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2016-12-15 07:57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准确度脑血管颈动脉

闫 爽

(辽宁铁岭市中心医院彩超室,辽宁 铁岭 112001)

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闫 爽

(辽宁铁岭市中心医院彩超室,辽宁 铁岭 112001)

目的 探讨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血管超声和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并比较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对其动脉血管狭窄情况进行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检测结果为依据,分别计算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度。结果 经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总的准确度(89.0%)显著高于CT血管造影的结果(75.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操作简便、无创,准确度高,可以对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有效评估,为治疗、预后评估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管超声;颈动脉硬化性狭窄;诊断价值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颅内局部供血不足等)的主要发病原因被认为是颈动脉硬化性狭窄[1],即因颈动脉粥样斑块诱发的颈动脉狭窄,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颈动脉狭窄长期演变可致完全闭塞。本文就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血管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或MRⅠ等影像学方法检测证实。其中,男58例,女42例,患者的年龄在56~78岁,平均年龄为(65.7±3.3)岁。包括脑梗死患者、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各32、38、30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周围血管病的患者分别有23、35、21、8、1例;6例患者还合并家族性脑卒中情况。排除合并有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或者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分别对患者进行血管超声和CT血管造影检查。①血管超声检查:选用德国西门子Sequoia-C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设置探头频率在5~10 MHz。患者取仰卧位,垫高颈部,将头部偏向后方对侧,充分暴露颈部,将探头置于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或前缘处,从颈动脉的起始位置始移动扫描,至颈内动脉进入颅内位置结束。观察患者的血管壁厚度、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的厚度、颈总动脉内径、斑块位置、大小、形态、回声表现,并对颈内动脉、颈总动脉舒张期血液流速、收缩期血液流速等进行测定。②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GE 16排light speed螺旋CT扫描仪进行诊断对患者颈部进行扫描,设定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到大脑动脉环,平扫结束后,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60 mL,对颈部血管进行增强扫描,当主动脉CT值为100 Hu时,延长扫描时间(4 s),使CT进行自发扫描。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等的管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采用公式:(斑块处血管的原内径-现内径)/原内径×100%来对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计算,其中,以颈动脉狭窄程度<50%为轻度狭窄;以50%≤颈动脉狭窄程度<70%为中度狭窄;以70%≤颈动脉狭窄程度≤99%为重度狭窄[2]。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检测结果为依据,分别计算血管超声、CT血管造影检查的准确度。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总的准确度(89.0%)显著高于CT血管造影的结果(75.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诊断准确度的比较[n(%)]

3 讨 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因颈动脉硬化性狭窄引起,由于斑块的形成与不断变大,可导致动脉管腔堵塞,而破损或脱落的斑块也可能随血液流动对远端血管造成栓塞。血管超声作为一项辅助性检查手段,可以对颈动脉壁病变进行有效评估,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治疗试验的有效性评价中起着关键作用[3]。

血管超声除了能对颈动脉血管的斑块形成、内-中膜增厚等情况进行观察测量外,还可以对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有无闭塞等情况进行准确定位测量及定位,通过彩色多谱勒血流图对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的观察分析其颈动脉狭窄程度,通常颈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患侧颅内血流速度越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也越严重。

本文将血管超声诊断的结果与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发现无论是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检测准确度还是总的检测准确度,都有血管超声显著高于CT血管造影检查的情况,印淑均等[4]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结果,共同证实了血管超声诊断的优越性,其还对二者联合检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检测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等指标均显著提高,CT血管造影可以为提高轻度动脉狭窄的检测敏感性提供有效辅助。

[1] 孙玉山.血管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15):189.

[2] 杨爽,吴晓萍.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4,20(20):1836-1837.

[3] 梁淑银,吴金萍,段琼.颈动脉彩超检测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2012,33(23):4953-4954.

[4] 印淑均,王敏,邹文娟.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A诊断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12):849-851.

R445.1

B

1671-8194(2016)32-0151-02

猜你喜欢
准确度脑血管颈动脉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对GB 17167实施过程中衡器准确度要求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