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canⅡ在老年患者活动义齿咬重建中的临床研究

2016-12-15 07:57韩忠国拜合提亚尔马合苏提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调合吸光义齿

韩忠国 拜合提亚尔·马合苏提 王 媛

(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韩忠国 拜合提亚尔·马合苏提 王 媛

(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目的 经T-scanⅡ咬分析及咀嚼效率,评价老年患者咬重建活动义齿修复后的咬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需咬重建的老年肯氏Ⅰ类牙列缺损患者20例,进行咬重建活动义齿修复,修复后3、6、12个月,进行T-scanⅡ咬力计检测咬情况。结果 经T-scanⅡ调整后的老年咬重建患者与调整前对比,咀嚼效率及咬力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多数患者较满意。结论 老年咬重建修复患者通过T-scanⅡ咬力计调整后,能明显改善其咀嚼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咬重建;活动义齿;T-scanⅡ

牙列末端游离缺失,一直是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当前,T-scanⅡ咬力计通过咬感应片及计算机分析将患者的咬过程直接记录,对指导医师准确分析个性化的咬情况有积极意义[1-2]。本文通过T-scanⅡ咬力计测定咬重建修复后老年患者的咬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肯氏Ⅰ类牙列缺损患者2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64~78岁,平均年龄(66.5±7.8)岁。口内余留牙均已完成相应治疗,需要咬重建并具有较好依从性。

1.2 方法:参照义齿操作规范,使用红色打样膏进行个别托盘制作,边缘及肌功能塑形后,采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二次模型,灌注石膏模型。在模型上制作蜡基托及蜡合堤,利用息止颌间隙法确定垂直距离,升高咬,送加工厂进行试排牙。待蜡型制作完成后,于患者口内试戴,观察面部外形以及双侧后牙咬情况,复测垂直距离,必要时进行咬调整后,再次送加工中心制作成品义齿。戴成品时,红蓝咬纸调整咬,一周后复查。义齿戴用3、6、12个月期间定期复查,每次调整前后均测定咀嚼效率并在半年后进行满意度调查。

漱出物一同置入量杯(活动义齿者需将义齿摘下后,一同将其粘着物完全冲洗至量杯中),将漱出物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l min,吸管吸取上1/3悬浊液5 mL立即置入毛玻璃杯中,蒸馏水调零后测定悬浊液的吸光光度值,记录读数。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标志,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2 调合前后咀嚼效率吸光光度值的比较:修复治疗开始时,均进行了完善牙周维护,以及口内余留牙龋齿的充填,可以进行后续随访。20例患者在通过咬力计调牙后均感觉咀嚼有力,11例感觉非常满意,6例比较满意,3例认为改善不大咀嚼效率改变,见表1。

表1 调合前后咀嚼效率吸光光度值的比较()

表1 调合前后咀嚼效率吸光光度值的比较()

时间 调合前 调合后3个月 0.65±0.02 0.78±0.03 6个月 0.76±0.04 0.83±0.03 12个月 0.81±0.04 0.82±0.04

表2 调合前后咬力改变的比较()

表2 调合前后咬力改变的比较()

时间 调合前 调合后3个月 5322.3±673.1 5536.0±748.9 6个月 5473.8±723.4 5489.1±675.3 12个月 5507.6±803.3 5713.2±795.6

2.3 义齿满意度调查:半年后,20例患者中有2例认为关节改变不明显,1例关节不适加重,对治疗效果不满意,17例均对义齿稳定性表示满意。

3 讨 论

牙列缺损是临床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的咀嚼,发音,外貌,甚至心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4]。当今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在需要修复时必须进行咬重建恢复垂直距离,重新建立正常的牙关系,改正颌位。因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咬重建后适应慢,肌肉关节无法像成年人那样协调达到很快的配合协调,已往的调整都是参照息止颌关系和传统咬纸,根据经验调整咬高低,而正确的调牙可以通过改变牙力缓解颞下颌关节问题[5-7]。本研究就是针对老年咬重建患者,通过一些指标的选择来判定重建效果与调牙对咬改善的作用。T-scan咬分析仪主要可以对牙接触点的力值、时间及牙平衡的情况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传感器上传到电脑中,形成咬力分布图,可准确的看到咬力分布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段的调牙治疗,咀嚼效率明显提高,义齿更为稳定,通过咬力计指导调牙,对咬重建老年患者咬改善有较好效果。在义齿满意度调查中,绝大多数患者在调牙前均出现不同程度问题,在为期一年的定期随访间,经咬力计调整咬,患者均出现较明显改善。

[1] 王玉洁,张疆弢.T-scan咬分析仪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4,4(4):215-216.

[3] 黄鹤,法永红,杨永进,等.T-scanⅢ系统对不同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咬力分析[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12(5): 265-269.

[4] Sanchez-Ayala A,Ambrosano G M,Rodrigues Garcia RC.Ⅰnfluence of length of occlusal support on masticatory function of free-end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J].Ⅰnt J Prosthodont,2012,25 (5):472-479.

[5] 王金生.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老年牙列缺损的咀嚼功能评价[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5):916-917.

[6] 李美夏,米丛波.T-Scan咬合分析系统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6,22(18):3606-3609.

[7] Cerna M,Ferreira R,Zaror C,et al.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Scan(?) ⅠⅠⅠ for measuring force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J]. J Oral Rehabilit,2015,42(7):544-551.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T-scan Ⅱ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nture Occlusion Reconstruction

HAN Zhong-guo, Baihetiyaer·Mahesuti, WANG Yuan
(Department of Repair Divisio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Urumqi,Urumqi 830002,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of clinical research T-scanⅡ in elderly patients of activities denture reconstruction. Methods The 20 patients who diagnosis of old Ken's class Ⅰ dentition defect were treated with occlusal denture re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fter 0, 3, 6 months, all case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by application of the T-scanⅡ system. Results The masticatory efficiency and occlusal forc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occlusal adjustment used by T-scanⅡ occlusal analysis system(P<0.05), and most patients were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hewing efficiency by T-scanⅡ occlusal after adjustment,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T-scanⅡ

R783.6

B

1671-8194(2016)32-0181-02

猜你喜欢
调合吸光义齿
某炼厂柴油调合工艺设计
汽油在线调合配方优化技术研究进展
金色的吸管
DOA调合沥青的制备及其在防水卷材中的应用研究
T-501色泽分析方法的建立
金色的吸管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