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与当代社会空间

2016-12-13 13:13朱乐耕
艺术评论 2016年2期
关键词:陶艺家陶瓷材料陶艺

朱乐耕

陶艺与当代社会空间

朱乐耕

中国是一个陶瓷大国,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我们曾经有过非常灿烂的历史,但我们当代陶艺的发展却非常年轻。与传统的陶瓷艺术相比,当代陶艺有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赋予我们许多新的思考。这种新的思考包括了材料的思考,也包括了对社会空间和人类生活空间的思考。

第一个方面,是材料上的重新认识。陶瓷的材料在烧成前是柔软的泥巴,它有很好的可塑性,艺术家可以与它进行对话,感受它的生命与呼吸。另外它需要火的烧成,可以将它的柔软和生命固定在某种状态下,并赋予它斑斓的釉质,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但又非常有魅力的工作。但是在传统的陶瓷艺术中极少表现的语言,因为传统的陶瓷艺术强调的往往是实用性,所以很难如此自由地去开发它丰富的可塑性。

第二个方面,就是谈到它的社会性。以往陶瓷艺术的服务空间主要在室内,由于烧成技术的有限性,很少有大型的作品出现。在古代和近代虽然也有用陶瓷材料与建筑结合的公共艺术,但它们大多数都是用小块的陶瓷釉面砖拼接在一起,然后在上面绘画装饰等。但我们今天做的当代陶艺,开始让泥性走向了自由,它可以通过陶艺家的手组合成各种肌理,为我们生活的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服务。将陶瓷与空间环境相结合时也应考虑到陶瓷材料本身的弱点。我们要考虑它的安全性,它的强度。另外,有些低温陶瓷材料经过时间长了以后,会有吸水率,容易冻裂等。一个时代,一种陶瓷艺术在新的空间内出现时,我们也要在陶瓷工艺上作相应的研究,因为它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材料科学。

将陶瓷与公共空间相结合也一种新的开拓,一种新的观念的成长。这样的成长应该与人类的城市化发展相联系。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城市问题已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当代艺术家们如何参与当代的城市建设,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当今的城市是集生活、工作、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文化中心。新的城市生活,需要有新的符号空间。这样的符号空间,是充满文化、艺术又具有自然气息,包含着人的情感需求的空间。当代陶艺家如何参与其中是我长时间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有幸受邀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做大型的陶艺装置壁画,得到了许多实践的机会。这次展出的“《生命之绽放》(二)”,是我两年前在韩国济州岛肯辛顿酒店完成的大型陶艺装置壁画《生命之绽放》的一个局部。这是我第一次将这么大的环境陶艺装置壁画的局部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而且展示的方式也非常特别,是将其平铺在地上,让观众们从临时搭建的桥上向下俯视观看。这也让我们看到,艺术作品的展示方式也可以有多种尝试。创新也可以是改变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和视角。

第三个方面,就是本土化的现代性的概念。人们往往将西方视为现代的象征,将中国视为传统的象征。如何打破这二元定律,建造中国式的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这是我们当代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所面临的艰巨任务。陶瓷是一种非常中国化,也是非常传统化的符号。怎样将其转化成具有本土性的现代化符号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我的作品看上去和传统相距甚远,但实际上有很多中国传统的艺术理念在里面,在处理作品时,无论延伸到多大的空间里,我都感觉有一种气韵在其中。这种作品不像一般的陶瓷装饰品,它需要把这种表现和特定的空间环境结合起来,如果离开了这样的特定空间也就失去了它所存在的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定义为环境陶艺的原因。传统的陶瓷艺术如何扩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向现代转型,另一方面是否也可以用这样的材质进入当代艺术和公共艺术,并发展和延伸出东方式的、本土性的当代艺术?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空间。

朱乐耕: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蔡郁婉

猜你喜欢
陶艺家陶瓷材料陶艺
瓷苑耕耘四十载 追梦路上铸名刊——“陶瓷材料与装备国际高峰论坛暨《陶瓷学报》创刊40周年研讨会”剪影
“疯狂”的陶艺
多孔质陶瓷结构体
一种碳化硅/碳化硼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陶瓷材料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前景探究
当代陶艺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
陈烈汉陶艺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