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M-PLS的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16-12-15 08:52嘉兴学院段荟
中国商论 2016年31期
关键词:浙江省浙江创新能力

嘉兴学院 段荟

基于SEM-PLS的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嘉兴学院 段荟

本文结合浙江省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根据浙江省特有的区位优势,选择政策环境、创新能力、经济促进和人才培养四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SEM-PLS模型提出了浙江省软件产业的发展策略。

软件产业 结构方程模型 发展策略 SEM-PLS

1 浙江省软件产业研究现状

浙江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中国软件产业基地,浙江省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随着“数字浙江”建设的深入发展,浙江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数字浙江”全面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1]。

SEM模型可以从复杂的研究数据中探究各个变量和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将分析的研究结果以因果关系模型、路径分析图等方便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本文选取SEM-PLS来构建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模型,根据SEM的基本原理,构建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模型,运用PLS方法进行模型拟合与数据检验,研究并为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2]。

根据浙江省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具体性、测量性、可实现性和综合性原则,影响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软件产业自身的因素,主要是软件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用创新能力这一指标表示;第二类是相关产业的影响,主要指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的行业,主要是高校人才培训,这一因素用人才培养这一指标表示;第三类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这一因素用政策环境表示;第四类是软件产业的经济环境,经济发展快速这一独特的区域因素,特设定经济促进表示浙江省特有的区域因素(见表1)。

表1 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2 SEM-PLS模型的参数研究及结果分析

以浙江省软件行业近五年的相关指标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2009年以来的《浙江统计年鉴》、《浙江科技统计统计年鉴》、《浙江企业年鉴》,获取数据后,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不同单位和数量级对模型造成的影响。根据SEM-PLS模型,对浙江省软件产业(2009年~2014年)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选取政策环境、创新能力、经济促进和人才培养四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2009年~2014年政策环境、创新能力、经济促进和人才培养对浙江软件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为0.588(0.3786)、0.229(0.1475)、0.455(0.2929)和0.281(0.1809)。其中政策环境和经济促进的贡献率在30%左右,两者的贡献率之和超过60%,而创新能力的贡献率不足15%,人才对软件产业的贡献率仅18%。

3 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是软件产业环境良好发展的前提,是重中之重。通过政府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能够让发展中的软件产业更加稳步的前行,取得更大的进步。通过具体分析SEM-PLS模型,可以看出政策环境对浙江省软件产业的影响指数为0.588,可见浙江省人民政府为软件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得益于国家和浙江省对软件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本地区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软件产业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的客观环境[3]。为此,应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坚持提升软件产业的发展环境,让政府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充分利用经济强省、文化浙江等优势,将浙江省的优势发挥出最大效果。当软件产业处于发展的初期时,政府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政府要提升组织力,组建专门团队,协助相关部门一起做好软件产业的指导工作,为软件产业铺好发展的基石;当地的各级政府也应当完善相应的设备和提供配套资金,能够使浙江软件产业顺利的进入创新状态;相关部门要同时改善传统的、陈旧的创新方式,规划与时俱进的创新政策,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同时理当遵循市场规律,鼓励企业的强强联合,支持龙头企业的蓬勃发展;政府应当做好政策指导,完善产学结合模式,拓展校企合作的渠道和路径;充分借鉴国外软件产业,尤其是发达国家软件产业的发展模式,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满足自身需求的软件产业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土软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4]。

3.2支持重点企业发展,优先发展一批发展较好的龙头企业

重点企业要做大做强。重点支持一批项目的发展,通过市场的运作,发展一批如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优势企业,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整个行业的综合实力。分析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SEM-PLS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创新能力的影响指数仅为0.229。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浙江省软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从侧面反映出浙江省软件产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浙江省软件产业虽然有着一定的发展规模和格局,但是软件企业的自主研发力量较为薄弱,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以及创新研发体系还没成型。绝大部分核心技术的专利权和关键产品的知识产权是掌握在竞争对手的手中,并且企业的发展规模小,发展实力一般,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不足,核心技术极度缺乏,导致浙江省软件产业始终处于国际软件产业链的中下游环节,浙江省软件产业具有专利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没有展现很大的优势,竞争比不过其他的竞争对手,软件产业的发展后劲较不足。浙江省软件产业的发展规模在国内的排名较为靠前,但发展格局较为单一,产品种类较少以及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最为重要的是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严重影响了浙江省整个软件行业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也是软件产业未来的工作重心[5]。

第二,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人才引进的方法不够灵活,渠道相对单一,这是制约软件产业人才发展的关键之一。通过SEM-PLS模型的分析,浙江省人才培养的影响指数仅为0.281,这是制约浙江省软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又一大影响因素。人才培养的不够,造成软件类的适用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数量不符,其之间的矛盾加深;同时引进软件产业专业人才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完善,适用的高端技术人才和业内领军骨干人才的严重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造成了软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规模。为此,应当采取以下两点措施。

(1)吸引高端人才,鼓励人才加入。高端、专业的人才是发展软件产业的核心,但是我国现在所给予的薪酬福利以及奖励制度仍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的现象,不能很好地调动广大软件人才的积极性,很难将其创新作用和研发能力运用到产业发展中。所以,科学的完善建设人才激励机制,对于软件企业十分重要。我国每年有大量优秀的人才到发达国家留学甚至在国外长期居住。政府应当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高素质的人才回国发展,为人才回国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应该给留学回来的高端人才给予创业基金,专门设置一个项目用于吸引那些在外留学具有一定研究经验、研究成果的研发人员回国创业,而且还要为这些具有相应研究技术的留学人才在创办企业过程中提供相应的设备和配套服务[6]。

(2)建立人才储备机制。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软件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制度。软件产业要密切联系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入到企业调查研究,并对反馈信息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分析,以真正了解高校的科研需求和企业的生产需要,为人才储备库的建立奠定基础;还要密切跟踪软件产业的发展前沿,根据浙江省的实际需求分别建立应用软件人才库、IC设计人才库和动漫产业人才库,为今后引进人才工作奠定基础;同时根据自身的需求,加强与技术领先的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从而保证人才引进的连续性和完整性[7]。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发展,浙江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促进软件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已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应该运用各种可实施的条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将更多高端人才吸引到发展中来,逐步提高浙江软件产业总体水平,从而使浙江省在各种机遇与挑战中稳步发展。

[1] 许广奎.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发展浅议[J].情报科学,2001 (02).

[2] 俞家文,张健,梁昌勇.我国软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08).

[3] 史湘洲.《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后 软件业发展能否实现大突破[J].瞭望新闻周刊,2001(03).

[4] “十一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J].软件和信息服务,2011(04).

[5] 看好浙江软件[J].软件世界,2003(05).

[6] 陈冲.中国软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与经济,2002 (S1).

[7] 洪杰.加快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强省——《浙江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J].浙江经济,2011(19).

F204

A

2096-0298(2016)11(a)-138-02

猜你喜欢
浙江省浙江创新能力
《初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