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2016-12-15 15:18周建军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初中学生课外阅读

周建军

摘 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每一个人前进的重要因素,凿壁偷光、醉于其中,是对阅读的享受。课外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发展他们的独特个性。但目前我国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许多问题。对此,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都应该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课外阅读;初中学生;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17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人类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阅读,而要扩展一个人的知识面,先要做到的便是阅读,只有做到读万卷书,才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在学校教育中,知识大都通过阅读来获得,尤其是在语文教育中,阅读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奠定基础、确立志向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读好书。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从字面就可以看出一个喜好读书的人必然有着开阔的视野、远大的志向以及坚定的追求。

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了解到中外名人,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让学生充实自己的课外生活,在课外休闲时间读一本好书,远远要比看一些明星的花边新闻、看一些所谓的青春电视剧等要有意义得多。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的作用非同凡响,古今中外的伟人们无不在那读万卷书。古有楚国屈原不畏天寒地冻,刮风下雨,在山洞苦读《诗经》,以及西汉匡衡凿壁偷光,坚持读书;今有闻一多读书成瘾,看书而“醉”;中有童第周读书“水滴石穿”的精神;外有高尔基舍身救书的示例。古今中外的伟人文豪们的成功都离不开读书,学生素质、素养的提高自然也离不开阅读。

语文学习中是离不开阅读的,不论是人物传记、散文抒情,还是古诗文言,依赖的都是学生的阅读,只有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了,语文的素养才会提升。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课外素材,体会不同名家的写作风格,提升自己的作文能力,就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当代初中生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我国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并不是非常理想,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明显不能达到标准,课外阅读能力也有所欠缺,导致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环境

在应试教育制度下,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成绩提升,所有的要求都是体现在那一纸试卷之上,使得真正的教育目标偏离,也使得学校、家庭对于课外阅读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阅读的功利性远远超过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成绩而阅读,读一本名人传记只是为了多一个写作素材之类,导致阅读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这样做,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素养,反而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彻底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

(二)硬件设施配备不够

学校的阅读硬件设施配备不够齐全,特别是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硬件设施的配备根本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没有合适的阅读环境,没有充足的阅读书籍,更没有阅读时间,导致学生即便想读书,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和时间去读书。

(三)教师指导不当

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直接培养者,对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许多教师只是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却往往忽略了告诉学生什么是好书,怎样去阅读一本好书,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发展。

(四)思想观念的落后

个别地区对于课外阅读方面的思想观念还较为落后,甚至会有家长和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就是在读一些闲杂书籍,对于学习、考试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甚至有时候还会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三、改进措施

大家都知道,阅读在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奠基立志的阶段,是课外阅读的一个关键时期,但是当代中国初中生的阅读现状根本不能达到所预期的目标。为此,我们应该努力改变当前现状,培养初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一)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多进行课外阅读。具体做法:举办学校阅读活动,创设班级阅读角和学校的阅览室,对学校阅读硬件设施加以完善,购置相关图书,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阅读

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并不是很高,其阅读的主动性也较差,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合理教导学生如何选好书,怎样看好书,比如可以列举一些各种类别的优秀书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等去挑选书籍,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在学生选好书籍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阅读计划,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三)联系家长,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家庭的力量。学校可以举办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参与其中,与学生一同感受阅读的兴趣,以获得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同成长,还能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提升家庭的凝聚力。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是一个人开往成功路上的一个重要指向灯,阅读可以提供给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担起这份责任,培养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未来的人生路减少一分曲折、坎坷。

[责任编辑 房晓伟]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初中学生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