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连云港港口智慧物流建设发展对策

2016-12-13 09:17张雁琴
大陆桥视野 2016年21期
关键词:连云港港口物流

文/张雁琴

浅析连云港港口智慧物流建设发展对策

文/张雁琴

为深入贯彻国家《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互联网+高效物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物流业发展十二大重点工程中物流信息平台工程,工信部《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全国各物流区域、节点城市、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和经济园区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江苏省《智慧江苏建设行动方案(2014—2016年)》加快推进现代物流智能提速发展、加快物流发展模式转变,《江苏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4—2020)》中提高物流园区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以及连云港市《连云港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要求,全面推进连云港港口智慧物流建设发展势在必行。

一、发展原则

(一)科学合理适度超前

连云港港口智慧物流建设既要考虑物流业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在设计和实施的理念上适度超前,从而实现连云港港口智慧物流模式是领先的,不仅要考虑当前港口的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化支撑,更要满足未来新业务模式的发展需要。又要根据港口物流业态的建立逐步开发和应用各个系统,从而避免投资浪费。

(二)设计开发模块化

连云港港口智慧物流的设计要具备可扩展性,要满足未来新模式、新业务的扩展需求,保证智慧物流建设投入的有效发挥作用,避免重复投资,这就要求从设计阶段到开发过程尽可能的充分利用现成的技术和产品,当市场上成熟、先进的产品时,尽量使用已有的产品,而不是所有的系统都从头开发。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快建设进度,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系统的成熟、稳定、先进。

(三)系统集成标准化

连云港港口智慧物流应该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根据不同功能开发不同的子系统和应用平台,各平台和子系统之间通过统一标准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实现数据集成、网络集成和应用集成。此外,连云港港口智慧物流的具体平台和项目在设计上要考虑和外部系统的集成和互联互通,包括港口、电子口岸、其他物流节点信息平台等。

(四)信息化技术融合发展

智慧物流的打造要和物流信息化技术在港口的应用相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既是打造智慧物流的手段,又是其实现目标。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与智慧物流建设的融合,逐步推进GPS监控、GIS地理服务、RFID射频扫描、无线视频传送、一卡通服务等高新技术,将信息化管理覆盖到每个角落、每个控制点,使人、车、物从入港口到离开都实现数字登记、网络查询、数据库管理。

二、发展定位

以智慧技术应用为切入点,以智慧数据流为基础,以实现功能智能化为导向,以载体建设为支撑,形成技术先进、 信息通畅、全面感知、功能完善、集聚集约的智慧物流体系。依托智慧物流信息平台重点工程,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和智慧物流标准化建设,加强港口基础物流、增值物流和公共服务产业与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联动发展,实现园区全覆盖的智慧物流应用,形成港口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一带一路”集聚智慧、应用智能、全网络全覆盖的智慧物流重要节点。

三、发展目标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统筹发展,连云港港口物流环节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智慧物流系统框架基本形成,奠定打造便捷高效、可靠安全、绿色通畅的智慧物流生态圈的基础条件。

(一)物流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升

在连云港港口物流业态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各个层面,包括公共平台、重点物流企业和物流工程、第三方服务企业在感知识别、网络传输、数据采集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尤其是RFID、全球定位、ETC等技术在运输领域普遍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智能化托盘和货架等技术在仓储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电子锁、智能云柜、智能终端等技术在配送领域实现广泛应用等等。

(二)智慧物流项目示范作用逐步增强

按照规范引导、示范引领原则,在“十三五”末,争取在技术研发、运作模式、标准化、信息化等领域,培育和壮大一批智慧物流示范项目。重点开发以公共信息服务为主的智慧信息平台;以互联互通和标准化为主的大数据平台;以可追溯技术应用为主的物流服务类项目;以自动化智能化操作为主的智能物流项目。形成有特色的智慧化运营、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智慧物流港口。

(三)园区基础数据应用实现互联互通

通过科学规划和逐步实施,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物流公共服务平台与物流专业信息平台、政府监管信息平台、物流链不同环节企业信息平台的融合对接,统一标准规范、汇聚多式联运数据,实现物流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信息化

首先要加强连云港港口通信基础设施及互联网设施建设,完善港口智慧物流中心、港口范围内域的光纤宽带、无线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推进物流信息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港口物流大数据平台,汇聚多领域物流数据湖,建设成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信息集聚中心。此外,对原有物流设施设备的信息化提升,提高底层设施的数据采集和传输能力,构建“互联网+物联网”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理念,最终形成“基础设施+云计算+互联网+终端”的智慧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二)推进物流节点智能化和追溯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物流节点作业协同化和可视化建设。实现场站码头等物流区域操作环节的信息实时共享;对保税物流中心、内河码头、堆场、公铁场站等重点操作领域作业过程实现可视化视频监控。推进物流节点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建设公共物流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各类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实现货物在物流链全程的可感知、可监控、可追溯。

(三)提升园区口岸监管信息化水平

以大通关数据存储、处理、交换作为大数据平台应用的核心,实现进出口物流可视、可控、可管理,提升生产作业与监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通过高效连接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等监管部门信息化系统实现通关服务的“一个门户入网,一站式提供服务,一个身份证实现数字认证”的高效通关模式。通过区域联动多式联运体系的联运货物跟踪、货物驳运信息、内支船期动态、铁路班列运输信息等实现园区与“一带一路”沿线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

(四)推动园区信息数据标准化工作

统筹规范数据标准化体系设计,按照“急用先行,统筹规划”的原则,逐步推进连云港港口信息数据的标准化工作。依托现有资源和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坚持自主制定和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结合,根据实际需要,适时推出与连云港港口发展相适应的数据标准体系。业务数据标准的建立要与外部关联单位的信息数据标准相适应,保证港口数据与外部各系统的互联互通,避免形成信息“孤岛”。

(五)积极探索智慧物流发展模式

以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为手段,引领港口企业规范发展智慧物流发展新应用和新模式,如第三方智慧物流平台运营模式、 第三方托盘(周转箱)共用模式、第三方城市智能配送柜应用等等;鼓励企业探索高效的智慧物流与产业联动发展模式,推广“智能物流+金融”、“智能物流+电商”、“智能物流+跨境服务”等商业模式;鼓励物流链主导企业发展高端智能物流服务,利用数据挖掘提升物流利润空间。

五、重点工程

(一)基础设施系统工程

遵循一次性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加快港口基础通信网络建设,提升网络传输交换能力。开展重点项目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重点推进面向智慧物流中心、信息平台等通信基础设施升级。加快无线网络建设,在连云港港口率先实现热点区域全覆盖。推进无线宽带接入网建设,提升园区3G、4G及下一代无线网络质量。鼓励和支持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企业加快园区公共区域免费WiFi无线宽带覆盖和开放。推进连云港港口智慧物流中心建设,形成智慧物流研发、应用、平台技术、人才和企业的集聚高地。

(二)大数据平台工程

以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为支撑,构建连云港港口物流大数据平台,汇聚多领域物流数据湖。以大通关数据存储、处理、交换作为大数据平台应用的核心,汇聚特殊区域信息化、区域联动多式联运数据信息、金融服务信息、监管部门信息、电子口岸数据、大通关平台信息、全程可视化供应链系统等。同时制定符合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的数据标准和管理制度,实现与中亚地区的数据整合和同步,实现信息的有效归类、分析和挖掘,建设成为多领域信息汇聚中心枢纽,构建连云港港口物流大数据平台。

(三)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工程

架构“具有连云港港口特色、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基本覆盖连云港港口区域内的所有商业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服务可选、成本可控、全程可视的信息化服务。在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下,整合连云港港口物流相关信息化资源,推动口岸物流监管、园区业务协同、一站式客户服务等业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包括政府公共平台、行业应用平台、高端物流服务平台三个层面。政府搭建平台主要包括认证、数据交换、信用管理、支付与担保、综合基础信息等;行业应用平台主要包括专业物流综合应用平台、城市物流综合配送应用服务平台以及口岸物流一站式服务平台等;高端物流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交易、金融、电子商务、保险、咨询、法律与仲裁等服务。

(四)电商服务平台工程

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推动物流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建立上合组织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平台,拓展货物交易、信息传递、在线交易、物流服务、口岸服务等服务功能。推动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的有效集成,鼓励物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技术水平,探索适应电子商务订单特点的物流服务,实现与电子商务的互利共赢。启动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服务连云港大陆桥跨境电商产业园。立足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贸易,利用连云港的节点优势,提高贸易和物流效率,打造跨境物流电商平台,支撑国内电商物流中心及跨境电商物流中心建设。

(五)智能物流推广工程

推进连云港港口运输智能化,包括推广运输企业的智能识别监控技术、冷链、危险品、船舶等企业的运输工具信息化等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智能运输由单一车辆跟踪监控向全面感知发展,实现运输车辆的智能化管理。推广仓储智能技术应用,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等设备和技术、托盘和工业包装箱循环利用以及电商、冷链和快消品仓库等领域的智能仓储技术应用;同时对原有仓储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级,实现仓库自动化工作状态的实时可控;加强重点特殊仓储管理,建立智能仓库监控体系,实现对特殊仓库环境的全方位、实时监控,降低特殊仓库的管理风险。提升生鲜冷链、城市配送领域的智能化水平,推广配送“货的”、配送APP等新兴配送组织模式;推进配送车辆智能管理和调度优化,配送车辆实时定位、货物状态实时监控,推广智能门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时配送全程信息和操作的精确监控;推广配送终端的信息识别,对配送信息实现智能化收集和处理,为高效实时配送提供大数据分析支撑。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港口管理局)

猜你喜欢
连云港港口物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港口上的笑脸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奇妙的连云港之旅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