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产业里淘金 张士平 逼出来的魏桥

2016-12-15 18:01修思禹
英才 2016年12期
关键词:魏桥铝业纺织

修思禹

支撑魏桥创业快速发展的纺织、铝业两大主业,却是多年来被认为产能过剩、不挣钱的夕阳产业。

已经连续多年出现在各大富豪榜、被定义为“山东首富”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士平,并没有像其他明星企业家那样经常出现在镁光灯下,人们也几乎难以看到关于他的个人传记。

显然,身在名利场内,张士平却喜欢与众不同。

在手机功能强大到滋生出“低头族”的今天,张士平一直用一部200多块钱的功能机,怕丢失或者坏掉后找不到同款,甚至还买了10台做备用。偶尔,张士平也会拿出一部iPhone拍照。当然,对于他来说,这部手机不是智能终端,除了拍照也只是发挥另一功能,向旁人展示上面的铝材是来自于魏桥创业。

这家2015年销售收入3385亿元的企业,和大多数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魏桥创业的旗下企业魏桥纺织(02698.HK)所生产的牛仔裤面料,供应着全世界各大牛仔裤生产车间。另一方面,iPhone手机上90%的铝板材料,都来自于魏桥创业另一关联公司——中国宏桥(01378.HK)。不仅如此,中国宏桥还拥有生产全世界最薄,延展性最好的高精铝板技术,这种铝板目前是制造包装用易拉罐性价比最高的材料。

然而,支撑魏桥创业快速发展的纺织、铝业两大主业,却是多年来被认为产能过剩、不挣钱的夕阳产业。

这两大产业已经“沦陷”到什么程度?纺织业从2011年开始下滑之后,就一直未见起色,相关投资分析报告披露,2016年1-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1783.37亿美元,同比下降3.33%。众多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纷纷转向以内销为主,使得国内纺织品内销市场竞争力增大,不少加工纺企将面临倒闭的风险。

在另一份关于铝业的行业报告中也指出,2015年在世界各地的仓库里堆积了1000万吨甚至更多的铝材,这些铝材足以造出15万架波音747型喷气客机,或者7500亿个易拉罐。

在产业下行的大背景下,已经有数家纺织和铝业公司倒闭。曾经叱咤风云的巨头企业也日渐衰落。当然,有些在行业热闹时积累下财富的聪明人,早已着手剥离或缩减主业,转投其他看似更容易挣钱的行业,进入金融、房地产行业的比比皆是。

但年愈七旬的张士平依然执着:“未来我们还是会只专注于纺织和铝业两大产业,绝不做金融和房地产。我认为,只有不好的企业,没有不好的行业,不管处于哪个行业,关键要看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即使有一天,全世界的纺织或铝业公司都倒闭了,魏桥创业也一定是最后一个倒下的。”

数字佐证了张士平的自信。自2012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魏桥创业的排名连续五年快速提升。在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强排名中,魏桥创业排名第163位,比上一年提升了71位。2015年,魏桥创业更是逆势增长,总营业收入达3385亿元。

白手起家,不懂金融,不玩电脑,不喜应酬,不爱名牌。张士平对《英才》记者笑言,自己是一不小心创造出来的两家世界第一的企业。

早在2002年,魏桥纺织就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纺织企业。2015上半年,中国宏桥也首次超过了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和力拓,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铝业公司,虽然不久后,中国铝业通过并购中电投270万吨电解铝,以微弱优势在体量上超过了中国宏桥,但从财务数字上看,后者仍然是全球利润最高的铝业公司。

“做到了世界第一之后呢?下一个目标是什么?”面对《英才》记者的追问,张士平没有片刻迟疑脱口而出:“做到世界第一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到世界最强。”

逼出来的动力

行业内把魏桥纺织和中国宏桥的发展,分别称之为“魏桥现象”和“魏桥模式”。但无论“魏桥现象”还是“魏桥模式”,初听之时,张士平都似懂非懂。

“从油棉加工厂转到纺织,又从纺织扩大到铝电,魏桥创业之所以能到今天,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事先能算计好的,准确地说,是车到山前才有路,压力下逼出来的动力。”

当年开创铝业公司,张士平是无心插柳。魏桥的纺织业务需要大量的热能,但耗电量小。最初,张士平只是想做一家企业来消化纺织企业剩余的电能,以达到热电平衡。“热电平衡,发展成本就低了。”在考察过电解铝、电解铜、电解铁等一系列耗电量大的产业后,最后才选择了电解铝。

彼时张士平对铝业完全是门外汉,也没有机会去同行业企业参观考察。“宏桥刚起步的时候,就像魏桥纺织当年一样,受到各方面的排挤,根本没人相信我们能干成,更没有企业愿意让我们取经。”

2001年魏桥建成第一条电解铝生产线,2005年秋邹平第一条氧化铝生产线开建,随后的10年时间魏桥创业在铝产业领域飞速发展,从电解铝、氧化铝进入到下游高端材料、铝产品领域,同时在技术和装备上均达到全球领先。

2013年,魏桥引进了一套德国的生产设备和一家瑞士公司的电气设备,德国公司派过来安装的工程师让张士平印象深刻。

“一个厂房占地200亩,车间空旷,也没有暖气,安装时是冬天,工程师手上冻得全是血泡。但他连扳子、钳子都摆放有序,特别认真。”张士平感动地与工程师握了握手,说这种工作精神很值得魏桥学习。他告诉《英才》记者,魏桥走到今天,也是发扬这种工匠精神,但看到了德国工程师的工作态度,他觉得自己的企业还不够,需要继续努力。

不断努力,也是魏桥创业从“门外汉”到全球领先的基础,张士平直言,自己没什么秘诀,关键在于企业严格细致的管理、逐步积累的经验,以及多年培养的人才。为了完善他人对魏桥创业的经验总结,他把魏桥的核心竞争力归为五个方面。

首先是完整的产业链优势。目前,魏桥纺织已形成了“热电—棉业—棉纺—织造—印染—服装、家纺”的完整产业链。铝电则形成了“热电—采矿—氧化铝—原铝—高精铝板带箔、新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各个环节互相配套,互相支撑。

其次是高效的产业集群优势。这一点在铝产业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魏桥创业在滨州市范围内形成了以邹平、滨州、北海三个开发区为核心的三大特色铝产业集群。在这些产业集群中,铝水不落地,直接运到下游生产企业,省去了铝水铸铝锭,再到下游企业熔化成铝水的生产流程。节约了铸造、仓储及再熔化成本,形成了集约型、节能型发展模式。

另外,严格的内部管理优势,不可或缺。魏桥创业的两大产业,生产成本在全行业都是最低的。曾经很多人认为,这是源于自备电厂的优势,但张士平认为,这并不是决定性优势:“现在不管是纺织,还是铝电,有自备电厂的企业很多,即使没有自备电厂的企业,也能在电价方面享受优惠”。张士平所谓的降低成本,更多是来自于严格的内部管理。比如说,纺织全行业的万锭用工平均为100人,魏桥纺织仅为50人,先进的能达到30人,最先进的只有10人。另外,耗水、耗电、耗材,都能做到同行业最低。

还有就是先进的技术装备优势。张士平是业内有名的低成本高手,但在技术装备上也是出名的花钱大户。自1989年进入棉纺织领域以来,魏桥纺织的设备始终保持同行业领先水平。同样,中国宏桥也都是引进全世界最先进的高精良机器设备。

最后一点是强大的企业规模优势。魏桥创业依靠有效的组织控制,形成了节约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依靠强大的规模优势,魏桥创业各种原材物料的采购价格在同行业是最低的。

从以上五点不难发现,魏桥创业的战略正围绕铝电网材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而布局。

而在近几年,魏桥创业“全球一体化”的战略也逐步展开,为了获得充足原料并掌控上游矿石价格,中国宏桥先后在印尼布局氧化铝,在几内亚布局铝矿,特别是随着几内亚铝矿的投产,有力地保证了资源安全,也平抑了价格。

不担心赔钱

2015年3月,中国宏桥公布上一年度财报,净利润同比增长大约三分之一。但投资者却不买账,在年报发布后,股价随即暴跌20%,创下了2011年上市以来最大跌幅。有分析指出,在全球铝业下行的情况下,中国宏桥的并购资金投入已经超过了金融机构对该公司全年并购投入的预期,令投资者产生了质疑和恐慌。

虽然在市场冷静后,随着国际铝价的升温,中国宏桥的股价也反弹回原有水平,呈平稳走势。但大部分的专家仍然坚定认为铝业是过剩产能,不值得投资。

张士平对此不以为然,在他看来,铝产品不但不过剩,需求还会大量增长。“中国每年的人均铝消费量,比西方国家低了50%以上。例如发达国家一部汽车的铝材料用200多公斤,中国一部汽车铝材料还不到100公斤。未来5年,铝业深加工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比如,因为不含甲醛,现在很多家具已经选择了全铝材料。未来,铝代(替)木、铝代钢、铝代铜、铝代铁等方面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中国宏桥未来的目标就是大举进军铝产品深加工,完善产业链,成为产业一体化的集团公司。

同样被诟病“过剩”的魏桥纺织,近几年也正逐步向产品精深加工延伸,扩大了家纺、童装及运动服装的生产。

“我们选择项目标准是,成本最低、质量最高,竞争力最强。符合这个标准,马上就投产。可以说,20多年来,我们所有的产品都不用担心赔钱的问题,只是挣钱多少。市场好的时候挣大钱,市场不好的时候利润少一点而已。”谈及产品张士平颇为得意,“凡是国外同行能生产的,我们就能生产。国外生产不了的,我们也要想办法搞出来。”

不眼红快速暴富

今年5月,*ST鲁丰(002379.SZ)的一份公告,让张士平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焦点,公告显示,中国宏桥旗下孙公司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将收购鲁丰环保28.18%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如果收购成功,这会是魏桥集团旗下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张士平将成为鲁丰的实际控制人。

一石击起千层浪:魏桥旗下的中国宏桥和魏桥纺织都是在香港上市,关于中国宏桥将回归A股的传闻不断。

张士平回应说,两家公司都没有回归A股的打算,计划收购鲁丰,只是为了整合资源。“我们想控股一家上市公司,便于产品深加工的布局,与鲁丰的合作,现在八字还没一撇,但不是鲁丰也会是别人,总之,不会把香港上市公司分拆回来。”

张士平很少关注股价,更反对身边人炒股。他视投机为赌博,也从不眼红别人的快速暴富。在为数不多的专访中,他几乎每次都要强调,不碰金融,不玩房地产。

“前几年房地产比较火的时候,我们做房地产非常有优势。第一批入选可以做民营银行的企业名单上,魏桥也是第一个,但不管外界怎么引导,我都不进入这两个行业,因为我很有自知之明。”张士平解释说,魏桥创业的核心领导干部和几百名管理骨干,包括他自己,都不具备驾驭本行业之外产业的能力。

“我们不打算发展任何第三种产业,只会在原有两个行业上延伸产业链。”在张士平看来,制造业才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如果没有制造业支撑,金融再繁荣也是假象。

不避讳是家族企业

在魏桥创业的股权结构中,张士平累计持股魏桥创业36.27%,女儿张红霞直接持股魏桥创业3%,儿子张波持股魏桥创业3%,女婿杨丛森持股魏桥创业2.73%,弟弟张士军持股魏桥创业2.16%,女儿张艳红持股1.63%,张士平家族累计持股魏桥创业48.79%。而魏桥创业的管理层名单显示,张士平家族的数十位成员担当着集团内的高管职位:张波担任集团副董事长、中国宏桥总裁,张红霞担任魏桥创业集团党委书记、魏桥纺织董事长。

对于这样的股权结构和管理架构,外界褒贬不一,很多人质疑,以家族成员为核心的管理团队能否使魏桥保持长期良性发展态势。

张士平对此信心十足:“既然是民营企业,就没必要避讳是家族企业。但我一向对事不对人,不管是谁,能管好这个事,我就用谁。张波和张红霞,都是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有足够能力坐在现在的位置。做企业不能为了避嫌就不用亲戚,也不能因为不是亲戚就不提拔优秀员工。”

张士平对儿女的能力颇感骄傲,他向《英才》记者举了两个例子。

当年为了支持父亲的事业,女儿张红霞读书时选择了纺织专业,并且在技术方面表现突出,曾成功用当地的细绒棉替代长绒棉,纺出80支合股纱,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可以说,张红霞是一路跟着魏桥纺织从小做大。如今,她对国内外行业趋势的把握和判断,更让张士平自叹不如:“前几天省领导让我汇报国际与国内棉花的行情,我答不上来,但张红霞对那些数字了如指掌。”

身为国际铝业协会副主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的张波,外交和办事能力也被张士平一再夸赞。“我们在印尼和几内亚的项目,从考察了解到企业规划,全是张波一手操作的,我都没参与。特别是几内亚的项目,一波三折困难重重,我完全没想到他能办成”。

2014年之前,中国宏桥90%的氧化铝原料都来自印尼。但2013年印尼宣布,2014年以后不允许铝土矿出口。张波便从2013年开始到世界各地考察寻找矿区。2014年考察了几内亚。他发现几内亚国家虽小,但是铝土矿储存量占世界的1/3,便决定在几内亚投资。

“我们探明了一个22亿吨的矿区,相当于中国铝土矿的总储藏量。当时,打算与中铁建、中国港湾联合开发,他们占大股东,负责修港口和铁路。预计总投资是35亿美元,工期为3年。但基本达成协议后,因为政策变动,合作被迫搁浅。我权衡再三,认为我们根本无法承担巨大的风险,便决定放弃几内亚的投资。”

但遗传了父亲倔强脾气的张波不甘心,几次往返几内亚考察,终于发现了新的路径,利用内河运输到海边,再通过浮吊船装卸到海里的货轮运回中国。这样一来,根本不需要修建铁路和深水港口,可以节省巨额开支和大量时间。

“从项目奠基到建成,仅用了4个月时间,总投资才花了2亿美元。去年就已经运回来250万吨矿石,今年到年底能运回1500万吨,明年预计能运回3000万吨,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几内亚项目建设之初,正值埃博拉病毒流行期,在为赴几内亚工作的员工送行时,张士平几度哽咽。

“染上这个病毒,3个就得死1个,他们都知道严重性,但没有一个退缩的。”更让张士平欣慰的是,领头带队者是他的亲外甥张振。本来,张振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家公务员,被张士平劝说后,放弃了公务员工作进了企业。

“张振冒着生命危险带着一帮人去几内亚,现在还在坚守,谁又能因为他是我亲戚就不佩服他?”

在魏桥创业工作17年,从基层普通工人成长为集团高管的黄平义,也认为企业的管理架构合情合理:“企业发展需要各种人才,需要很多管理干部,关键还是看能力。是金子在魏桥就一定能够发光。董事长的儿女是跟董事长一起创业,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二代,并且分别带领铝电、纺织两大产业做到全球最大最强,这就是能力的最好证明。”

外部诸多猜测,但在内部,魏桥创业的股权结构和管理架构似乎并无争议,这家坐落在山东邹平县城的企业,有条不紊地运行,甚至形成了以企业为家的小社会,张士平无疑就是个大家长。

铁腕“家长”

与很多大型民营企业不同,魏桥没股权激励政策,员工的收入全都来自工资和奖金。用张士平的话说,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但在这家每天收支费用数亿的企业,也基本没人敢动歪心思。

很多普通员工都知道张士平的手机号,集团也专门设定了意见箱,各种来信张士平会亲自看。

不久前,张士平收到了一条员工的举报信息,举报魏桥某干部的违纪行为。经过集团经济监察部的调查,情况属实。张士平在每个工作日早6点40分例行的高管团队早会上,发了通火。他用了一个词——“心疼”:“培养了多年的干部犯了错误要撤职,不光是他的损失,也是企业的损失。”

魏桥创业的高管几乎都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张士平对他们的第一要求,就是要认同企业文化。每年,管理干部都会收到一本管理手册。内容大部分是强调企业精神。在生活中平易近人的张士平,对员工的工作要求和对待技术要求一样,眼里不揉一点儿沙子。随着员工的更迭换代,“铁腕”管理方式,也并未改变。

有意思的是,在魏桥创业工作的青年人,也很少有人在严格的制度下选择离开。1990年出生的王少奇,把自己能进魏桥创业工作称之为“幸运”。

“来魏桥工作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以前对生活很迷茫,但进入了企业之后,发现只要认真工作,便可衣食无忧。如果干得好,还有提升的机会。”王少奇现在最大的期待是,结婚后就可以申请公司的福利房。

魏桥创业的总部——邹平县的房价并不便宜,在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的邹平,房价却达到了7000元每平米。但魏桥创业的员工,只要符合了规定,最高只需2000元每平米就能购买企业的自建房。而且只需交50%的首付款,余下的50%通过每月的工资还款付清。在魏桥家属区内,也只收极低的物业费和电费,取暖费则全免。

魏桥创业看上去有点像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有自己的家属区、医院、幼儿园,甚至还有自己的电视台,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如果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企业还会根据高考成绩给员工发相应额度的奖金。

“都是农村出来的,我理解他们,只有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员工才能真心把企业当家。”张士平说,很多员工一家三代都在魏桥工作。

张士平虽然经常自嘲自己土,没文化。但一直强调自己的家国情怀。这一点,他不是特例,那个年代成长的企业家几乎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在别人眼中,张士平已经走到人生顶峰,但他不认同,“人生没有顶峰,当然也没有退路。如果简单为了钱,我已经不需要奔波了,但十几万人跟着我干,我就必须要把责任担起来,而且还要担好。”

这个道理,他一直用来教育子女。

猜你喜欢
魏桥铝业纺织
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魏桥“被做空”事件始末
张士平逼出来的魏桥
胆小鬼捉臭虫
魏桥创业:纺织帝国的“长青术”
浅析义翔铝业输煤破碎系统改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铝业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