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椎体成形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6-12-15 07:57刘懿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成形术成形经皮

刘懿锋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骨外科,辽宁 朝阳 122000)

骨水泥椎体成形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刘懿锋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骨外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 研究脊柱转移瘤使用骨水泥椎体成形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3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皆为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进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情况都有了明显好转,但是差异不大(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脊柱转移瘤进行治疗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很好的缓解病痛,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骨水泥椎体成形;脊柱转移瘤;应用价值

脊柱转移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肿瘤,通常能够引起一系列的临床反应,包括自主性或活动性功能障碍、感觉障碍、疼痛等,其各种症状的发生以及程度主要受骨质受累和破坏程度、神经被压迫程度和肿瘤的生长程度而定[1]。骨水泥椎体成形是一种重要治疗脊柱转移瘤的重要方式,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其中主要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两种手术方式,这两种方法在缓解患者病痛、维持并稳定脊柱的功能、控制局部肿瘤的进展等方面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为进一步脊柱转移瘤使用骨水泥椎体成形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3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皆为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进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选取30例脊柱转移瘤的患者,均为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进入我院,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在对照组中15例患者中含17个椎体,男性和女性分别为9例和6例;年龄在32~82岁,平均年龄为(46.4±3.1)岁。在对照组中15例患者中含18个椎体,男性和女性分别为8例和7例;年龄在34~81岁,平均年龄为(47.1±2.9)岁,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俯卧位的局部麻醉,麻醉后在一侧经皮进行穿刺,在X线机透视的引导下,使用C型臂在椎弓根进针路径穿刺至椎体的前1/3部位后注射骨水泥,并随时观察弥散的状况进而控制注射的速度。等到骨水泥干固后,拔出穿刺针并压迫止血5 min,之后采取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者进行俯卧位的局部麻醉并进行穿刺,穿刺后用球囊将压缩的椎体撑开,目的为将骨水泥推注到椎体空隙中去,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之后进行常规的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分别在手术结束3、30、90 d后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进行对比观察。并在手术后3 d将患者并发症即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进行对比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情况: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VAS评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两组患者间VAS评分差异不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情况()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3 d 30 d 90 d观察组 15 7.0±2.0 2.7±0.7 2.2±0.6 1.9±0.4对照组 15 7.1±2.1 2.5±0.9 2.3±0.5 2.0±0.6

2.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接受手术治疗3 d后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骨水泥渗漏的情况发生,观察组有3例骨水泥渗漏情况发生,观察组2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结 论

脊柱转移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肿瘤,通常能够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疼痛的发生,其各种症状的发生以及程度主要受骨质受累和破坏程度、神经被压迫程度和肿瘤的生长程度而定[3]。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两种手术方式,可以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并且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4]。使用本方法可以缓解患者的病痛,稳定和维持患者的脊柱功能,并且控制患者局部肿瘤的进展情况[5]。由于该方法为一种微创手术模式,所以能够有效的避免开放性手术而对患者造成巨大的伤害。为进一步脊柱转移瘤使用骨水泥椎体成形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3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皆为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进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情况都有了明显好转,但是差异不大(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中的两种术式方法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更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燕太强,郭卫,杨荣利,等.骨水泥椎体成形在治疗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4(3):318-323.

[2] 燕太强,郭卫,杨荣利,等.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转移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和评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治疗经验[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2011.

[3] 刘勇,夏波,李新福.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脊柱转移瘤:脊柱稳定性与疼痛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6(13): 2484-2488.

[4] 窦永充,孔健,马乐群,等新.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在脊柱骨转移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2,4(5):204-205.

[5] 张纬.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125)Ⅰ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分析[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4.

R738.1

B

1671-8194(2016)32-0081-02

猜你喜欢
成形术成形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管材成形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弧线齿面齿轮成形原理及3D成形
MFC2019首届汽车冷弯(滚压与拉弯)成形技术论坛成功举办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人生若只如初见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