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12-15 07:57贾迎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胆囊出血量腹腔镜

贾迎光

(辽宁省北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辽宁 北镇 121308)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贾迎光

(辽宁省北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辽宁 北镇 121308)

目的 研究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7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方式进行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腹腔镜;胆囊结石;临床效果

胆囊结石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相对比一般的胆囊结石复杂性与治疗难度更大,手术时间更长[1]。最近几年,在外科临床治疗技术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腹腔镜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实践表明,腹腔镜对治疗、预防胆囊结石出现感染、胆囊窝、肝下积液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本文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为47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30~89岁,平均年龄为(60.3±3.7)岁。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29~90岁,平均年龄为(61.1±3.9)岁。两组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等基础性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实验进行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腹腔镜方法进行治疗。在患者接受全麻后,采取头高脚低的方式并左侧保持倾斜15°~30°。根据常规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位10~14 mm Hg。在患者的脐带周围建立10 mmTrocar。经过此通道将镜头放置在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脏器是否遭受损伤等并发症。随后依次进行其他穿孔。分别在剑突下方、右肋缘下腋前线、右肋缘下中方腋中线。手术操作这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将钳夹起胆囊底部并向上牵引,将钳夹起胆囊顶部向下方进行牵引,将患者胆囊三角充分暴露出来,解剖患者胆囊三角,明确患者肝总管、血管与附近的结构关系。使用钛钳将血管与胆囊管分离,同时使用双凝电级进行止血。止血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根据患者手术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创腔引流管,关闭创腔。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χ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组别 开始进食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对照组(n=47) 49.2±3.7 17.9±1.3 156.9±20.7 86.7±10.3观察组(n=47) 30.2±2.1 9.3±1.2 93.6±21.8 49.7±9.6

3 讨 论

胆囊结石如果合并嵌顿非常容易引起胆汁排空障碍,升高胆囊内压,进而引起较为严重的急性胆囊炎。同时还会造成胆囊三角与附近周围组织出现炎性水肿并广泛粘连[2]。患者在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就会出现胆囊穿孔,甚至是内瘘。从腹腔镜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外科多种疾病采用该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病情康复具有促进性的作用。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为目前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在此种情况下,胆囊结石临床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腹腔镜。腹腔镜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四孔法”[3]。

在本次研究活动展开的过程中,选取94例胆囊结石患者为严重就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腹腔镜治疗。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从这就可以了解到,相对比常规开腹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胆囊结石患者食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不仅恢复速度要快于常规手术,同时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均少于常规手术操作。而正好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方式进行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1] 杜立学,张煌,耿西林,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528例临床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3, 20(l):845-846.

[2] 左相金.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3,22(2):47.

[3] 武丽,李淑梅,王小宁,等.两种饮食时间对胆囊结石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应用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22(1):204-205.

R575.6+2

B

1671-8194(2016)32-0073-01

猜你喜欢
胆囊出血量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