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一流的森林植物园

2016-12-14 10:18彭春良李林山
林业与生态 2016年7期
关键词:植物园建设管理

彭春良+李林山

近年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紧紧围绕物种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开发利用五大职能,积极推进从门票经济到复合经济、从学术科研到实用科研、从走向市场向到引领市场三大转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十三五”期间,如何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如何整体跻身国内一流的植物园行列?经过认真研究规划,我们最终确定了“围绕一个中心,优化三大体系建设,打造四大节庆活动,实现四大发展目标”的总体工作思路。即围绕增强植物园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这一中心,全面优化科研、产业、管理三大体系建设,精心打造“春之歌、夏之恋、秋之色、冬之韵”四大品牌节庆活动,把植物园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科普殿堂、旅游胜地和幸福家园。

科研立园树品牌

森林植物园成立于1985年,属省级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物种保育和科学研究是其核心职能。现设有植物保育利用、生态景观环境等5个研究所,有国家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湖南优良林木快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科研平台。同时拥有一支学科多样、勇于创新的科研队伍,其中正高职称20人,副高26人,含二级研究员4人,博导1人,硕导5人,博士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31年来,科研丰收,硕果累累,共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362篇,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2项,专利18件,选育良种及植物新品种18个,为推进绿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三五”期间,植物园将继续本着“科研立园”的使命,全面加强科研平台、科研项目、人才梯队建设,争取出大成果、大人才、大效益。在科研工作中,坚持专类园和景点建设相结合、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全省林业发展三项基本原则。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全省响当当的科研品牌,力争实现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

强化研发能力。确定植物园的科研方向和主攻领域,重点培养打造的首席专家。研究落实项目资金争取的渠道、途径和办法,积极加大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同时,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监管,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科研人才培养,建立完善人才梯队,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办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立足创新驱动,把科研与市场紧密对接,让市场检验技术真伪和成果价值,克服关门搞科研的陋习,坚决面向市场抓科研。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创收,鼓励科研部门设立公司独立经营,引导科技人员向科研部门流动。

建设植物王国。植物园是收集活体植物并开展科研、保护、展示、教育的机构。衡量一个植物园,主要指标就是保育物种的数量。为此,我们要把握好方向,依托林业部门的科研项目,把当前最美、最有价值、最珍稀的物种迁育到植物园,力争在5年内保育物种达到6000个,并从中筛选并培育出多个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景观树种,并结合旅游和科普建设,建设多个极具特色的植物展示区 。

打造科普殿堂。通过植物资源信息化、动植物标本展示馆、动植物知识大讲堂等建设,把森林植物园建设成全省科普教育的一张王牌,为全省大中小学生和市民提供良好的科普教育服务。

产业兴园铸辉煌

近年来,森林植物园成功举办了 “春之歌”、“夏之恋”、 “秋之色” 、“冬之韵”四大主题花展。2015年共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416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815万元),同比增长21%。然而,与门票年收入达5000多万元的国内一流植物园相比,我园的生态旅游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下,旅游业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此,我们要逐步完善景点景区建设,完善各项旅游服务设施,融合生态文化精华,打造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品牌,把我园建设成为像岳麓书院、省博物馆、橘子洲头一样的长沙旅游地标,建设成为湖南知名的旅游胜地。

完善景点景区新建设。按照顶层设计的要求,完成总体规划修编,申报实施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和森林防火综合治理示范建设项目。重点完成樱花湖、杜鹃广场、名花广场、彩叶大道、梅花园、茶花园、绣球花园、桃花园、玫瑰月季园、天际阁等提质改造工程,启动推进银杏林、杜鹃园、动物园、展览温室和儿童植物园建设,争取全园景点建设有极大的改观。改革专类园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维护管理机制,推进一园一景,力争把每个专类园都建成一个景点。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要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能消费,如停车场、餐饮娱乐、休憩设施、纪念品商店等。按照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和长沙市旅游局的要求,完成景区整改任务,确保景区建设有新的提升。

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以节庆活动为重点,争取把植物园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区位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春季以樱花、郁金香、杜鹃花为主题,夏季以绣球、月季、紫薇为主题,秋季以枫香、银杏、北美红枫等彩叶植物为主题,冬季以梅花、茶花、造型杜鹃为主题,将四大节庆活动做大做强,做到一年拥有4个“樱花节”,影响覆盖全省、辐射全国,实现门票收入新的突破;积极探索新的休闲娱乐模式,为植物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加强园内项目经营管理,稳定固定资产收入;加强旅游公司、园林公司和园外基地建设,增加市场开发收入;加强智慧植物园建设,为科普创收打下坚实基础;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市场化运作,提高成果转化收入,创造新的辉煌。

管理强园谋发展

森林植物园的建设必须做到有特色、有位置、有影响,成为游客喜爱、职工爱护的幸福家园。为此,要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推进各项工作规范化运行、精细化管理,真正做到管理强园。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园党委、行政和经济技术委员会议事规则,集中全园智慧,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高创新发展能力。科学调整全园机构设置,明确部门职能职责,建立良好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良性运转的工作机制。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和绩效工资改革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管理措施、考核标准和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全园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积极争取上级重视支持,优化周边环境,形成共同推进植物园建设发展的良好局面。

大力推进管理规范。在行政管理方面,全面修改完善各项制度,着力推进规范化管理,强化职责履行,努力提升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促进工作协调高效运转。重点完善采购管理办法,推行规范化采购;完善接待管理办法,推行“谁主管、谁接待、谁负责”;完善科研设施设备管理,推行统一管理、共同使用,“谁使用、谁付费,谁损坏、谁负责”;完善入园车辆人员管理办法,统一凭证通行;完善水电管理制度,坚决减少经费损失;完善临时工管理制度,降低临时用工成本;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在园区管理方面,加强园林园貌的建设维护工作,着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做到“四季有花,处处是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2015年,我园被省直工委正式授牌“省直机关文明标兵单位”。为此,我们要全面深化文明创建工作,牢牢守住“省直机关文明标兵单位”建设成果。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成果全园共享。经园党委研究决定,从今年开始,每年为全园干部职工办几件实事。2016年主要办好以下四件实事:完成智能水电表改造工程;合理解决退养户历史遗留问题;提质改造西大门宿舍区卫生环境;在经营性收入有所增长的情况下,给予全体干部职工一定的绩效奖励。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全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确保所有重大资金事项公开透明运行。开展“法规学习教育年”活动,确保党纪法规入脑入心,坚决守住道德底线、法律红线和党纪高压线,让廉洁自律成为干部职工的基本生活方式。全面开展风险点排查,抓早抓小,抓住关键,确保违反党风廉政建设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猜你喜欢
植物园建设管理
植物园的“虎”明星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