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强军文化融入血脉
——西部战区陆军驻川某兵种训练基地文化建设启示录

2016-12-15 05:12黄宝峰樊净芷陈旭东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军营强军官兵

文/黄宝峰 樊净芷 陈旭东

让强军文化融入血脉
——西部战区陆军驻川某兵种训练基地文化建设启示录

文/黄宝峰 樊净芷 陈旭东

9月初,演习在即,西部战区陆军驻川某兵种训练基地官兵迎着烈日,来到某烈士陵园举行誓师大会。他们重温军人誓词,立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铮铮誓言。会场上口号声声震天,每名参演官兵脸上都洋溢着激动、自豪的神情,透露出一往无前的坚定。

“军事不过硬,一打就败;没有强军文化支撑的军队,不打自垮。”该基地政委张道伦告诉笔者,面对强军改革“大考”,他们把文化建设与职能深化紧密融合,倾力打造丰富多彩的强军文化,让强军基因融入官兵血脉,使部队时刻保持旺盛的斗志,在大项任务和急难险阻面前迸发出钢铁般的战斗力。

心“站”起来先要让眼睛亮起来——将强军文化融入军营环境建设

“一块肥沃的土地,不种庄稼就会长满杂草。”谈起发挥强军文化铸魂育人作用时,基地司令员汪兵感触地向笔者讲述了新调入干部付杨军的家事。

付杨军所在的大队地处闹市区,人口流动性大,群众成分复杂,常有涉及党和军队的谣言、段子私下传来传去。付杨军的家属王岚听说后找丈夫证实,付杨军没有责怪妻子,而是带她参观基地营院,并在文化长廊前向妻子一一讲解党的历史和部队的发展历程。

从此,王岚不仅不信谣不传谣,还发动其他军嫂一起编排反驳谣言的情景剧,在基地春节晚会上表演给官兵看,激浊扬清、寓教于乐。

这件事让基地党委“一班人”受到警醒: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日益复杂,基地正处于改革强军的关键期,稍不留神就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他们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大部分官兵收到过“灰色短信”“小道消息”,一些有害信息夹杂在所谓的“心灵鸡汤”和娱乐大片中,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官兵的思想之堤。更有一些青年官兵,对传统文化“不感冒”,却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

“文化渗透是不见兵刃的侵略,本质是尊崇西方价值观。”基地强军文化建设研讨会上,政委张道伦的话语引起官兵深思,文化是意识形态的内核,文化产品是意识形态的外化,在价值多元多变的当下,抢占文化阵地就是抢占精神高地,打造强军文化尤为重要。

基地党委达成了共识:文化建设不是“肥皂泡”,吹一吹就能呈现一个多彩世界。心“站”起来先要让眼睛亮起来,只有将强军文化融入军营环境,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建起,让官兵时时受教育、处处受熏陶,才能让积极战胜消极,以健康取代颓废,靠真理驱除邪说。

他们聚焦核心价值观培育、战斗精神强化、道德品质修养,倾心打造“三级文化平台”。

——长廊文化。他们利用自身资源,在营区内修建“长征”浮雕走廊、艰苦奋斗展示台、装甲兵文化雕塑群、抗战长廊等文化片区。同时,在“长廊延伸”中丰富其内涵,借助部队驻地红色资源,每年组织官兵参观建川博物馆,到烈士陵园祭奠边境作战牺牲的烈士。

——走廊文化。他们将官兵的笑脸照片粘贴于走廊上,制成“笑脸墙”;将“基地就是战斗队、你我就是战斗员”“走进基地受锤炼、走出基地能打仗”等战斗标语张贴在楼道、营墙;将“说话要说真话,干事要干正事”“油水多的地方,往往最容易滑倒”等警示标语在LED显示屏上滚动播出。

——格言文化。他们在营区橱窗、宣传栏、黑板报上张贴励志、警示等内容的格言警句,同时,鼓励官兵自创格言。走进基地班排,每名战士的床头都有一张小卡片,写着“责任、使命和荣誉是男子汉气概的精华”“我要扎根军营、建功立业,让妈妈骄傲”等激励语,给人以思考和激励。

该基地将强军文化融入军营环境建设中,因时因地因人而建,做足做细“快、小、短、活”文章,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强大动力。前不久,基地接连受领训练研讨、教学保障等大项任务,在时间紧、人员少的情况下,官兵们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上级的通报表彰。

育人塑人是军营文化建设的灵魂——让强军文化渗透官兵成长历程

今年2月,得知基地要举办春节晚会的消息,退伍战士熊帅不远千里,自费从贵州老家赶来,为战友登台献艺。他动情地说:“在这里战斗的日子,充满了奋斗的激情,一生难忘。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一如既往地传唱军歌!”

熊帅曾经是个摇滚迷。入伍时,他担心部队没有好的学习成才环境与条件,将各种各样的书籍、乐器大捆小捆地带了几大箱。来到基地后,熊帅一有时间就向大家“秀”摇滚乐。

可没多久,他的爱好发生了变化,嘴里唱的变成了军歌。原来通过读军史、唱军歌,他发现,每首军歌的背后都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每首军歌都充满了激昂向上的生命力。

熊帅收起了音乐书籍,进入基地的文化育人塑人系统。该系统自动根据官兵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进行“线上选课”和“线下上课”,他选择军旅音乐创作兴趣课堂,撰写歌词、进行谱曲,开始了军旅音乐创作。

“育人塑人是军营文化建设的灵魂,脱离官兵发展的文化,只能叫自娱自乐。”基地汪司令员告诉笔者,他们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塑人的功能,把原来一些与官兵脱节的兴趣小组整合为5个涵盖科技创新、军事体育、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新课堂,既与官兵兴趣紧密结合,又与岗位任职需要和长远发展要求息息相关。

聚焦强军目标,他们为每名官兵量身定制“成长规划图”,进行每月一查、每季一比、每年一评,设立“战士之星”“新秀奖”“攀峰奖”,教育引导官兵向典型看齐。组建以专业骨干为带头人的教学团队,以重大课题和重大任务为牵引锻炼创新能力,走出了“一个专业凝聚一批骨干、一个课题催生一批人才”的培养路子。

他们还注重发挥官兵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官兵在组织中参与,在活动中学习。基层学兵队的展板、画册、视频等文化产品,均出自官兵之手;晚会、比赛等文化活动,均由官兵自行组织。今年,他们结合官兵求知特点、专业特长,开办“招兵买马”主题活动,进行书法绘画、文艺创作、摄影美工等8个方面的才艺展示,观众赞不绝口。

让文化因子渗透到一人一事、一言一行,人人都能成长成才。近两年,基地的文化建设一步一个脚印,随之涌现的各类标兵也层出不穷:明星炊事员王爽“煎、炒、炸、烩”门门清,全能参谋章虎“吹、拉、弹、唱”行行精,金牌摄影师白云龙“采、拍、编、发”样样行,“快板王”杨淏退伍时被全友家私等多家企业许以高薪抢着要……

文化形成自觉,就会上升为一种精神——用强军文化催生官兵精武斗志

今年初,基地举行“党旗下的强军誓言”演讲比赛,四级军士长王玉新讲述的亲身经历引起大家深思。

一个周末,几名“90后”新兵围在一起,对“啤酒、炸鸡、数星星”的休闲文化如数家珍时,王玉新坐不住了:“你们爱喝啤酒,尝过海拔4000米的雪水吗?爱吃烧烤,尝过树根野菜的味道吗?爱听着流行音乐数星星,感受过‘夜宿荒山岭,狼声伴我眠’的惊心动魄吗……”一席话后,在场的新兵低下了头。

基地政治部主任孙爱清给笔者列举了一些现象:部分“80后”“90后”官兵崇尚“娱乐文化”“消遣人生”,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缺乏血性胆魄;一些官兵忧患意识弱化,“求稳”“怕战”“图安逸”的思想滋生蔓延;还有的只想着涨工资、提待遇,却淡忘了“军人生来为打赢”的职责使命。

随着基地外训、演习和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常态化开展,文化建设与战斗力需求脱节现象露出端倪。这些现象引起了基地党委的重视。

“积极向上的文化就是‘冲锋号’,文化建设要向战斗力聚焦!”基地党委一致认为:必须充分挖掘军营文化的战斗属性,让强军文化植入一岗一位、一兵一哨,激发官兵能打仗、打胜仗的精武斗志。

为确保文化活动围着中心转、跟着任务走,每次执行重大军事任务,基地都以“思战、谋战、备战”为主题,开展具有浓郁“军味”、充满战斗气息的文化活动,让火热的练兵场成为开展文化活动的生动课堂。

他们通过军营广播、基地电视台、微信平台等手段定期讲述训练之星的故事;3年3台自创的军营主题晚会,兵演兵事感动基层官兵,激发精武斗志;一支“兵写兵、兵唱兵”的业余文化小分队,部队开到哪儿,演出就跟到哪儿……

他们还特别注重通过文化培塑精武有为、精武有位、精武有奖的鲜明导向,将颁奖台搬到比武训练场,做到奖优罚劣在现场。去年10月,一大队四级军士长徐家洪从原成都军区“装备野战抢修比武”载誉归来,独得两个单项金牌。基地党委“一班人”到大门口迎接,并隆重召开表彰大会,大力宣扬其事迹。

“文化形成自觉,就会上升为一种精神。”基地张政委告诉笔者,他们把强军文化融入官兵血脉,砥砺敢打必胜的血性虎气,基地官兵敢担当、勇作为、创一流,近两年来,圆满完成轮训保障、参谋业务比武和抗洪抢险等大项任务10余次,培养地雷爆破,坦克、装甲车驾驶,射击、通信等8大类专业学兵2000余人,合格率达到90%以上,向改革强军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责任编辑:王前

猜你喜欢
军营强军官兵
军营里的奥运会
强军路上
军营游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在军营下棋的岁月(一)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军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