周信芳诞辰120周年、裘盛戎诞辰100周年、李紫贵诞辰100周年、言少朋诞辰100周年、汪本贞诞辰100周年、荀慧生诞辰115周年、高盛麟诞辰100周年、张君秋诞辰95周年等等,举办的研讨会、演唱会、剧目展演等活动,广泛地团结了流派传承人,借助艺术经验的总结来实现戏曲流派理念的张扬,借助舞台艺术的呈现来实现对流派艺术的广泛认知。这些活动充实了近年来不断被提及的戏曲“师承”理念,用丰富的艺术活动来彰显“师承”所应具有的活态性、创造性特征,能够弥补戏曲政策在贯彻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偏颇。

三、“体系”与“批评”是戏曲艺术本体建设的必须

中国戏曲发展始终伴随着理论建设,这是中国戏曲的优秀传统。中国戏曲理论不是书斋中构想出来的玄学思考,而是与艺术实践密切相关的思想体系,切实贴近中国戏曲的本体艺术与发展规律,同时又能够推动和引领戏曲艺术的完善与拓展。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即包括中国戏曲体系的构建。这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需要,也是民族艺术得以发展的需要。

2015年是中国戏曲学在“十二五”进行学术总结的一年,戏曲研究整体呈现出增长和推进的态势[4]。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在“十二五”期间以“戏曲”“木偶”“皮影”作为主题词可检索到的论文、评论(包括期刊、报纸,博、硕士论文等),分别为22744、2055、1104篇,总计25903篇,论文数量呈明显增长趋势。同时,戏曲学学科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共公布重大项目2项、重点课题3项、一般课题35项、青年课题26项、西部课题8项,数量亦较之“十一五”期间有较大增加。这些课题所涉戏曲学研究领域比较明显地呈现出以下特点:1、中国戏曲史论研究呈现出多元学科交叉,跨文化交流的视野逐渐被自觉引进,戏曲史料得到大量整理、汇编和出版,戏曲史关注的时代领域下移,近代戏曲史论研究成为研究重点。2、当代戏曲体制和政策研究较为突出,显示出戏曲学研究积极服务于戏曲实践的动因,侧重于对戏曲院团的发展模式的多元阐释,侧重于对戏曲市场传播、评估、制作、管理等领域,侧重于戏曲传承与发展,显示了戏曲发展困局在理论上的诉求。3、戏曲理论批评向系统性发展,京剧、昆曲表演理论体系也成为热点,京剧学、昆曲学的学科架构初步建立,京昆研究全方位推进;4、地方戏、少数民族戏剧研究成果较多集中于资料整理,木偶戏、皮影戏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并逐步正规化、学院化。

透过“十二五”期间戏曲学的学术总结和本年度学术界的讨论,可以看到戏曲史论研究的体系性尚不明显。虽然京剧、昆曲、藏戏不乏从其表演和审美体系进行的建构,但不足以呈现中国戏曲演剧体系的全貌;个别剧种的建构亦不足以对中国戏曲当前所呼唤的民族自信和文化建构进行全面的回应。缺少了体系建构,戏曲史论研究与戏曲“活态发展”的联系颇显疏离,中国戏曲的发展仍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之中,对于戏曲的当代关怀,亦仅限于对其命运的调查与政策关注,无助于建立独立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话语体系。同时,戏曲产业化与体制改革仍然是热点关注问题。“十一五”期间该课题领域已渐成热点,“十二五”期间热度不减,并在院团体制改革与市场化的一般性研究基础上,深入到了对产业的评估、管理、制作、运营等环节的研究。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中国戏曲发展和研究的困境仍然是中国戏曲以何种方式生存。此外,地方戏曲剧种研究虽然切入角度多样,但仍然侧重于发展态势较好或影响较大的剧种。相较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初步建立以及几乎全部地方戏曲剧种进入国家名录,对地方戏曲剧种的研究需要有更加深入的推进。对于“天下第一团”、地方小戏、少数民族戏剧的研究仍然缺少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理论成果。

本年度在戏曲理论界存在两个话题的争论。一是中国戏曲的体系建构。

中国戏曲的体系应该包括以戏曲剧种和演剧形态为核心的艺术体系,以表现技法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以民族化的审美理想为旨归的美学体系。戏曲艺术体系需要观照到中国各地戏曲样式的全部艺术遗产,戏曲理论体系需要观照到从古至今对于戏曲的理论总结和经验描述,戏曲美学体系需要观照到戏曲的文化特征。这三个方面的体系建设都需要戏曲理论界密切联系舞台实践,进行学术提升。基于当前批评在文艺建设中的被强化,中国戏曲理论批评体系是本年度被聚焦的理论话题。《中国文化报》专门组织专家讨论“戏曲理论的当代建构”[5],聚焦“戏曲的当下命运”“古典戏曲理论”与“西方戏剧理论”、理论与戏曲艺术实践相结合等问题。正如王馗《戏曲批评需要“体系”建构》呼唤“确立属于中国戏曲的美学体系,建构符合中国戏曲艺术规律的批评体系”,认为“中国戏曲亟须体系鲜明的理论建构,戏曲批评要承接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精神,要用民族文化的话语体系来张扬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品格”[6]。而傅谨《戏曲理论建构的新语境》则立足于中西文化格局中的戏曲现状,强调“摆脱中西对立的思维,同时关注戏曲作为戏剧的普遍性和作为民族艺术的特殊性,更客观冷静与全面地认识与探讨戏曲的内部规律和基本特征,应该成为当代戏曲理论建构的方法取向”[7],显然,他们针对的正是前述三个方面的体系建设。这当然是需要戏曲理论界潜心探索的重大课题,也是实现现实批评的理论基础。对于戏曲理论批评体系的判断,正集中展现在《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以“戏曲理论的当代建构”为题的学术论坛上。在这次讨论会上,关于“前海学派”的学术贡献与在此基础上的学术拓展,成为戏曲理论当代建构的重要内容。王馗所说的“在戏曲理论建构中,既关注技术技巧的程式化表现,又关注舞台的活态呈现与艺术境界的追求;既关注表演者的心灵创造,又关注戏曲整体的艺术风貌与经典演绎;既注重审美鉴赏和艺术批评,又注重科学严谨的理论推进;既注重戏曲学的学科建设,又注重学以致用,用深刻的理论提供政策指导,斧正戏曲实践出现的问题”,实际正是对前海学派学术方法的总结。

其实“前海学派”一直是屡有争议的话题。这其中固然隐藏着学术与政治的辩证联系,但不能不最终归结到:戏曲的学术方法如何把握?戏曲理论的学术成果如何推进?对此,汪人元《张庚、郭汉城对“前海戏曲研究”的引领》一文认为前海学派最核心的成就即在于“现代戏曲研究的学术引领”,其坚持从实际出发、从戏曲本体出发的学术方法,兼具科学性和实践性。因此,他认为前海学派“决不把戏曲人为从它的实际生态中剥离出来、当作真空中的研究对象而在书斋中把玩,这样也就必然会深刻地关注戏曲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代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也“决不把戏曲研究仅仅局限于孤立的文本,而是更加关注活生生的舞台上的艺术这样一种完整角度。这样的认识和角度,自然就会突破以往戏曲研究中那种以文学作为核心的价值观念,甚至也才可能会出现阿甲关于‘戏曲表演文学’这样的思考”[8]。这一判定自然反映在几代前海人为中国戏曲奉献出的学术成果,以及至今渗透于戏曲理论常识判断中的观点中,当然也带来了学术界对于这一学派能够长足发展的期待。《贵州大学学报》专设“前海学派研究专题”[9],发表施旭升《中国戏曲:怎样本体?如何生态?——答“前海学派”诸批评者》、吴民《“前海学派”是个什么样的学派?——兼与陈恬博士商榷》、黄李娜《孰是孰非:第三只眼看“前海学派”之学术贡献》三篇文章。文章所肯定的成就自然有目共睹,文章所批评的缺点也非前海学术所必有,虽然部分文章的批评观点流于语言暴力与想当然的猜测而有失学术的纯粹,但三篇文章却准确地展示了当前中国戏曲史论进行充分的拓展与重构的必要性。尤其是汪人元判定的“现代戏曲”,实际包含着如何准确评估中国戏曲的当代创造、如何将当代戏曲成就真正与传统戏曲规律准确对接等问题。这应该是诸多前海的批评者们所期待的,当然也是所有戏曲史论研究者所期待并戮力进行探索的。

另一则引发争议的是关于戏曲现代发展的理论讨论。

这个讨论基于本年度引人注目的“张火丁现象”和上海京剧院建院60周年研讨会而起。张火丁一直就是京剧界的一位极具号召力的明星。张火丁的传统经典剧目引发的观演热情以及赴美演出进行的营销宣传是本年度颇有影响的文化事件。而上海京剧院在建院60周年进行的“未来之路”研讨会,实际是一个有深度现代忧患意识的剧院所进行的艺术思考。张之微《如果只有模仿,戏曲终会怎样?——就“张火丁现象”与傅谨先生商榷》强调“京剧的历史,一言以蔽之,也可以说是由无数极具创新精神的伶人写就的”,并强调“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是句金言,创造的意义决不能抹杀”[10],其笔锋直指傅瑾所谓的“保守主义戏剧观”。马也《对京剧发展的点滴思考——上海京剧院的启示》亦标举“上海京剧院给京剧的最好的、也是最大的启示就是‘创新求变’”,针对的仍然是傅瑾所谓的“文化需要保守,不需要创新”。傅谨《继承与创新:老话题与新争论——回应张之微》对此前张、马以及戏曲界相关专家的批评进行回应,实基于“日益严重的戏曲危机,恰恰是由于戏曲传统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而且传统在许多场合还遭到公然背弃”这一特殊的戏曲生存语境,提倡戏剧理论界要基于对现实的认识,修正理论导向。显然,三人所争论的虽然是“创新还是继承”这个看似陈旧的话题,但各自的立意颇有不同。张之微看到的是常演常新的传统,因此强调戏曲界要走“继承创新的路”;马也看到的是当代戏曲必有的创造,因此标榜上海京剧院、《曹操与杨修》及其艺术家尚长荣在当代戏曲发展史上的“高峰”意义;傅瑾看到的是为了创造而必须的文化守护,其初心即在于“希望为戏曲当代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路径选择,期待着我们能重建戏剧的基本价值观”。三个人进行的讨论实际面对的是处于京剧当代发展中出现的两极,一极看似最为传统,一极看似最新异,但都完好地将京剧嵌入了现代生活中。因此,“张火丁现象”代表的是现代人对于传统审美意蕴的崇尚,上海京剧院代表的是现代人对于京剧现代品格的追逐。其实,两种风格正是从传统走入现代的京剧所呈现出的两面,当然也不乏更多的侧面需要发现和塑造。三个人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戏曲的当代发展,这正揭示出中国戏曲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具备丰富多元的艺术个性。这是理性而深入地建构完整的中国戏曲体系的必要前提。

四、本年度问题透视与“十三五”预想

对于戏曲而言,2015年是张扬机遇的一年。作为一个活态的艺术样式,戏曲始终在标领审美时尚、承载主流价值观念、弘扬民族个性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本年度围绕戏曲本体规律出现的新现象值得关注,也会在未来逐渐显现其重要的文化意义。

(一)戏曲的高峰与高原同在,部分作品已经具有了“高峰”气象

戏曲艺术的“高峰”应该包含着创作、演出和理论等多领域。就创作而言,本年度的几位戏曲作家已经成为引领创作风向的重要标杆。郭启宏、郑怀兴、刘锦云的创作,以其备受关注期待而又成功率高,成为戏曲创作的高峰所在。郭启宏的话剧《知己》被海峡两岸的京剧团队改编为《知己》《金缕曲》,显示了蕴积数十年的艺术功力,本年度首演的《李清照》以及反复演出的《北国佳人》等作品,显示了作家创造力对于戏曲的扶整作用和价值赋予。郑怀兴的初排剧目《于成龙》以及交流演出的《海瑞》《宇宙锋》《程婴夫人》等等,以别出机枢的艺术构思展现了一个沉潜于戏曲创作的作家在戏曲结构和境界的高超驾驭,他的每一部剧作都能够满足观众饱满的艺术期待。刘锦云的初排剧目《母亲》《狗儿爷涅》,以深沉思想赋予传统戏曲以新的时代风尚,是剧作引领剧种的一个重要成绩。当然,众多剧种的代表性表演团队也在本年度奉献出了堪称一流的作品。其中原创作品晋剧《于成龙》、评剧《母亲》、秦腔《狗儿爷涅》、京剧《伏生》、扬剧《衣冠风流》、朝鲜族唱剧《春香传》以及本年度演出的京剧《春秋二胥》、黄梅戏《小乔初嫁》、昆曲《景阳钟》等颇具高峰气象。透过这些剧作家涉足的剧种,以及众多戏曲剧种推出的力作,可以清楚地发现地方戏曲前景无限,地方戏曲正是中国戏曲创作的高地所在,并极有可能孕育高峰之作。可以预见,在正确的戏曲政策不断在各地推进之后,各地方戏曲剧种、尤其是具有创作活力的剧种应该能够进入发展的机遇期。但不可否认,全年上演的戏曲作品仍然面临着两个重要的问题:一则为传统经典的当代传承与演绎,一则为新创作品的经典化打造,仍然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使命。在这个方面的课题面前,当前戏曲仍然存在着题材单一、风格单一、行当单一等问题,年轻一代的演员在驾驭角色的表演中缺少艺术深度。这都是需要国家与地方文化主管部门着力引导和扶持的方面。

(二)小剧场戏曲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戏曲品类

小剧场戏曲是伴随着实验性的理想来进行的戏曲创造,其主创者正是戏曲的青年从业者,因此小剧场戏曲是最具青春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戏曲形态。继2014年的成功经验,第二届北京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2015.10.30—2015.12.31)引发了更多的关注,12部戏曲作品汇聚了京剧、昆曲、豫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呈现出鲜明的现代创造。上海小剧场戏曲节(2015.12.1—2015.12.6)最后遴选的委约作品2部,入围展演作品有6部戏,尤其是申报参演剧目超过27部,涉及的剧种有京、昆、越、沪、淮、评、川、粤、绍、梨园、哥仔等11个。在京、沪两地不断趋于盛行的小剧场戏曲,可以看作中国戏曲寻求在当代城市突破的缩影。正如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借用“呼”“吸”二字进行的定位,即在吸收传统精髓的基础上,释放出“新想法”“新形式”“新理念”,用具有原创力的戏曲新人来引领“先锋、实验、创新的戏剧精神”,让戏曲不但进入当代主流视野,也更多地获得青年观众的认同[11]。这一理想既是城市戏曲在当代进行的创造,也是戏曲在当代进行的艺术拓展,尤其是所谓的“新”,以更具变革性的艺术观念和时代思想,必然对戏曲的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小剧场戏曲不一定带来戏曲作品的经典化,但却以灵活的运营机制,为戏曲推广和发展找到新的出路。

(三)戏曲跨区域联动是戏曲进行推广的重要举措。

中国戏曲发展经验即在于流动状态可以带来剧种、剧团的旺盛生机,实现跨区域间的戏曲传承发展是中国戏曲“抱团取暖”、资源共享的一个思路。本年度由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主2015年京津冀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巡演(2015.4.27—2015.5.6),京、津、冀三地最具代表性的河北梆子剧院团演出9台剧(节)目。与此相类,河南文化厅等机构“全国豫剧院团工作交流会”(2015.9.14—2015.9.15),来自全国各地的134名豫剧院团负责人在郑州共商豫剧发展大计[12];辽宁等省区文化厅举办“首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2015.6.15—19),荟萃四省区7个剧种的舞台艺术。这些演出与研讨围绕一个剧种,紧密团结相关地区的从业者,相互协助,共襄发展。如果立足于中国戏曲的“声腔属性”,则梆子、高腔、皮黄、乱弹、花鼓、花灯、采茶、秧歌、道情等声腔系统,正需要这种区域联动,共同面对剧种发展不平衡、资源不平衡所带来的诸多困境。

必须看到在政策利好的时期里,中国戏曲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本年度组织师生对福建莆仙戏、川剧进行了深入调查。就福建莆仙戏而言,虽然在莆田、仙游两地有一百三十多个民营剧团成为莆仙戏的承载,但是在这个区域内,莆仙戏事实上已经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以古老的“傀儡介”为基础的审美意蕴仅仅集中在福建莆仙大剧院、仙游县鲤声剧团两个团体,基本的传承人不过百人。应该说,古老的莆仙戏命悬一线,决不能以民营剧团作为莆仙戏生存态势的指标。因此,戏曲学术界应该在“十三五”期间,密切关注民营剧团的生存与管理,用戏曲学的探索对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经验、困境、作用等,进行理论总结,并提出政策咨询。戏曲研究界应将学术视角转向这种极具活力、但又对传统演剧形态会造成重大冲击的演出领域,引导建设更加健全而合理的中国戏曲发展政策。而曾经号称有二百多个剧团、广泛影响超过一亿人的川剧,目前川、渝两地能够坚持演出的剧团不过十个。川剧的从业者和理论者在2015年度推动了第三届“川剧丑角剧目展演”。这是立足于行当剧目的传承而进行的演出,其意义足以引起对中国戏曲行当艺术的深度思考,尤其是对中国戏曲剧种个性、行当全面发展,带有示范性的意义。但是这并不能带来对川剧这一剧种命运的改观,甚至不能为曾经对中国戏曲理论产生过奠基作用的川剧表演艺术带来更加完整的评价认知,这是很遗憾的。类如川剧、莆仙戏这些极具个性的剧种及其表演体系,应该尽快进入学术界的关注视野之内,完整的中国戏曲艺术体系(表演体系、理论体系、美学体系)建设应该是“十三五”期间重要攻关的理论命题。

除此之外,“十三五”期间的中国戏曲发展,应该紧密回应当前国家对于戏曲的高度重视和先后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积极整合相关戏曲政策,持续关注戏曲领域的热点话题。尤其是要将政策引领与学科建设同步进行,很好地通过学术建设,对戏曲保护工作进行斧正、纠错和指引。

注释:

[1] 龚和德.政策·策略·理论[N].中国文化报.2015.8.17.

[2] 多措并举,合力共进,开创戏曲传承发展新局面[N].中国文化报.2015年9月11日.

[3] 文化部艺术司.艺术通讯.2015(3).

[4] 王馗、王学锋.“十二五”戏曲学研究及成果的回顾与评析。本报告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全国艺术科学“十二五”研究状况及“十三五”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的一部分。本文关于戏曲学的统计与成果分析均来自该报告。

[5] 中国文化报“艺海问道”第8期[N].2015.8.18

[6] 王馗.戏曲批评需要“体系”建构[N].中国文化报.2015.4.10.

[7] 傅谨.戏曲理论建构的新语境[N].中国文化报.2015.8.17.

[8] 汪人元.张庚、郭汉城对“前海戏曲研究”的引领[N].中国文化报.2015.5.22.

[9] “前海学派研究专题”[J].贵州大学学报.2015(5).

[10] 张之微.如果只有模仿,戏曲终会怎样?——就“张火丁现象”与傅谨先生商榷[J];马也.对京剧发展的点滴思考——上海京剧院的启示[J].中国戏剧.2015(7).

[11] 戏曲呼吸:首届上海小剧场戏曲[J/OL],见豆瓣同城http://www.douban.com/event/25560793/

[12] 盛世豫剧一家亲——全国豫剧院团负责人共商豫剧发展大计[N].中国文化报.2015.9.22.

王 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蔡郁婉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剧种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广西戏曲》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